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为什么投奔曹操,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许攸的出现,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没有他,结局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许攸却不够聪明,他不了解曹操奸雄的本质,所以他自恃劳苦功高,在官渡之战后每每口出狂言,最终惹怒曹操,被曹操杀死。
许攸一开始在袁绍手下做谋士,他大概觉得袁绍这人好糊弄,于是趁工作之便,凭借着自己那点小聪明,巧取豪夺,捞足了油水。这让一些比较忠直的人看了很不爽,如审配、逢纪等,他们便常在领导袁绍那边告许攸的状。袁绍一则与许攸有点老交情,再则也认为他是“智计之士”,工作能力比较强,所以便一直庇护着他,但心底里终究还是有些疙瘩,对他不是很放心。因此后来官渡之战中,许攸在关键时刻向袁绍献了一条足以令曹操致败的计谋,而袁绍却怀疑他在阴谋帮助老朋友曹操,不但弃之不用,还把他臭骂了一通。许攸恼怒之极,离了袁绍办公室便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刚巧那时他接到消息说,审配在后方把他一家人全给抓了,要查他们贪腐之罪。这时候的许攸,可谓陷入了人生低谷,想自己家也没了,在袁绍手下也混不下去了,哀伤不已,准备自杀了事,幸亏左右心腹劝他,让他重新找找出路,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他便立马去投了曹操。
曹操是个聪明人,一听袁绍的军事核心圈人物许攸来了,便知大事已定,欣喜不已。当时他正在泡脚呢,马上一把推开帮他敲腿的小妹妹,光着脚就蹬蹬蹬蹬去把许攸给迎进来了。这让许攸觉得倍有面子,便存心要帮曹操灭了袁绍。两人一见面,许攸心想自己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不能让曹操给小瞧了,于是点中曹操急缺粮草的命门,并说自己曾给袁绍献了一条什么什么的计策。曹操一听,一身冷汗,说袁绍真要依此计,我可真玩完了。许攸微微一笑,便不露声色的献计给曹操,让他带兵夜袭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并详细解释应如何如何去实施。曹操大喜,随即应许攸之计夺了乌巢,为打赢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
后来袁绍军兵败如山倒,一直被曹操军攻破了大本营冀州城。许攸对此胜利十分自得,认为自己居功为最,所以当曹操带领着谋士将领们来到冀州城门下,准备进城之时,许攸驱马抢在前面,用马鞭指着冀州城门,得意洋洋地对曹操大喊“阿瞒,没有我你能这个城门不?”曹操哈哈大笑,身后的将领们却愤愤不平,心想这许攸可太狂了,抢功劳也就算了,还敢直呼我们主公的小名!
许攸之死
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否则,许禇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可怜许攸,对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头来曹操却根本不拿他当个“东西”。
对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要施展,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曹操当然也不是不看重“才”,但一涉及自己的尊严与利益,一切“才”皆可为牺牲品。从许攸投奔曹操献计那一段表现看,他应该是个聪明人。但是这种聪明人“业务能力”或许很强,但在“悟人事”上基本是个白痴。他以为在曹操眼里,他这样的人才何等重要,殊不知曹操眼中,没有什么不可以毁弃。武将忠诚头脑简单尚可一直留用卖命,而文臣腐儒,百无一用啥都不是,从内心鄙夷。纵然有点功劳,也不值多少钱,又何以杀不得?许攸之狂妄,不是过高估计了自己,而是过高估计了曹操对人才的态度。所谓人才,在曹操眼里不是亲情,不是友情,甚至不是性命,而只不过是工具。他可以“唯才是举”,但绝不可能“以人为本”,曹操的最高价值观是自我尊严与自我利益高于一切。人才,同时必须是听话懂事的奴才,才能在曹操这样的主子面前存在下去。像许攸这样“不悟人事”的腐儒,自古以来不乏其人。他们对“主公”的“胸怀”与“仁慈”永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摆不正位置。故此,他们命运多舛跌宕起伏,成为卸磨之后,首杀之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