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14日的下午,莫德尔的第三装甲师有着“G”符号涂装的先头装甲部队与贝壳中奖有着“K”符号涂装的装甲侦察营战车的直线距离还有着96公里。这两个德国装甲师一旦会师,那么苏联西南方面的百万大军都将被德国彻底合围,从而在劫难逃。
这两个装甲师长日后都成为了德军高级将领,莫德尔师当时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而胡贝师则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群,两个装甲师作为两个集团军群、两个装甲集群的突击矛头,以高速纵深突破和大范围包抄的方式,正打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合围圈。
实际上,德军两只装甲铁钳的合拢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在掉头南下时,它的侧翼仍然有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威胁,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曾经向斯大林保证“会摧毁古德里安”,显然他没有完成牵制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较快(南方又较慢),已经使基辅地区形成了一个战略“突出部”,苏军统帅部对可能的侧后包抄有一定的警惕,这是军事常识。
首先要了解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地理特点,它位于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的交汇处,第聂伯河由北向南弯曲着注入黑海,与杰斯纳河构成了一个大S形。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已经前出到基辅的右后方,虽然貌似在向莫斯科攻击前进,但仍不排除南下切断基辅战区后路的可能,因此布琼尼元帅在基辅突出部的两翼,都布有重兵并且进行了顽强抵抗。
比如在右翼,莫德尔第3装甲师在进入乌克兰时必须通过的杰斯纳河大桥,就早已被苏军绑好了黄色炸药,同时在河对岸部署了团级分队和两个152毫米重榴弹炮连,只要德军装甲部队接近,苏军要做的就四个字:开炮,炸桥!而在左翼,布琼尼集结了2400辆坦克来应对克莱斯特的600辆坦克,也就是说,苏军对德军可能进行的合围是有所准备的,双方都不是菜鸟。
但是在1941年9月14日晚上18时20分,德军第一和第二装甲集群仍然完成了在苏军后方的会师,地点在基辅以东200多公里的洛赫维察,从而封闭了基辅合围圈,这个合围圈的范围之大、里面被包围的军队数量之多,都创下了历史之最。抛去政治立场,为什么说基辅围歼战是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呢?
1,德军遂行了以少击多的一次大型合围歼灭战
德军统帅部在放弃对莫斯科的攻取后,决心夺取基辅并且围歼这一地区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但是两个集团军群全部可以动用的一线兵力也只有55万人,而布琼尼的部队有85万大军,无论是兵力还是兵器数量,苏军在基辅地区均占优势,基辅还有20万男性市民紧急动员起来拿起武器参战,使苏军的总兵力突破100万人。德军还算占有优势的地方是拥有制空权,以及摩托化步兵的机动能力大于对手。
2、德军坚决贯彻了装甲部队钳形突击的战术理念
在杰斯纳河大桥争夺战中,莫德尔师的一个坦克加工兵突击分队,居然在一名中尉和一名少尉的率领下成功夺桥,并且拆除了预设炸药,保证了全师顺利过河,过河之后亦不顾苏军纠缠,一路向会师点狂奔。同样,胡贝的装甲师也通过突袭夺取了苏拉河上的桥梁,然后师主力越过惊慌失措的苏军守备部队,长驱直入基辅后方,这样的打法是1941年的苏军完全不能理解的。
3、德军顶住了被围苏军和外围援军的内外夹击
苏军统帅部的最大错误,是根据情报以及自己的误判,认为德军将以继续进攻莫斯科为主攻方向,因此在基辅战区的后方没有预留预备队,即没有形成纵深防御。但是当德军两个装甲集群会师后,傻子也知道这是要合围歼灭西南方面军主力了,在飞机的指引下,大批苏军向封闭点涌来,试图突出合围圈。同时,苏军总参谋部也紧急调动四个师从外围进行攻击,这只硕大的“渔网”当时确实有被撕破一个洞的可能。
这个时候,德军摩托化师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古德里安麾下的第24摩托化军、克莱斯特所部的第48摩托化军编成内的摩步师,紧随坦克部队迅速到达战场,不仅逐退了外围苏军的冲击,也挫败了合围圈内苏军的突破,终于牢牢地扎紧了口袋。而一旦几十万被围苏军失去补给,在没有弹药和燃料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趋于崩溃,只能整团整营端着刺刀冲锋突围,其下场可想而知,这是由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决定的。
4、德军创造了一次战役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记录
到1941年9月26日,基辅战役落幕,在这场大会战中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五个集团军被消灭,阵亡、负伤、失踪和被俘的人员数量超过了100万人,德军宣称其中俘虏了665000人,缴获3718门火炮和884辆坦克,仅第一装甲集群的肯普夫第48摩托化军,就俘虏了109097名苏军官兵,苏西南方面军几乎不复存在,只有20000人成建制突出了合围圈,这个数量是微不足道的。
苏军本来是可以避免这次惨重失败的,早在8月末,朱可夫就认为基辅已经事实上被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迂回,请求将西南方面军撤过第聂伯河,遭拒,还被撤了总参谋长的职务。9月11日,当德军两个装甲集群钳形突击的态势非常明显时,布琼尼元帅也要求撤退,结果被斥责为懦弱,铁木辛哥取代了他的指挥权。
战役中苏军第5集团军司令员波塔波夫少将被莫德尔装甲师俘获,古德里安与他会面时,曾经当面问询,为什么苏军不及时撤离第聂伯河河曲,这位少将回答说:“方面军下达了撤离命令,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向东后撤了,但上级(知名不具)随即又指示我们坚持到底不惜牺牲,返回阵地继续抵抗”,于是,注定了灾难的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