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荆州时,一人带兵攻打襄樊谁知孙权却配合魏军从后方偷袭关羽,导致关羽兵败麦城最后还被杀死。关羽死后对于蜀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对整个三国走势产生了变数,让三国的历程急速缩短。三国之所以能鼎立就是靠较弱的来两方合力对抗最强的,如果变成两国那双方直接开打就完事了。所以孙权此番举动竟然帮着强国打弱国,殊不知等蜀国不行了下个灭亡的就是自己。
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局势转折点就是关羽在荆州战事的失败,可以说,经此一战,得利最大的绝不是孙权,而是曹操,因为自此之后,刘备和孙权都没有实力能够与北方的曹操抗衡。
有人认为,孙权的决策是对的,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对于孙权而言整个长江上游都是刘备的孙权压力空前,如果放任刘备做大,万一刘备灭了曹操孙权怎么抗衡刘备?所以陷阱荆州一方面可以削弱刘备,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 。
大国之间的博弈,永远没有稳固的联盟,三国相互牵制一超两强,没有一方会坐视任何一方做大,对东吴来说维持现状是最好的局面,所以当蜀汉拿下汉中,关羽威震华夏的时候其实已经威胁到了东吴,一旦关羽赢了那蜀汉将可能取代曹魏成为最强,且居高临下,时刻威胁着东吴,对曹魏至少有长江,对蜀汉有什么,所以对东吴蜀汉不能太弱但是也不能最强 。可实际上,这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做法。
孙权刘备都缺乏战略的眼光,孙权尤甚。东吴的战略家鲁肃死后,孙权重用的吕蒙陆逊都缺乏战略眼光,当他们以优秀的战术动作夺荆州杀关羽后,就彻底拆散孙刘联盟。本可联手北伐的战略优势,就逆转为战略劣势。虽经刘备亡后诸葛亮重建联盟,但己是破镜难圆名存而实亡。在实力悬殊的大背景下,孙刘两家遂个消亡已成必然。诸葛亮和陆逊死后,剩下的悬念仅是时间问题了。
联合魏国偷袭荆州是最大的一个错误,因为从那以后除非是有奇迹,不然吴蜀都是在等死而已。至于担心蜀国做大完全是想多了。合江南的力量可以防守,可是想要争天下必须要在江北有足够的立足之地。而吴国在合肥一带输了几场以后就完全将目光放在南方了。可以说冢中枯骨来形容孙权在合适不活了 。
蜀吴注定是会失败的,没有经济人口来支持军队,况且在三国里都是弱小的两国,天下人民只希望国家太平所以大都支持能力大的国家进行统一,而蜀和吴恰巧是阻止国家统一的,所以人民的支持都会很低,也并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写的蜀汉乃正义之师,相反蜀吴只是割据势力并不是什么正义的军队,因为两个都没能力统一中国。
从始自终东吴都没有统一全国的实力,不是被刘备灭就是被曹灭,刘备毕竟是打的正统名号。又长期与东吴结盟。蜀要是灭魏了,刘备肯定是恢复汉名。到时候东吴投降也算是‘归降汉庭’。肯定比后来下场好多了。说不定还能做个朝臣。
再者,孙权迟迟不称帝的原因只有一个,时机不成熟,这个时机肯定来自于内部,孙权虽为江东人氏,但并不是江东望族,而且其发家之地最先不在江东而在而在徐州,所以曹刘称帝后,孙权迟迟未能称帝与孙权在江东的政权尚不稳固有关,如果江东的众多门阀起来反对,那当时的孙权并没有十足把握来平息,所以等孙权威望达到让江东各士族信服是,称帝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