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物,很多人其实都是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的,有人觉得他是个昏君,自然也有人觉得他是明君,他所做的事情并不会让人们对他的评价一边倒,他当然是做过好的事情,也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很多人觉得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作者对于朱祁镇是洗白了,将他写得更好了,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上朱祁镇到底是怎样的,该如何评价这个人呢?
1.明朝那些事儿对朱祁镇的评价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估计都会对朱祁镇印象深刻。这个老哥宠信太监王振,御驾亲征还被蒙古人抓去,一手葬送了大明的盛世。重新当上皇帝后,又冤杀了千古名臣于谦。书中在最后给了他这样一个评价:不是个好皇帝,但是是个好人。
其实这个评价,是不靠谱的。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家伙既不是好皇帝,又不是好人。
别的不说,他的弟弟朱祁钰摊上这个老哥是真的可怜。蒙古人就要打进都城来,朱祁钰还得去坐那老虎凳一样的龙座,力挽狂澜,总算是没让蒙古人打下北京。此时,被俘虏的朱祁镇,正为蒙古军带路,去打大明的城池。回国之后,他的弟弟让他当太上皇,对他虽然不好,但是也没有杀他。朱祁镇登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勒死了弟弟。当时的朱祁钰已经身患重病,毫无还手之力。
《明朝那些事儿中》,说朱祁镇一生信错了一个人(王振),杀错了一个人(于谦)。这更加是美化了朱祁镇,朱祁镇这个人,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是非不分。
他在复辟之后,不只杀了一个于谦。他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威望,对朝堂进行了血腥的大清洗。许多北京保卫战中的功臣,和于谦一同被杀。在德胜门英勇作战,击退也先的将领范广,更是被他凌迟处死。
如果说,这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可以理解。那么他之后的作为,更是让人呕吐。这个老哥似乎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大明造成的伤害,对宦官王振,还念念不忘,重新为他建造生祠。不仅如此,他还为蒙古首领在北京建立宗庙,要感念他们放自己回来的“大恩大德”。
除了以上种种,这个老哥还有许多光荣的事迹。比如,他开放抚顺的马市,养虎为患,建州女真部落,就是在这一个时期开始崛起,满清灭明,如果深究起来,有朱祁镇的一份功劳。
2.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朱祁镇不是好人
从这里开始恐怕要得罪英宗粉了,先行表态,如有得罪那您也只能忍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明交流。当撇开《明朝那些事儿》的描述方式,真正从朱祁镇身上所发生的事件来看,朱祁镇是一个彻头彻尾纯粹的昏君!
宠幸王振,然后有了土木堡之变,差点把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作没了,这样的失误并不可怕,出过这种丑的皇帝也挺多的,朱祁镇做的过分也属于正常昏君的过分,不怕。
之后的系列事件就越来越不靠谱了。朱祁镇跟随着也先的瓦剌军回国,居然厚颜无耻的一路帮助瓦剌军叩叫明军城门,这和带领小鬼子进村的汉奸有什么分别?
在敌营里好在人缘好,敌人没笑话,天天考虑衣服破了衣服薄了食物吃不惯了缺大米了,堂堂大明王朝皇帝身在敌营稍微清醒一点就应该知道给帝国多创造一些福祉给敌人少留下一点机会。
夺门之变皇位复辟后,杀害了千古忠臣于谦,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说他昏君,这一条足矣!
皇位稳妥了,就给王振平反了。说他昏君,这一条足矣。
这样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人,在国家大义人民疾苦江山社稷面前,如此昏庸不堪,居然被称为好人,并用不是好皇帝做幌子掩饰其坏透的人心,岂不可笑。
3.朱祁镇到底是怎样的人
明英宗朱祁镇一个最大的吐槽点,土木堡之变。明朝正统十四年,朱祁镇立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弟弟朱祁钰留守,自己亲征瓦剌,大败,皇帝成为瓦剌的俘虏。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在各方面都比瓦剌强,明朝军队就有二十万,瓦剌只有五六万人,但还被瓦剌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惨败。
有多惨,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几乎全军覆没,朝中重臣被杀数十人,其中包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侍郎等等,最可惜的是年近七旬的四朝元老英国公张辅,惨死在此次战役中;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很多人把战败的过错全部推到王振头上,可是这么多身居高位的大臣难道会任由王振胡乱指挥,恐怖最终决定的还是朱祁镇这个皇帝。
土木堡之变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也先看出这个皇帝的利用价值,对他礼遇有加,吃的喝的也没有亏待他,没想到这就成为朱祁镇人格魅力的证明。
打仗败了就败了,被俘虏没有勇气自裁也就算了,但没想到堂堂天子竟然给瓦剌人叩关叫门,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了皇帝朱祁镇,朱祁镇信任的太监喜宁投靠了也先,也先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挟制皇帝到宣府,大同,而朱祁镇听从也先的摆布,让城内的守将开城门。宣府,大同 是大明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守将开城门,大明的九边防线一旦崩溃,不知有多少百姓被胡虏杀戮。
当时的宣府守将罗亨信,大同守将郭登以大局为重,拒不开门。郭登可是大明朝有名的将星,他曾经用800精骑袭击瓦剌3000人,共斩敌首1000余人,史称“沙窝大捷”。这一站意义非凡,打破了大明军队对瓦剌的畏惧之心。对于这么有头脑,武力值高的大将,朱祁镇复位之后不仅不重用,反而记恨当初郭登拒绝朱祁镇开关的要求,天顺二年剥夺了郭登伯爵头衔,调往甘肃,还写诏书申斥“原大同总兵郭登屡拒朕于城外,欺君之罪不可不究“。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好吧,就是没法比,完全丧失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相较之下,朱由检吊死煤山留下毋伤百姓遗言,更显得崇祯皇帝的帝王胸襟,朱祁镇根本就是胆小怕死,气量狭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