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深受朱元璋信任。不过在民间,总喜欢将刘伯温神话,导致他的身份成了一位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据说直到今天,依然有人愿意相信刘伯温先知先觉的设定,古代没有科学这一说法,所以百姓想要得到某些答案只能造神,如今科学才是解释一切的硬道理,就没必要继续神话一位七百多年前的人物了。至于说“十愁难过猪鼠年”其原意被很多人误解,真相远没有那么令人信服。
“十愁难过猪鼠年”这句话来自刘伯温的碑记,有人解读这是刘伯温留下的一个预言,意思是说猪鼠这两个年份会有灾难发生,人们很难平安度过。传说刘伯温是神人,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本事,而且他还是帮助朱元璋打江山的功臣,面对他碑文上的这样一句话的确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也是他用料事如神的才能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奇功。刘伯温是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他的身上也有不少神话故事色彩。民间传说他知阴阳懂五行,会占卜星象,知天下事,一本《烧饼歌》的书籍更是预言各个王朝的兴衰。
刘伯温除了军师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预言家,他所编写的《烧饼歌》让后人惊奇。据说其中所记载的事件一一被验证,不管是当朝的事情,还是后面几个朝代的更替,更为恐怖的是就连最近几年的事情也有预言。
刘伯温预言难过猪鼠年碑文据说是一场地震后被挖出来的,这样充满天意的安排更加充满浓厚的戏剧性。后人分析来看大致是在猪鼠年之间或者之前、之后会发生一场很可怕的瘟疫。
关于刘伯温预言的传说绝对不止这些,他能预测当朝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可信,但如果说他能预测到未来几千年的事情是万万不可信的。而且刘伯温预言难过猪鼠年的碑文出现的方式过于传奇,是不是真的都不能确定,更加不用谈及碑文上所写内容的真实性。
2019年为猪年,我们已经平安度过,并未有什么灾难性大事件发生,2020也已经到来,虽然有些波折,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如果都和预言联系在一起,那人人都能成为预言家,这就有些太牵强了。
刘伯温预言全文
猪年和鼠年紧挨着,这两者在十二生肖中,一个排在首位,一个排在末位。刘伯温曾说过这样一段让人不解的话,他说“九愁尸骨无人捡,十愁难过猪鼠年”,刘伯温为什么这么说?难过猪鼠年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预言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句有关猪年和鼠年的话,是出自哪里吧。
刘伯温是明朝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满腹才华,而且还有着未卜先知的能力。刘伯温曾说过很多出人意料的话,而那句著名的“十愁难过猪鼠年”,其实出自刘伯温的《救劫碑文》。
刘伯温的这篇文字,涉及到很多的自然灾难,这其中有干旱、洪水、饥荒、瘟疫等,总而言之,这是一篇针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消极预言,预言中大篇幅讲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灾难。
其中,刘伯温还提到了人们将会面临着的“十愁”。一愁天下乱,二愁没饭吃,三愁湖广两地会有大劫难,四愁各地战乱四起,狼烟纷纷,还有七愁八愁是有饭没人吃,有衣没人穿。最后的九愁和十愁就是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尸骨无人捡,难过猪鼠年。
刘伯温的这番话,曾让很多人觉得恐慌。当然了,他的预言并不是针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他的《救劫碑文》都是一些上帝视角的东西。
他在这篇碑文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告诫人们要修身养德,从心出发,“行善者可保,作恶者难逃,敬重天地、神明、父母,再要敬惜字纸、五谷,谨当切记。”
虽说历史上每逢猪年或者是鼠年,也曾发生过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大事,但是社会是一直在向前发展变化的,下一个鼠年肯定跟上一个鼠年是不可能一样的,我们也不会再重蹈古人的覆辙。
《烧饼歌》真相揭秘
刘伯温,又名刘基,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神机妙算的预言家。据说他通晓古今中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朱元璋开创了明朝,刘伯温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就连朱元璋都这样夸赞他,他曾将自己比喻为曹操,而把刘伯温比喻为荀彧,可见朱元璋对他的重视。
而刘伯温真正厉害之处不仅仅是让朱元璋这样的人物都刮目相看,他有关于后世预言的烧饼歌更是十分的灵验。据说刘伯温在《烧饼歌》中甚至预言出了未来慈禧太后的出现,在《烧饼歌》中刘伯温是这么说的,他说到了清朝后会出现“女抱幼儿作主张”的局面,说的不正是干预政事的慈禧太后吗?
《烧饼歌》作为刘伯温的传世著作,全文共计1912字,虽然不长,但是却字字精辟,其中由40多首隐语歌谣组成。刘伯温在《烧饼歌》中推算出了明朝之后,包括清朝,民国,以及中国现代发生的很多大事。
不过很多人都说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其中的预言,全部都是在已经发生的大事中找相对应的地方,甚至有的有牵强附会之嫌。究竟是刘伯温的神机妙算,还是后世人给他戴高帽,一直争论不休。
当然网上盛传的刘伯温预言的事情自然也是假的了,他的预言中并没有精准到未来某年某个时段的预言,而所有成真的预言也都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大事匹配的。就算是自诩高人的人他们也没有本事真的推算出这一年的大事跟变化来,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有人力的作用,也是自然规律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