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太平军青浦重镇是如何丢失的?这其中有何原因?

所谓的太平军,其实就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了。当年的太平军是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而太平军就是太平天国理想中做优秀的武器了。太平军当年不仅仅只是晚清政府的一大隐患,同时也是西方国家的眼中钉。当年青浦就是在太平军手里丢失了两次,而且都是在同一年发生的。那么现在就一起来看看青浦重镇是如何在太平军手中丢失的吧。

第一次从太平军手中夺走青浦的,实际上是两年前参加攻下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想想惨败的几万蒙古骑兵,谁会认为和其处于同一技术水平的数千太平军能挡住?

青浦县,当时是太平天国苏福省与上海清军拉锯的前沿。地处上海县之西,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南与松江府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连苏福省的省城苏州,北与嘉定县相接。太平天国两次对上海的进攻,都是以青浦作为根据地发起的;而清军对苏福省的反扑,也是以青浦为主要目标的;由此可见青浦县的重要性。但是青浦境内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双方对青浦的争夺,都是围绕城池展开。

青浦城地图。青浦地处水网地带,而当时水路已经完全是西方轮船和清军长龙师船的天下,太平军除了困守城池没有太多的选择

同治元年(1862)四月初三,清军和西方雇佣军攻克了嘉定县,下一个目标直指青浦。十一日,英法联军2000余人和常胜军1600余人兵临城下。十四日,英法联军进攻南门和西门,常胜军进攻东门,清军参将李恒嵩、林业文、郭太平、姚绍修、道员冯席珍、游击刘士奇等部进攻北门,提督曾秉忠部水师在小西门水道堵截。战斗结束得很快,英法联军的大炮炸塌了西南城墙,首先攻入西门,随后占领青浦。清军称杀死太平军1000余人,俘虏3000余人。

嘉定、青浦接连失守,意味着苏州将直面清军的攻势,于是忠王李秀成命令杭州、嘉兴太平军收复二城。当时青浦城防务由常胜军负责,江苏提标中营参将李恒嵩率清军6000余人在外围赵屯港驻守。四月十九日,李部首先遭到太平军攻击,激战一日后支撑不住,退守城东北竿山。太平军再攻北竿山,迫使李部撤往泗泾,青浦城遂被太平军包围。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纳王郜云宽、幕王谭绍光各部二十万人会师青浦

青浦对双方都很重要,但贪图安逸的太平军却将主力放在苏州、嘉兴等大城市,没有在青浦重兵布防

当时李鸿章率领的上海清军主力正在攻打浦东,无力回援,西方雇佣军见太平军声势浩大,无心死守。四月二十八日,英法联军放弃了嘉定。五月十三日,常胜军也放弃了青浦突围,副头目法尔思德被谭绍光活捉,青浦城再度被太平军占领。

西方早已经进入了大炮决定战场的时代,再坚固的中国城池,也顶不住大炮的轰击,何况小小的青浦

不过随后,太平军在乘胜进攻松江府时,淮军已经从浦东分兵回救,击败了太平军,使其再度转入守势。七月七日,淮军3500人进驻北竿山。后来又增兵数千人。十二日,常胜军的轮船驶进内河,用大炮轰击南门,淮军相继占领了太平军在北门和东门外的三座堡垒,太平军被迫撤回城内固守,双方激战整整一天,淮军未能破城。十三日,常胜军在城南的进攻也被太平军击退,但经过连续两天的炮轰后,南城墙已摇摇欲坠。常胜军统领华尔(美国人),被清政府授副将。第二次攻占青浦的主角,也是西方人主导、装备西式大炮的常胜军

十五日,意识到城池坚持不了多久的太平军出北门、东门反攻淮军,但是被淮军击败,退入城中。中午时分,常胜军大炮将南门城墙轰塌十余丈,太平军从西门出逃,结果正中淮军“围三阙一”之计,遭到早已埋伏在西门外的淮军伏击,称杀死太平军3000余人,俘虏400余人。

从两次青浦失陷的清军“战果”来看,青浦太平军守军并不多,每次损失在4000人左右,可见守军的总兵力最多也不过万人。而第一次清军和西方雇佣军总兵力就不下万人,第二次没有那么多,也不下于7000人,所以在兵力上,太平军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这也和太平军的守城定势有关,太平军特别是李秀成部喜欢驻扎在城市里,因为生活比较优越方便,所以大城兵多,小城兵少,像苏州这样的大城往往有十余万守军,而青浦只是一座小县城,虽然是前线要冲,兵力也不会很多。

其次,两次失陷的重要原因都是敌人炮火凶猛所致。这也表明,在对手由腐朽的八旗绿营换成手持近代化武器的西方雇佣军后,太平军以往那种沿袭古代的据城防守战法在西洋开花大炮面前不堪一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太平军  太平军词条  青浦  青浦词条  重镇  重镇词条  丢失  丢失词条  其中  其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