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当中,圣旨这种东西一直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就这么一份小小的古卷,能给左右很多事物,不论对与错或是好已坏,都是不可置疑的。在那个封建社会,每一道圣旨的颁布,都有人欢喜,有人忧。当时的人都知道皇命不可违,一旦圣旨降临,那就是两极分化,或是天上,或是地下
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官员都会巴结皇上跟前大红人的原因,因为这个大红人啊,可以靠着自己的“枕边风”,左右其他人的命运。
因而呢,圣旨这么多年以来,可算得上是最厉害的东西了,民间呢也将这个圣旨传的是神乎其神。
明朝时期,马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靠着一道圣旨就镇退了海啸风暴。
先来说说马和这个人,您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他还有个别的名字,那就是郑和。
没错,郑和的原名就叫马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回族,是明朝的太监。
传说在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燕京郑村坝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给马和,以纪念战功。
话说这个郑和前后下了七次西洋,其中自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海上无风三尺浪,海啸风暴这种东西是无法避免的。
其中有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因为遇到了大风暴,损失惨重。
要知道每一次出行都是二三百条船的船队,人数上万,本来就不好掌控,再遇到风暴那损失就更加严重了。
但是,风暴这个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那时候的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很少有人愿意跟着出海了。
有人说了,这事情不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吗?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跟着去啊。
话是如此,但是有些特殊人才,如果抗旨不尊,你把他斩了,那就没有人可以替代了,就比如翻译。
郑和下西洋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沟通问题。
如果语言不通,那就谈不上宣扬大明国威,建立贸易渠道这些东西的存在了。尤其是在第三次下西洋回来的人数不足百分之十的情况下,惜命的人都不愿意再有下一次的经历了。
郑和最担心的翻译官们最是反感,毕竟他们一般都是文弱书生,在陌生环境下的生存几率比其他人更低。
但是郑和也有办法,他站到朱棣请了一道圣旨,而后将那些不愿参加第四次下海活动的人们集中到了一起,告诉他们这是皇上颁布的圣旨。
但是,这圣旨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海龙王的,毕竟黄恩浩荡,威震四海,给海龙王一道圣旨,让他保证风平浪静,还是有必要的。
作为现在的我们可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人们都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皇上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普天之下也莫非王土。
就这样,郑和第四次下了西洋,不知道是因为海龙王和郑和熟悉了,还是因为黄恩浩荡,反正去的路上,少有风暴,可以算得上风平浪静,一切顺利。
这就让随行者更加相信那圣旨的威力了。
可是在回来的时候,海面上忽然兴起了巨大的风浪。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击着乌云,所有的船只都摇摇晃晃,众人就赶忙请求郑和搬出圣旨,好让他们平安回家。
此刻的郑和特别的为难,圣旨的确请下来了,但是能不能管用,这可不是他说了算的,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办法,郑和只得冒雨来到甲板上,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有龙王暴雨,逆天犯罪,亵渎龙威,其罪可诛。龙王有知,且听朕言,悬崖勒马,勿为朕言之不欲也。圣恩浩荡,威震四海,钦此!
念完之后,郑和将圣旨抛入海中,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果然风平浪静,拨开云雾见天日了。
待到众人安全回到大明之后,将此事做了宣传,百姓们无不自豪,深感我大明皇帝龙威。
其家中有圣旨者,不论是好是坏,供奉的更加恭敬了。
在他们的心里,龙王都能震慑,宵小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有圣旨,那就是百邪不侵了。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应该就是一个巧合,不过这个故事中,最重要表达的就是人的信仰之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毕竟这是你的精神寄托。
有了它的存在,你可以大步向前,不会顾及太多;有了它的存在,你可以心无旁骛,努力去追逐;有了它的存在,你可以全力以赴,奔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