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历史上孟浩然最失败的一首诗是什么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孟浩然,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自然而然的都有听过他的诗吧?毕竟在那个时候,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是一起的。不过后来就是因为他的一首诗,直接导致他不能当官了,直接被皇上否决了。那么这个最失败的诗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孟浩然最失败的一首诗是什么

这天,孟浩然又来找王维玩了,王维拿出自己新写的诗,让孟浩然鉴赏。突然,外面有人打呼:“皇上御驾到!”孟浩然慌张极了,毕竟他只是布衣百姓,若是被皇帝发现,不仅自己会获罪的,还会连累了王维。孟浩然连忙躲了起来。

唐玄宗进屋看到了孟浩然的衣角,王维顺着皇上的目光也看到了。于是,王维一五一十的将自己与孟浩然交好,经常请他来玩的事禀告了唐玄宗

孟浩然才华出众,唐玄宗也听说过他的大名,就让孟浩然出来见一见。孟浩然听到后,整理了一下衣服出来见驾了。唐玄宗孟浩然吟一首自己的新作,这对孟浩然来说简直是个天赐的良机。

然而,孟浩然不知是第一次见圣驾,太紧张,还是咋回事。他居然吟了一首《岁暮归南山》,这首诗虽然很出色,但诗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话却惹怒了唐玄宗唐玄宗冷冷的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随即拂袖离去。

唐玄宗走后,孟浩然颓然低下头,悔恨不已。一边的王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孟浩然得罪了当朝圣上,估计这辈子当官机会都渺茫。不久,孟浩然就离开长安回了老家,一辈子也没当过官。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3、诗词赏析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却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富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

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孟浩然  孟浩然词条  首诗  首诗词条  失败  失败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