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中正是什么官?九品中正制又是如何施行的?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同时,朱元璋在当时立下的功劳也是不小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大中正是什么官?九品中正制又是如何施行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中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即便许多文史爱好者,也对这一职位感到陌生,但大中正实际上对中国古代史尤其魏晋南北朝时代曾起过十分巨大的历史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认识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中正的出现,与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有着莫大的关系。九品中正制,也称为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也是后来中古时期门阀政治的制度保障。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颍川(今河南许昌)士族的代表人吏部尚书陈群提出。这一制度意在替代汉代施行却早已被历史淘汰的“察举制”,但在精神上延续了“察举”之义。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行,即在中央任职的“贤有识见”者,由各州郡分别公推中正官。中正一般由二品现任中央官来担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认为,大中正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所以中正官是朝廷中央高级官员的“兼职”。大中正官有权推荐小中正,但无权进行任免。选官过程是由中正官将候选的州郡人士以谱牒家世、德行才干、中正鉴定等标准筛选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三等九品。各地大小中正,就其所知,分别品第,并加以评语。给乡品前先列某一层次,即所谓“辈目”,由小中正(郡)列入记录,襄助大中正(州)核定后,最后转呈司徒,作为吏部授官依据,分别黜陟。两晋时期,篡权夺位的司马氏却标榜以孝治天下,崇尚孝道尤其受到重视,因此当时也往往把有悖孝道和简忽丧纪者作为清议的主要对象。进入南朝以后,清议的范围逐渐扩大了。

曹魏齐王芳时权臣司马懿执政,在中正官之外,在州一级由添设大中正,其职务主要为品评人才。南朝齐、梁亦重此职。杜佑的《通典》中说:“晋依魏氏九品之制,内官吏部尚书、司徒、左长史,外官州有大中正,郡国有小中正,皆掌选举。若吏部选用,必下中正,征其人居及父祖官名。” 此后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担任过大中正,例如名臣沈约,《梁书》记载“沈约迁侍中、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词条  大中  大中词条  施行  施行词条  正是  正是词条  又是  又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