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结束以后,罗马人就针对犹太人加强了管控,虽说让犹太地区获得了短暂的安宁,但是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暗流却一直在涌动着。在图拉真皇帝统治时期,犹太人就曾发起过规模不大的一些叛乱,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后来随着哈德良皇帝出台的一些针对犹太人的政策,使得犹太人的反抗情绪更加强烈了,于是公元131年,耶路撒冷再次爆发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起义,史称“第二次犹太战争”。
公元131年,哈德良巡视犹太行省,决定在耶路撒冷以北修建一座新的城市,以罗马多神教最高神殿所在的卡匹托尔山给新城市命名为“埃利亚卡匹托尔”。在一神教信徒犹太人圣城耶路撒冷旁边修建一座多神教的城市,无疑是对犹太人信仰的严重挑衅。
除此之外,哈德良还下令禁止犹太人实施割礼,并强行对罪犯实施割礼。对犹太人来说,割礼是证明其是犹太教徒的重要宗教仪式,哈德良的这一举措,表明了他对犹太人的蔑视,也引发了犹太人的极大不满。
哈德良离开之后,犹太人的不满很快就汇聚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公元131年秋天,犹太人巴尔·科赫巴和犹太祭司拉比·阿基巴领导了这场叛乱,他们宣称巴尔·科赫巴是“星星的孩子”,是救世主,是犹太之王。
由于罗马军团主要驻扎在加利利和凯撒利亚,耶路撒冷只有一个小规模的分队,犹太起义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耶路撒冷。科赫巴控制耶路撒冷后,宣布犹太行省独立,并发行了象征独立的货币。海外的犹太人也积极响应起义军,不仅四处奔走为起义军筹措武器和粮食,还在出售给罗马军队的食物中下毒。
身处叙利亚安条克的哈德良得知犹太叛乱的消息后,迅速制定了镇压计划。他任命不列颠总督塞维鲁斯为总指挥,在就近征召驻守叙利亚、犹太和阿拉伯的四个军团和贝都因骑兵之外,还下令让帝国北方防线的军队按分队规模集结。与此同时,哈德良也来到犹太行省的凯撒利亚,就近监督战事。
哈德良的果断和罗马军队的强大,已经注定了犹太人这场起义的结局。塞维鲁斯在迅速平定加利利地区的叛乱之后,将全军分成小规模部队,实施地毯式搜索的战术,把耶路撒冷外围的起义军据点逐一拔出。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犹太人内部却发生了分裂。科赫巴要求所有的犹太人实施割礼,然而部分稳健派的犹太人和基督徒却用洗礼来代替。科赫巴下令将不实施割礼的人全部处死,甚至想要消灭基督教,这引发了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彻底决裂和互相残杀。这次决裂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公元134年初,耶路撒冷沦陷,“第二次犹太战争”宣告结束。巴尔·科赫巴和拉比·阿基巴逃到佩特拉领导剩余的起义军继续抵抗,在坚持两年后,佩特拉被罗马军攻陷,科赫巴战死,阿基巴被俘后死于审讯,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宣告彻底失败。
这场战争中,耶路撒冷被烧毁,近千个犹太人的城镇和村落被破坏,多达50万名犹太人被杀,大量犹太人被卖身为奴。
战后,哈德良对犹太行省和犹太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他将犹太行省改名为巴勒斯坦,将重建后的耶路撒冷命名为埃利亚卡匹托尔,现代的耶路撒冷基本保留了埃利亚卡匹托尔的城市原貌。
对于犹太民族,哈德良实施了让犹太人“大流散”的政策。他下令禁止犹太人居住在耶路撒冷,但并未指定流散后的居住地。这样,犹太人可以去除耶路撒冷外他们愿意去的任何地方,这也是为何现代犹太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