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南明其实都是不被算在明朝里面的,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遭遇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汉朝因为王莽篡汉而分成了西汉和东汉,宋朝被金人入侵产生了南宋,而明朝末年,其实也有政权南渡,史称南明,但是更多人对南明是并不了解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南明的存在,认为清兵入关崇祯吊死,就是明朝的结束,而对于后面的发展就不是很了解了。南明也是一个很少被提起的时代,而且字计算明朝的延续时间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把南明计算在内。南明延续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只有短短的十七年,存在感太弱,但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只能延续十七年呢?南明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南明简介
南明是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多个流亡政权的总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随后清兵入关,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时淮河以南名义上仍属明朝。 [3] 同年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之后称帝,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大西军余部和明朝官僚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与此同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但是随着三王内讧和清军的加大进攻,明军滇黔防线被清军迅速击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莽白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处决,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或监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明朔始亡。
2.南明为何只能延续17年
当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在稍显混乱后,开始重新组建另一个中枢,快速运转起来。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后,仍在南京留下一套完整的中枢班子,用来帮助帝国维持运转此时的南明,仍保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宋朝就是依靠南方半壁江山,延续了上百年,甚至几次差点北伐成功。可相比较于南宋,南明灭亡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南明从崇祯自缢,弘光皇帝登基,再到永历皇帝在云南被吴三桂杀害,先后经历了4位皇帝,一位监国,但也只是支撑了17年。
这自然跟外部环境有关。宋朝的时候,有许多外患可以互相牵制,明朝只有清朝一个外患。南宋的时候,需要面对西夏、金、辽、大理、吐蕃、蒙古对峙。虽然要同时面对那么多外患,确实吃不消。但同样的,如果利用好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互相牵制他们,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争得一分喘息的机会。
后来南宋灭亡,就是因为需要直面蒙古这个强敌。而南明从一开始,就需要面对清军的进攻。
自吴三桂投降后,李自成的大顺军被接连击败,而张献忠又在四川被清军击败,残余的大西军只能逃亡到云南贵州一带立足。所以,在当时的北方就没有人能牵制住清军。清军很快度过黄河流域,直接与南明发生冲突。
而当时的南明内部,实在是糟糕透了。各方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互相斗争得非常厉害。即便是那些号称君子的东林党人,也同样卷起袖子,参与其中。明朝自中后期开始,就爆发了非常的党争。
正是因为这些党争,使得明朝产生了大量的内耗,实力受损严重。这些参与党争的人中,有的是为了得到拥护新皇帝登基的功劳,有的为了夺权。也有的担心某位新皇帝上位后,对自己不利。
所以,争得一塌糊涂。而在这个时候,那些手握军权的将军得以上位。在明朝的时候,武将位置低于文官。这样可以防止出现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出现。南宋的时候,即使同样衰弱,但仍然可以号令武将。
但在南明时期,那些武将十分的跋扈。被推上皇位的弘光皇帝,表现也十分的平庸。弘光政权仅仅维持一年,便已败亡,南京沦陷。
在南京沦陷后,明朝内部宗室的斗争更加厉害。他们都自称监国。但这些监国都没有存在太久的时间。当时的抵抗,除了史可法,其余的来自民间的反抗。
弘光之后的隆武,虽然是一个比较有想法,也有能力的皇帝,但受限于内部党争的影响。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隆武之后,南明甚至爆发了一场监国与皇帝之间的战争。这无疑是自损实力,让敌人开心。
所以,南明后面两个政权,都没有维持很长时间。等到永历皇帝到云贵地区的时候,其实已经势力衰弱。
逃到云贵地区的大西军残部,虽然有一部分人愿意拥护明朝,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用户大西军的首领孙可望当皇帝。就连当时南明的锦衣卫首领,也都暗自拥护孙可望称帝。
到了南明君臣流落到缅甸的时候,已经是势力微弱,根本难以挽回大局。
3.南明灭亡
永历十三年(1659年)八月二十八日,朱由榔由滇西逃往缅北。这实际上已标志着南明灭亡了,此时南明在中国境内已无任何立足点。
永历十四年(1660年)李定国、白文选亲率明军入缅想迎回朱由榔,缅军杀使者,明军与缅军大战于缅北,明军大胜,后接旨退兵。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领将士25000,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准备夺取台湾为新根据地。同年八月十二日,缅王以饮咒水盟誓为名,杀了跟随朱由榔的四十二名大臣和太监;十二月初三,缅王受到于压力,将朱由榔及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台湾荷军向郑成功投降。四月十五日,朱由榔与儿子朱慈煊被吴三桂绞杀在昆明;郑成功二子郑经在思明与乳母私通,加上当时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闻朱由榔在云南被杀,郑成功数痛攻心,于五月初一日病逝(据最近考证是被暗杀);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在真腊得知永历帝死讯,也忧愤而死。
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李来亨全家自焚,明朝在大陆的抵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