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三姑六婆是指哪些人?称呼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国家,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古时候的中国没有实行几乎是生育,一般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三姑六婆大家一定都听说话,那么到底三姑六婆是什么意思呢?三姑六婆真的是三个姑姑六个婆婆吗?这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三姑六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明代一位叫陶宗仪的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写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在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姑六婆”在当时的意思,此意也一直延续下来。

现代汉语中解释“三姑六婆”为社会上各种市井女性,在古代,“三姑六婆”指的是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

“三姑”,指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即,佛教的尼姑、道教的道姑、专门给人占卦的卦姑;六婆,则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六婆中,牙婆是指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富贵人家买卖奴婢、妾侍。

媒婆指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对此我们很熟悉。

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

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

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

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

《“三姑六婆”之说》中介绍,在中国旧小说及生活方式中,“三姑六婆”代表着相当恶劣的形象。这个形象包括七嘴八舌、不务正业、串门子、搬弄是非、媒介淫恶、唯利是图、推销迷信、诱人入彀、愚昧无知、贼头贼脑等等。

在古代,“三姑六婆”是人人厌恶的人物。不但“三姑六婆”本身令人痛恨,就连与“三姑六婆”有所接触的妇人,都被视作有玷妇德。晚清大儒郑板桥曾数次告诫家中妇女,不可与“三姑六婆”之流有任何来往。

在今天看来,“三姑六婆”中,除牙婆、师婆、虔婆令人不齿外,其余当属无可厚非。那古人缘何视此为恶劣之人物呢?张炜认为,封建社会时妇女地位极其低下,平日深居简出,不知外界事物,遇事无人谈心。“三姑六婆”由于经常往来于各个阶层,见多识广,话题丰富,且善于察言观色、趁隙而入,深得妇女之欢心,长此下去,个别“三姑六婆”便心生邪念,利用自身“优势”诱谝妇女,图己私利,妇女往往受骗而不自觉,遇事仍然求助她们。于是,人们对其深恶痛绝,“三姑六婆”的丑恶形像便长此流传下来。

其实,在古代文学作品和戏剧中,“三姑六婆”也不完全是丑相,如戏剧《秋江》的陈妙常,《庵堂认母》中的智贞,虽然都是道姑,但她们都是好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词条  称呼  称呼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怎么  怎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