保定西面几十里的完县城内有座木兰庙,庙内有一块大理石碑,人们称它为木兰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块碑被人们摸的透亮,像一面镜子。老人们说站到木兰碑前一照,可以望见十里八乡,在天气最晴朗的时候还可以望见保定府。只要你来到这里,人们就会给你讲一长串的花木兰传说。据传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一投军,就在完县西山岗子上放哨。一天深夜,天十分黑,人们都疲惫不堪,呼呼大睡,花木兰顶着寒风,在荒凉的山岗上放哨。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鸟叫,机灵的花木兰仔细听了会,又飞来一群鸟,顿时木兰就起疑了,连忙跑下山岗向伙伴说了这件事,伙伴却不疑有它,又飞来一群鸟,木兰断定有情况,急忙给元帅报信。
元帅分析后急忙调兵遣将,把偷营的敌人全部抓住,连偷营的敌军头目也一并生擒。木兰立了头等功,元帅提拔她为将军。成为将军的花木兰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敌人不服,就派大批人马攻打完县。机缘巧合之下,花木兰知道了一个村子被敌军抢杀只剩三口人。木兰主动请战,三天三夜之后,全歼敌军生擒贼王,木兰又立了大功。木兰杀敌作战的地方叫血洋村,后叫显阳。传说敌人一听到花将军的名字就倒退四十里,显阳村被木兰将军守护,再厉害的敌人也不敢侵犯。这就是花木兰传说,这些传说充分说明了花木兰骁勇善战,深得民心。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因为关于花木兰的一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民间一直都有花木兰的传说。这位巾帼英雄连姓名和年代都不确定,被大家知道有此人的是一首北朝名歌《木兰辞》。
这首《木兰辞》讲诉了一位替父从军的奇女子花木兰的故事。根据这个作品,我们知道花木兰所在时期是北魏时期,因为里面记载了花木兰参加的是北魏远征漠北,破柔然汗国的战役。单从这《木兰辞》中我们确定花木兰所在年代在北魏。但问题是只有这一个文献记述还好说,可现实是关于花木兰的记载不光是这一个,在清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说她是隋朝人,在南宋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说她是唐朝人。所以关于花木兰所在年代都存在分歧。
虽然对花木兰的真实性存在很多争议,但历史上很多学者都相信花木兰确有其人,如白居易、杜牧、姚石甫等,他们这些人学识广博,肯定不会随意相信,一定存在足以另他们相信的理由。无风不起浪,很多事情虽然没有被记入正史,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存在。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猜想,历代记录历史的史学家们把重点都放在朝廷、名人、战争上,花木兰隐瞒自己的女儿身在战场上厮杀,当然没有被史官当做记录的对象。待到民间都知道花木兰事迹的时候,又来不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