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是人类的创世女神,也被世人尊称为大地之母,是一个福佑万民的女神,女娲“抟泥土造人”和“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流传至今。创世母神女娲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传说中的女娲是伏羲之妹,被其兄封为女皇,居汝水之阳。她对人类最主要的功绩是“抟泥土造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是华夏民族的一位始祖。
女娲生活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这个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在人类面临的巨大自然灾难面前,她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以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爱心,拯救了人类社会,缔造了人类文明。从此以后,“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子孙后代;没有女娲,就没有中华民族儿女的一切。
此外,女娲还制造了乐器——笙簧,为人类制定了婚姻媒妁,为人类后代的繁衍作出重大的贡献。一些学者研究后认为,女娲伏羲结合之后,所生儿女后代主要有飞龙氏(朱襄)、潜龙氏(昊英)、居龙氏(大庭)、降龙氏(浑沌)、土龙氏(阴康)、水龙氏(栗陆)、青龙氏(句芒)。
此外还有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共工氏(康回)、柏皇氏、赫蛋氏、昆仑氏、葛天氏、屠龙氏、伏龙氏、尊卢氏、祝融氏、骊连氏、无怀氏、金提氏、有巢氏等等。如此看来,全球中华儿女的血管中,都流淌着女娲殷红的血液,都继承了女娲的遗传基因;全体中华儿女的心中,都珍藏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深挚热爱的感情。
出于对女娲的怀念,后代建造了女娲陵和女娲庙进行祭祀,不过由于对女娲的主要活动区域存在着不同看法,因而对女娲陵究竟在何处也就产生了相异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女娲当年的活动主要是黄土高原的山西,主要在冀州活动,古人认为两河之间为冀州,就是包括今天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在内的山西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女娲所补的天,很可能是指“穴居野处”的原始人类所住的“山洞”的洞顶。
由于当时发生了巨大地震,山崩地裂,人类所住洞穴的天顶开裂、坍塌,才引发了“天柱折,地维裂”,才有了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的壮举。今太行山区不少地方都是“五色”的花岗岩地质构造,所以在太行山一带留下了多处补天台、娲皇洞、娲皇窟等女娲的遗迹。
女娲所处的远古时期,文明制度尚未建立,不可能有都城,所以,她实际上是以一个母系部族首领的身份统领、治理天下。《路史》说,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这中皇山大概就是《禹贡》所记的冀州之域的中霍山。在北方人口语里,“皇”和“霍”发音相近,因此有可能中霍山被错记为中皇山。
可以推测,当年女娲氏“布政统民”所在的“娲皇故都”,就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侯村所处就在冀州之域,附近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迹也可以佐证这种观点。侯村大概形成于商、周时期,因为这里是诸侯所封之地,故名。女娲死后,她的长眠之处——“女娲陵”也在侯村。宋初《太平寰宇记》中已经提到了女娲墓,说墓在赵筒子城东南五里,高二丈。清代县志中说,宋初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奉祀。位于侯村东北的女娲陵分为正、副二陵,正陵在娲皇庙正北,是一个高四五米的圆形土丘,周长约50米。副陵在娲皇庙西侧,大小与正陵相近。
一般认为,正陵埋葬女娲之体,副陵埋葬女娲生前所用之物。在女娲陵副陵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娲皇庙,全称为“娲皇圣母庙”。庙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达300米。该庙始建年代无考,唐天宝六年(747)时曾经重修。正殿为补天宫,主要塑像是女娲,墙壁上绘有女娲断鳌、炼石的故事。现在庙中还有三株古柏,最大的一株为“猴头柏”,高20多米,径围在8.5米以上。根据轩辕黄帝曾到山西万荣“汾阴睢”一一女娲“抟土造人”圣地“扫阶而祭”的传说判断,它与陕西桥山 “黄帝手植柏”一样,是黄帝来此朝拜“女娲陵”时所植。
乃于平阳故郡,得女娲之原庙。遂令中使藏事、有司揆功,选良材,召大匠,以坚易脆,去故就新。”这座建于唐代以前的女娲庙,其实就是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女娲葬在侯村的见证。历代帝王的御制碑文,使得侯村女娲陵和女娲庙在历史上享受到较高的待遇,大大有别于其他各地的同名庙宇,成了一座国家级的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