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太平盛世”,你的脑海里会想到什么?也许是唐朝时期的贞观之世,也许是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没错,这些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盛世。但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盛世时期,成康之治。既然是第一个,那么它是什么时期呢?就是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接下来就详细讲一讲,这第一个太平盛世,是一个怎样的时期。
“成康之治”,是西周时期,周成王与周康王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今天主要讲一下第一位,周成王姬诵。
姬诵是姬发的儿子,也就是西周的第二位君主,母亲就是姜太公的女儿。上一次在讲到周公的时候对周成王有所提及,但只是一笔带过,今天就更加详细一些。
周武王打败商王朝之后,大约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就去世了,时间约为公元前1043年,这个时候的姬诵才只有十二岁,想想看我们自己十二岁的时候还在做什么,但是古人,尤其是这种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越小越危险,因为很可能成为掌权大臣的傀儡。所幸,周成王并没有,倒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足够厉害,而是辅佐他的周公姬旦没有这种心思。
但是,周公没有这种心思,不代表别人没有。武王灭商之后,周公建议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在殷地,利用他的身份去统治这一处的商朝遗民,同时派遣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附近建立三国,用以监视武庚。武王没多久就去世了,周公摄政,这几个兄弟就起了疑心,武庚见状也顺水推舟,拉拢他们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王朝毕竟刚刚建立没多久,这一场叛乱可以说让周王朝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周公向成王表明自己的忠心,并奉命出征,终于将这一场祸乱平定了下来。
祸乱平息之后,周成王开始建造新的都城——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商周时期人们信奉占卜,于是周公在洛邑巡视过后进行了各种占卜,结果都是大吉,这样的结果周成王自然也非常满意,选了好日子祭地之后,就要开始建造新都城了。这座新都建造了八九个月,当年年底建造完成。
在其他方面,比如立法,周成王推行的“明德慎罚”的思想是非常能够聚拢人心的。首先,要提倡“德”,尚德、敬德,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慎罚”,刑罚一定要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要用德来对民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刑罚只是一种手段,只有用德来引导,才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如果是直接严刑峻法,很可能造成完全不同,难以挽回的结果。
这种思想可以说是非常亲民而先进的,断案要慎重,定罪时候更要慎重,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不一样的,经常犯罪与偶然犯罪也是不一样的,一味的严刑,可能在一时间能够产生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时间一长,民众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强烈,毕竟轻罪重罚本身就是一种不合适的方式,这种“德”加“刑”的方式,对于后世诞生的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与影响。
周王朝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分封的诸侯国。我们知道在东周时期,就是这些诸侯国,一点一点把原本属于周天子的主角光环给比了下去,各国纷争不断,楚王还敢询问九鼎的大小这种机密文件。但是在初期,这些诸侯国可不是这么野心勃勃的。
分封诸侯的行动,武王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大规模的分封还是在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封土建国,分封下去的诸侯们(大部分是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地盘,就像建立一个小国家一样,掌握自己领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还必须要向共主周天子承担一系列的义务,包括但不仅限于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等。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这段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作用,对于维护等级序列的礼制也有非常大的意义。
周成王在位的后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经历了战火之后难得的平静。只是人总是难以避免死亡,周成王病逝之前,命令召公、毕公辅佐儿子姬钊,没多久,成王逝世,姬钊登基,史称周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