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曹丕是真的被七步诗感动了吗?为什么没有杀曹植?

一说到“七步诗”,人们脑海中自然就浮现出一个满腹诗书、翩翩公子的形象。曹植的文采后世文人都是非常倾慕的,谢灵运更是对他有“才高八斗”的夸赞。的确,曹植的才名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也正是凭借一首七步诗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是,这首诗真的是他写的吗?曹丕真的为难过他吗?我们虽然已经不得而知,不妨暂且先当做事实,来推测一下,曹丕没有杀曹植,真的是因为被这首诗感动吗?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诗人谢灵运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虽然说天下的才,曹植一人就占了八成,未免赞植才华誉太过,但连谢灵运这样一个桀骜不逊的飘逸之人都对曹植如此推崇,可见曹植确实是才华盖世。

曹植才华横溢,在曹操诸子中是最有才气的一个,曹操十分喜欢这个儿子,曾对左右说曹植是"最能顶大事者",并多次想立曹植为魏王太子,自己的继承人.曹操一世枭雄,识人无数,可在自己继承人的选择上却走了次眼.亲情总是会影响人的理智,曹操曾有一子名曹冲,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讲的那个称象的聪明少年,曹操十分看重这个儿子,可惜此子幼年夭折,曹操很是惋惜,而曹植也很有才华,很聪明,曹操器重曹植也很可能是在曹植身上看到了曹冲的影子,所以见曹植而思曹冲,所以对曹植甚是宠爱。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王位。但是,曹丕非常不放心他那三个兄弟,怕他们一旦时机成熟夺了他的王位。二弟曹彰手握重兵,拥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三弟曹植很有才华,一向被曹操器重。只有小弟曹熊,生性胆小怕事。听说曹丕继位,二弟曹彰归顺了曹丕。小弟曹因害怕而自杀。此时只有三弟曹植成为了曹丕的心腹之患,怎样降服或治他于死地是个大问题。

曹丕曹植没有即时前来为父王奔丧之固,可治他蔑视礼法,不为先主奔丧之罪。但后来又因念及兄弟情义给他一次机会,看他能否把握好。如果失败,便治他死罪。故事是这样的:曹丕曹植在七步之内做诗一首,一定要有兄弟之情,但不能有兄弟二字。因为曹植很有才华,便马上在七步之内做诗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七步诗可以说做得非常完美,也确实打动了曹丕,让曹丕无话可说,结果只好放了曹植

曹丕为什么没杀曹植,有些人会认为,曹丕被感动了呗!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四句诗,体现出了浓厚的兄弟情义和骨肉相残之痛。同时,曹植也将了曹丕一军。这四句诗的潜台词是——你要想清楚。

试想一下,当时曹家的精英都在现场。如果没有这四句诗,如果曹丕真的把曹植杀了,众人也无可厚非,因为兄弟俩有仇,有积怨。但是,曹植的那首诗却提醒了那些在场的精英和谋士,如果因为我的才华比他(曹丕)强,他就要杀我,那你们还有活路吗?我可是他亲兄弟啊,一个连亲兄弟都敢杀的人,他是何其狠辣的人啊!而曹丕也听懂了曹植的言外之意,所以才放过曹植。不是曹丕不想杀他,而是杀不了,他是为了战略大局着想。

曹植在七步之内成诗并且是脱口而出,而且内容十分深刻,把曹丕的内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曹植的这首七步诗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使他名垂青史,世人皆知。直到今天的人们也常使用曹植的“七步诗”来讽刺威逼利诱之人,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曹丕  曹丕词条  曹植  曹植词条  七步诗  七步诗词条  感动  感动词条  真的  真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