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宋朝一直都是“积贫积弱”,甚至将宋朝称为“弱宋”,在很多人的眼中,宋朝因为重文轻武,武官地位不高,所以军事力量很薄弱,以至于后来根本抵抗不住金国的入侵,尤其是宋高宗竟然还杀死了抗金名将岳飞,无异于自掘坟墓。然而,这些印象难道真的是真的吗?宋朝真的就有那么文弱不堪吗?
如果能抛开偏见,心平气和地去审视宋朝,世人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上去“积贫积弱”的朝代,竟然是一个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都极为发达的时期,其伟大性跟汉唐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宋朝到底有多强大呢?这里仅从人口、赋税、城市三方面着手,用数据来说话。
1.人口。人口数量的多寡,直接反映王朝实力的强弱,更是检验“盛世”成色的“试金石”。历经唐末五代百余年的战火劫难,加上占有的地域跟唐朝比严重“缩水”,导致宋初人口锐减,即使到了建国20年后(980年),也才缓慢地恢复到3210万人(根据《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的数字汇总)。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大发展,北宋人口数激增。到了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考虑到大量未被列入到户籍的“隐户”存在,据学者保守估计,全国应该有户数2340万、人口1.26亿左右,为宋朝之前历代王朝之最(见吴松弟所著《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
两宋之间战火连绵,再加上版图的严重缩水,导致南宋人口锐减,但即使如此,随着“绍兴和议”后局势的稳定,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时,南宋的人口依然强劲地增长到6450万人。然而由于江南的人稠地狭,南宋中后期人口增长的态势放缓,可尽管如此,到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时,考虑到“隐户”问题,其人口总数应在8060万人左右,而这也是南宋人口的峰值(引文同上)。
由于大规模的“开边”运动,到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宋朝的版图达到顶峰,但即使如此,也只有280万平方公里左右,只有唐朝极盛期的1/5强,而到了南宋时期,面积更是缩水到约200万平方公里(以上数据皆出自《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以如此规模的国土面积,竟然能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宋朝的成就值得世人惊叹。
2.税收。岁入的多寡,直接反映一个王朝的贫富程度。宋朝的富庶程度,在其征收的赋税数字上有着直接的体现。据史料记载,宋朝初年的岁入为1600万缗/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王安石改革税法,到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时,竟然激增到6000多万缗/年,其中商业税占比高达70%。之后税收规模略有下降,但即使如此,依然能保持年入4800万缗的规模。
国朝混一之初,天下岁入缗钱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其后月增岁广,至熙丰间合苗役易税等钱所入乃至六千余万,元佑之初,除其苛急,岁入尚四千八百余。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甲集》。
要知道,明朝在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赋税规模达到巅峰时,也只有2200万两白银/年,只有宋朝全盛期的1/3强(一缗钱合银一两)。稍后的清朝岁入有所增加,但即使到了咸丰年间(1850前后),其规模也只在3000-4000万两/年左右。而且考虑到明清两朝的疆域远大于宋朝,而且三者的税率几乎相同,就更能发现宋朝经济成就之高,而之所以会如此,在于宋朝大规模开发国际贸易,鼓励发展商业。
对于宋朝的经济成就,西方学者也是不吝赞美之词。据英国著名学者麦迪森估算,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约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2.7%,而人均GDP为450美元,远高于同期西欧的水平。麦迪森由衷地赞叹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见《世界经济千年史》)。
3.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及大城市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体现。由于北宋高度重视商业发展,导致城市人口的激增和过十万人口城市的大量出现。到北宋末年时,全国共有46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其中包括大名、商丘、洛阳、苏州、广州、成都、泉州等地,而京师汴梁的人口规模更达百万级。到南宋时,“陪都”临安的人口规模也在百万级(见《中国文化史·第十一章》)。
不仅如此,宋朝在城市中还打破坊市分区的制度,开设商铺的位置不再做限定,甚至还出现夜市、晓市,由此使得城市内各行业勃兴,其繁荣程度令世人惊叹。以汴梁为例,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其繁华之景,可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窥见一二。要知道,当时欧洲最大城市,人口也不过十几万,而其繁华程度更是跟汴梁、临安没法比。
宋朝的强盛不仅仅体现在人口数量、赋税规模和城市发展三个方面,在科技、文化、军事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难以计数的惊人成就,只是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详细展开。总之,宋朝非但不像大家想象中那般孱弱,反而是一个比之后元明清三朝都强盛、开放的王朝,近千年后,依然令人赞叹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