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史料中或是 影视作品中看到有关古代西方奴隶制的一些信息,以及他们对奴隶的残酷,让人唾弃和反思,也经常能够听到当今社会对古西方奴役制的控诉与检讨。但其实在东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奴隶也是占据了古代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人群。为何在与古西方奴隶的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奴隶存在感显得那么低呢?
一、奴隶是人类战争的恶果
奴隶制的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时就有类似于奴隶这样的角色出现,当时的奴隶来源主要是由于战争产生。一旦一个部落被另一个部落击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部落的人们将成为胜利者的奴隶。
当时的人们以绝对的武力镇压来获得奴役他人的权力,且由于当时对强盛者的崇拜,奴隶是无法获得任何尊重的。奴隶会被戴上铐链,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并且没有人身自由。不光是他们自身,奴隶是世袭制,奴隶的孩子还是奴隶,像附着于主人的蝼蚁一般,随时都有跌落的危险。
在古代,不光是战俘会成为奴隶,流民、犯罪、负债者都是奴隶队伍的成员,到后来,奴隶数量多到一定规模,并且在社会上形成潮流,拥有奴隶成了高阶级人家的象征之后,弱势的普通人也渐渐被纳入奴隶中去。
而当社会拥有的奴隶群体数量过于庞大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就随之产生,会有官方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奴役与束缚,奴隶制社会也就逐渐生成了。奴隶们成了一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存在,供人玩耍、侮辱、取乐。
二、西方奴隶是西方社会的主要生产力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其法律典籍中均有对奴隶相关的记载。
罗马法中,“奴隶是根据万民法的制度,一人违反自然权利沦为他人财产之一部分”。唐律中曰,“奴婢贱人,律比畜生”,“同于资财”。
二者的潜台词相同,那就是奴隶等同于奴隶主的财产。虽然东西方古时均有奴隶的历史,但由于东西方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对于奴隶制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
首先,东西方奴隶制的走向不同。古代中国的战场一直在同一片土地上,所以导致后期在对待战俘的态度上已经优化了很多,生怕自己残酷血腥的行为被写在历史的小本本上,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征地.
所以古东方后期已经很少将战败民直接打为奴隶,当时的奴隶多是世袭来的身份,或者由于犯罪、欠债等自身行为被下降身份的,当然也有电视中常演的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急需资金而卖身的人,这些都是当时东方奴隶的主要来源。
而在古西方,当时新大陆的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致使西方人需要去开发、吸收这些丰富的矿产与土地,要开发就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力,在非洲沦陷为西方殖民地之后,黑人成了西方人开发新土地、新资源的最佳劳动力。
东方的奴隶主要是同种族、同地区的人们,而西方则是通过对外扩张、掠夺而占有外族劳动力,其奴隶制的根本核心与原始社会时别无二致。其次,中国古代保留了奴隶在社会中的人格健全。虽然东西方法律都明确的条文叙述了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
但在西方,奴隶被杀只是被当做对奴隶主的财产侵犯行为,而在东方杀死奴隶还是要负一定的法律责任的。虽然唐律中清楚直白地写出奴隶“律比畜生”,但在现实中,西方对奴隶生命的态度则更加冷漠。
再来,东方虽然更早地进入了奴隶社会,但由于奴隶制发展缓慢,奴隶无法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像保障人类生活的工业与农业主要还是由普通老百姓来承担。
而在西方,由于其奴隶制发展迅速、成熟,且当时西方战争频发,产生了大量的战败奴隶,足以承担当时西方社会的大部分生产力,强大的社会需求导致奴隶制度循环往复,也使其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导致相同的事情往相反的两条路上走是常有的事,奴隶这一现象经过时间的催化与社会的发展,也往往诱导出不同的结果。
西方奴隶作为主要生产力,在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跟好处,而东方奴隶更像是蛰伏于社会底层的蝼蚁,其在社会中没有充当重要角色,也没有受到绝对的生命危机,他们的存在显得寻常且理所当然。
如果说西方奴隶是愤怒的、外放的,那么东方奴隶则是内敛的、无存在感的,他们默默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努力地在阶级分明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出路。
奴隶制的初期,是由于战争,一个部落沦落成为另一个部落的附属品。东方与西方奴隶制的发展略有不同,这也造成了我们现在对二者的感官不同,而我们对二者的评价不光是基于这个地区、这个国家本身,更要从奴隶这个被当做社会底层的角色,从我们自身出发寻找古代中国奴隶存在感消失的原因。
1、西方奴隶更加具有反抗精神
在西方的历史中,有不少次的战争是由于奴隶的反抗而爆发的,其中最有名的当是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爆发的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从这场起义的名头我们也可以看出,古西方奴隶起义战争爆发的次数是很多的。古罗马是一个响当当的奴隶制社会,奴隶在那里被称作“会说话的工具”,且闻名至今的罗马风景——角斗场就是奴隶主们为了取乐而建造的。
与古代中国的斗蛐蛐类似,古罗马的奴隶主派遣奴隶们在角斗场中成对角斗、互相拼杀,每一场角斗都会留下一具具奴隶的尸体,而奴隶主们则坐在看台嬉笑取乐。
而斯巴达克起义的开端就是这些角斗士们为了反抗这种残忍的行为而作出反抗,起义的角斗士领袖就叫斯巴达克。列宁曾说过,“斯巴达克掀起的战争就是为了保卫被奴役的阶级。”他们不是为了钱财、权利、美色而斗争,而是为了许许多多跟他们一样的人民而斗争。
像这种奴隶起义在西方还有很多,而我们上翻历史,却极少有记录相关起义的。即使有,也大部分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前后,因为那时战争频发,且社会发展不够成熟,战胜方还在继续沿用将战败者贬为奴隶的方式来张扬自身力量.
且当时社会法制尚在初期阶段,人们对这样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导致部分奴隶的反抗起义,但规模都很小,称不上爆发.
当时统治者对起义奴隶还有一个称呼,“盗跖”。后来由于社会发展慢慢转变为封建制,社会阶层有了明确的等级观念,人们也就慢慢习惯这种社会形态,奴隶、奴仆与主人形成潜在的雇佣关系,且法律制度中也新生成了关于奴隶、贱民摆脱贱籍的相关政策,奴隶们看到了希望,开始向希望前进。
2、东方奴隶盘踞于社会底层,却岁月静好
直到清朝雍正年间,贱籍这一个与奴隶同阶级的身份才被真正废除,所有贱民被豁免为良人。其实中国的奴隶制发展到后期已经与传统的奴隶制产生了极大的不同,是一个独立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社会阶级,低于普通人且不能通婚。
也就是说,世袭制的贱民身份是无法通过与高等级的人结婚而改变的,社会法律限制了其生活范围跟工种,有机会改变,却很难。
其比西方奴隶略优的一点可能也就是拥有完整为人的权利,他们生命是受到社会保护的,即便他们穿梭于社会底层。中国的奴隶存在于社会中有上千年,发展到最后奴隶几乎成为一种职业,而中国人算是最不挑工作的一个群体了。
没有了独立于正常行为之外的迫害,也就没了奴隶于迫害之下的反抗,古代中国的奴隶们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般被悄悄慢慢腐蚀。
在全球,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作品抨击古西方的旧时奴隶制。Danielle Dax,1980s的Goth偶像之一,1984年推出的是一张非常怪异的唱片,她抒情地抨击白人至上主义、奴隶制,为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们鸣不平。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拼命反抗的古西方奴隶以自身的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古西方奴隶主残暴的一笔,也让如今的我们为他们产生充分的共感。
东西方的人民在历史与人文风貌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虽然同为奴隶,二者却有极大的不同。许多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社会也是因为其与西方标准意义上的奴隶制有异,奴隶跟奴隶主甚至很好地在同一片土地中和平共存。
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没看见就认为它不存在。伯特兰·罗素在《权威与个人》中提及奴隶制,“自从人类发明了奴隶制,有权有势的人就以为,他们的幸福可以通过给他人造成痛苦来获得。”
当时的人们通过伤害别人来取悦自己,即使东方的情况较轻,也无法否认掉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里,不断地有人牺牲于他人的快感之下。我们阅读历史时,总是着重于有爆点、有冲突的大事件中去,认为那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缩影、导向,而无视掉悄无声息吞噬人的黑手。
虽然古东方的奴隶风俗在西方狂轰乱炸的奴隶起义下失了存在感,但不应该在我们心中消亡,奴隶的根本在于轻视他人意志,我们对身边人的每一次蔑视跟无理由的掠夺都是这一劣根性的缩影。
对于奴隶制,我们正视的同时也该记打,不要认真读二十一世纪了怎么会发生这种事,一件事情我们一旦将其忘记,那么它将很快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