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一个悲惨的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人类闻名史上的伤疤,同时也是国际秩序中又一次重组。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法西斯轴心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世界霸权的争夺,更是一场价值观念的对抗。
法西斯轴心国一直秉持的就是侵略扩张的残酷政策,即使在轴心国内部之间也是你争我夺,各怀鬼胎。二战中,轴心国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残酷暴虐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本身从一开始彼此之间就不信任,以至于战略混乱,最终失败。虽然看起来,德意日三国都是法西斯主义的信徒,但只要涉及到核心利益问题,矛盾立时显露。特别是在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1.太平洋战争前后的德意日三国轴心
德意日三国都在20世纪大萧条中选择了法西斯主义,先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没有矛盾存在。三国之中以意大利法西斯上台时间最早,在1928年就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之后是1933年德国希特勒正式出任帝国元首,实现了德国的法西斯统治。日本方面要等到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时期才确立了军部在国家内部的统治地位。由此看来,三国法西斯主义者的建立时间先后不同,其建立统治的方式也有所差异。
欧洲法西斯是煽动民粹,通过政治手段获得掌权资格,遵循的依旧是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而日本则是通过完全掌握军权,由军界的武装力量施压政界从而获得了统治权。日本法西斯的代表是一个庞大的军部集团,并未出现一骑绝尘的政治领军人物。在其独裁统治时期涌现出来的个人,譬如广田弘毅、东条英机等人都只是日本法西斯集体当中的一个代表,其背后都蕴含了军部之中各方派系的力量与诉求。所以,日本的法西斯政府从根本上就与欧洲法西斯政府存在较大的差别。
从民族观念上来说,欧洲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国元首希特勒就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奉行“雅利安人至上”原则。在他臭名昭著的个人传记中写到
“日本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劣等民族,不过我们却可以利用日本,利用他们的执着的为德国服务。”
开战之后,希特勒曾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斯特朗说:“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渔”从中可以看出希特勒从骨子里并没有瞧得起日本民族。法西斯轴心国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早就已经产生,德意日三方只是法西斯道路上的同行者,绝非是亲密无间的战略伙伴。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欧洲法西斯的矛盾之处主要在于战略上的分歧。在战略上,日本和欧洲对于未来世界的构想有明显差异。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初期战略目标只是迅速占领东亚,并不想和美国正面为敌。与德国结盟之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国能够在征服欧洲的战争中为日本争取到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曾经直言:
“缔结本同盟的结果,必将导致美国对日实行禁运,这实是日本最痛苦处。因此,我曾提议,请将德国石油让给日本一半左右如何,德国方面说:将尽量设法。另外,关于库页岛北部石油问题也曾委托他们向苏联进行斡旋,希望苏联将该地石油的大部或一部分让给日本,或请苏联不妨碍日本在该地的石油企业。对此,德方回答说:日苏邦交调整后,这些问题容易解决。”
但是德国在这些特殊核心利益上经常是顾左右而言他,口惠而实不至。因为德国的真实战略意图是称霸整个欧洲,包括英伦三岛和苏联大地。甚至连美国也可能曾经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只不过这要待他踏平欧洲之后再来探讨。所以,像石油这样的重要资源,德国自然不愿轻易松手。
而日本与德国在初期战略上的最大分歧就在于苏联问题。苏联问题上双方的矛盾是非常明显的。从下面的这条时间线就可以看得出来。
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7月-8月,张鼓峰事件;1939年5月——9月,诺门坎事件,苏联惨胜,日本惨败。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苏德战争爆发。
从战略同盟上来讲,德日两国对于苏联问题的处理可以说是滑稽而可笑的。当三国轴心形成之后,德日双方不仅没有过成功的战略配合,反而还相互拆台,互相猜忌。当日本和苏联大战于远东地区时,德国反而在与苏联探讨“互不侵犯条约”。而日本与苏联刚刚签订了中立条约后不到两个月,德国就悍然进攻苏联。可见双方无论和与战都没有做到充分的战前沟通,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同盟。实际上,德国与日本之间更像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德国在欧洲磨刀霍霍,苏联以为日本作为同盟国会一并跟进,没想到日本却开始进军远东。《苏日中立条约》签订,苏联以为同为法西斯轴心的德国也会遵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没想到德国出兵苏联。这种同盟关系更像是一场国际上的闹剧,荒腔走板,引人厌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德两国也没有明显的战略配合。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事先并没有与盟友德国和意大利沟通,以至于德国在没有取得苏德战争主导权的情况下,就必须面对美国牛仔的怒火。这让希特勒非常的愤恨,也间接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发生了转变。1942年,日本在中途岛大败丧失了全部的航空母舰。之后才决定改变策略,力主策应德意东进。当时的日本大本营认为,德意即将控制西部印度洋,由此希望与之合兵一处。一向高傲的日本军令部长永野修身此时也不得不低头,他在一次上奏中说:
“这种形势必将对未来的战局产生极大的影响,其结果,德意将可能攻占马耳他,德军将可能进到近东方面,确立轴心方面不败态势的可能性也将显著增大。因此,此时我方策应德意,谋求切断西部印度洋方面敌增援部队和歼灭敌舰队,在大局上将形成极为有利的形势。”
但这个计划无疑是荒谬的,就连当时的日本军人也认为:“大本营对上述攻占锡兰岛的研究和准备略加具体化的真实意图,在于考虑到德意势力扩展到西部印度洋时,予以策应,但并不认为实行这场作战的可能性很大。”此时的日本已经是威风丧尽,这个时间点再想要与欧洲法西斯通力合作,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法西斯轴心国就是在这样的互相猜忌,勾心斗角的过程中,最终自己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首先,通过战争希望获得的根本利益不同。在二十世纪的大萧条洗礼下,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贸危机,日本的相关行业也在这场危机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据《大东亚战争全史》中记载:
“昭和4年(1929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农村渔村的贫困状况,更是惨不忍睹。而这次危机的结果,致使世界的关税战愈演愈烈,以英美为首,各国的保护产业政策日益加强,终于在昭和7年(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上,发展到结成大英帝国的所谓集团经济。这样,终于堵塞了国际间劳动力、物资和资金的自由流动”。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形成了以财阀为国家柱石的经济体制,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国家经济有了很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在一战时期,凭借着独特的地缘优势,日本大发战争财。短短几年中日本就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同时也由一个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截止到1919年日本已经拥有了20亿日元以上的黄金储备,每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42.7亿日元。这样的发展直接使得日本国内的消费水平激增,经济危机爆发时,日本才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因此,日本开始打算凭借自身多年来积累的家底突破现有的国际体制,解除自身的束缚。德意日三国结盟的基础正在于此。
不过这样的繁华也使得日本的发展战略更着眼于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抢夺土地和资源。而德国和意大利的发展模式则是侧重于转嫁经济危机,以战争来刺激国家经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日本希望的最佳局面就是尽快解决在华问题,以掠夺回来的资源进一步发展。而德国则是要将战火彻底延烧到整个欧亚大陆,让战车无止境地开动下去。正如钮先钟先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中提及:
“在开战前夕,日本国内重要工业原料的产量占其总消费量之百分比是:铁矿石,16.7%;钢,62.2%,铝,40.6%;原油,20.2%;盐,31.3%。虽然所消费的煤有90%以上都是国内所生产,但日本却缺乏焦煤可供炼钢之用,至于某些战略性金属,例如镍,日本也完全依赖输入。日本虽能炼铝,但其原料铝矾土(bauxite)也必须依靠进口。最后,日本虽已有相当产量的钢铁工业,但冶金技术还是比较落后,对于制造武器或精密机器所需要的特种高级钢材始终无法生产,其惟一的来源即从美国输入的废钢或成品。”
换言之,如果不是美国对于日本的贸易制裁和物资禁运,可能日本不会在彻底解决东亚问题之前向美国宣战。毕竟对于资源和土地有着无尽贪欲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隔海相对、可望不可即的美洲大陆的兴趣不会太大。所以说,日本和欧洲法西斯因此才会出现路线上的争斗。
其次,军人专政和文人专政的根本差异。希特勒虽然是战争狂人,也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上了战场。但是,他毕竟是文人总理出身,一步一步通过政党政治的法则走上了元首的宝座,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是如此。相较于军队,他们更擅长于摇唇鼓舌,纠集民粹势力,裹挟群众扰乱社会。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能在掌权之前将自己的触手伸入国家的正规军之中。无论是希特勒的“党卫军”还是墨索里尼的“冲锋队”,都是他们自行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这当中虽然有相当数量的退伍军人,可是终究不是国家的正规军队。但是日本军部不同,它完全是由国家的正规军人所组成,当中很多人都是军队中的精英和青壮派。这些人厌恶繁冗的文官秩序,同样讨厌政党政治。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出日本军部的嚣张跋扈与目中无人。这与欧洲的法西斯政府的思维逻辑与处事原则大相径庭,所以双方无法做到协同作战,最终走向了失败。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德国法西斯之间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才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增加了胜算。试想如果在1938-1939年的张鼓峰、诺门坎事件中,日本从远东进攻苏联,德国从西线进攻苏联,那么苏联是否有可能抵御住两国的同时围攻呢?我认为胜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从苏德战争的早期情况看来,苏联正是凭借着漫长的国境线增加了战略纵深才最终将德国拖垮。如果日本从后方直攻苏联的东部地区,那么整个苏联就很有可能会被法西斯所瓜分。
这也符合早期英美政府“祸水东引”的战略策划,因此他们一定会坐视苏联亡国而见死不救。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恐怕就要重新改写了。有鉴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一直就在避免日本法西斯和欧洲法西斯合兵一处,组成联军。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几乎都是在围绕着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因此而紧密地团结了起来。中国人民也在不断用自己的生命构建钢铁的长城,阻止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直言:
“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有多少个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打败俄国。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
”正是因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才最终战胜了松散的轴心国集团,也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尔虞我诈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注定不会成功。
综上所述,法西斯轴心国集团自从正式结盟以来,关系一直非常微妙,既是盟友但同时也是对手。彼此之间由于国内政治体制、战略路线的不同而有了重大的分歧。特别是在对苏问题和协同作战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日本军部和欧洲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从战略设想上也存在矛盾,日本希望得到的是土地和资源,欧洲法西斯希望得到的是市场和霸权。这种分歧加深了轴心国内部的明争暗斗。趁此时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结成了紧密的联盟,最终战胜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