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赵普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能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能有很多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听起来好像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做法了,而这句话说的其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开国功臣,名为赵普,他是一个跟随赵匡胤多年的部下,跟随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而赵普之后则被拜相,帮助赵匡胤一起治理天下。而在这里,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并不是在当时就出现了的,而是在历史上朱熹死后这句话才出现。那么这个赵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能力上又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呢?为何能够被人们称作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治天下的时候,用的又是哪半部论语?

1.赵普简介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幽州蓟州(今天津蓟州)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2.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是难以简单地盖棺定论的。赵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出生于五代(十国)的幽州蓟州(今天津蓟州),从后汉的陇州巡官干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官场生涯,一生三度拜相(太祖一次,太宗两次),生前极尽世间荣华,死后又极尽哀荣(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可谓是登峰造极。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历史人物?让我们寻着历史的足迹,看一看赵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流的阴谋家

我们都知道,宋高祖赵匡胤是“陈桥兵变”而“皇袍加身”的。这个皇家警卫队的首领,利用北征之机,突然兵变,赶走了后周年幼的小皇帝,并取而代之。这中间的一切都离不开赵普

《宋史》记载:“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人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刀,喧拥麾下。”赵匡胤讲:“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若能服从我的命令,我就答应你们,不然,我就不当这个皇帝!”众人言:“诺!”

喜剧性的情节,滑稽的言语,赵皇帝不当似乎也不行了!这个真实的“玩笑”就是赵普以及赵匡胤的弟兄们一手导演的。兵不血刃而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就是赵普“滴水不漏”的阴谋。

他是一流的阳谋家

宋朝立国之后,他的“阴谋”自然也就变为阳谋了。我们来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首先是“平乱”。“攘外必须先安内”。宋朝建立之后,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纷纷起兵反宋。是赵普两次阳谋,屡献妙策,让宋太宗御驾亲征,最终平定了暴乱。

第二是“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是因兵变而当上了皇帝,当然对兄弟们手握重兵也就忌惮了,怎么办?赵普提出了十二字方针“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一场“杯酒释兵权”的精彩话剧便于悄然间展开了。

史料记载:北宋开国第二年,中元节前后,太祖宴请开国将领。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屏退左右,举杯给诸将敬酒并说(大意):“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所谓富贵者,莫若多积余钱,使子孙无贫困之忧。尔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藩镇,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为永业。多养歌儿美女,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我与你们结缘,君臣之间,两猜无疑,上下相安,岂不更好?”言毕,众将领跪地一片,山呼万岁,谢主隆恩。未雨绸缪,化危机于无形。赵普此招可谓空前绝后。

第三是“金匮之盟”的传言使“烛光斧影”之后的赵光义成了合法的皇位继承者。知晓点宋史的人都为“烛光斧影”的千年迷团而纳闷。为什么身体一向很好,武艺高强且正当盛年的赵匡胤(50岁)怎么突然间就“驾崩”了呢?而高祖死后皇位怎么会传给他弟弟呢?

历史的真相,也许永远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赵光义当了皇帝,史称宋高宗。当上皇帝的赵光义怎么能让世人认可他这个皇帝是合法的呢?是赵普轻而易举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难题。赵普杜撰了一个遗命,这个遗命就叫“金匮之盟”。他说:杜太后(太祖、太宗之母)在弥留之际,曾召宰相(赵普)入宫记录了她的遗命,而且赵匡胤在场。这个遗命是关于皇位继承的决策:“他日帝位,先传给光义,光义再传给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举。”这个遗命的核心是要打破父传子的常规,赵匡胤之后要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之后要传给弟弟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给赵匡胤的皇子赵德昭。“母命如此”,这样一来,赵光义的皇帝之位也就坐得心安理得了。

当然,事实上,赵光义的弟弟和两个侄儿最终不仅没有当上皇帝,而且都“因故而亡”。大宋后来的江山都是赵匡义的子孙坐了。

3.赵普的能力有多强

赵普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是高明的政治设计师:他开创了文人掌军,“以文驭武”的先例,避免了“兵变”事件的再一次发生(后遗症是武将得不到重用,宋朝一直存在重文轻武的问题,这也是导致“靖康耻”及至宋被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他革除了唐朝因“公荐”而存在的诸多科举弊端,使科考更为公正;他建议皇帝进行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主考,使及第者顺理成章的成了天子门生,进一步巩固了宋朝的统治;他制定了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架构,进一步提高了学子的政治地位,并避免了皇帝“一言堂”,使宋朝政治有了明显的民主氛围;他制定了“先南后北”的国家统一方略,使宋朝将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土除燕云十六州外尽数收回(赵匡胤曾收回两州,假如他晚死几年,或许燕云十六州真的全部收回了,那么宋朝的历史可能要重新改写);他荐贤举能,甚至冒死直谏,使很多能士为皇帝所用、替朝廷服务……

就道德而言,赵普确实是个小人,甚至让人嗤之以鼻。王夫之称其为“不仁之人”。然而,从他的一生来看,他确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从这点来讲,他身上还是很有正能量的。没有他就没有“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文治盛世。

他读书不多,甚至一部《论语》可以放得发黄也很少去翻阅,“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只是他糊弄人的幌子,然而他确实能学以致用,将学到的有限知识变成安身立命、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这一点就很是了不起!

赵普,绝对算不得是一个人格上的完人,他精于暗算,甚至阴险得让人可怕,但他绝对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做人不能学赵普,做事还真得该学学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词条  赵普  赵普词条  厉害  厉害词条  到底  到底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