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小编有对二战时期德军的“埃米尔”和“大麦克斯”这两款重型坦克歼击车做过详细的介绍,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所了解了。那么今天小编再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敞篷歼击车”犀牛坦克歼击车。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皮薄馅大的犀牛歼击车吧。
“犀牛”诞生的背景
穿甲哥前两篇文章介绍的“埃米尔”和“大麦克斯”坦克歼击车原本都是针对法军马奇诺防线设计的长距离攻坚用自行火炮,在法国投降后才改行做坦克歼击车的。但本文的主角——“犀牛”坦克歼击车,在设计之初就是一款原汁原味如假包换的坦克歼击车。
苏军二战早期装备的KV-1重型坦克,1941的德军几乎没有办法从远距离上有效地将其击毁
↑在1940-1941年间,德军装甲部队在战略上可谓是所向披靡,但在战术上却没少遇到硬骨头。在1940年,当德军遭遇法军的夏尔-B1重型坦克以及英军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时,德军早期型三号坦克的短管50mm炮完全无法从正面将其击穿;在1941年,当德军遭遇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时,早期型四号坦克装备的24倍径75mm火炮也只能给它们挠痒痒。
牵引式的88mm高射炮很大很重,且需要很长时间进行设计准备,非常不适用于机动作战,尤其是机动进攻作战
↑有读者朋友可能会问了,德军不是有屠坦神器88mm高射炮吗?不好意思,88mm高射炮一般是作为师属支援武器配发的,基层装甲部队若是在作战中遭遇敌军重型坦克基本上是指望不上88炮的支援的
更不要说,牵引式的88mm高射炮很大很重,进入射击阵地后至少需要数分钟时间展开,并且几乎没有防护。将笨重迟缓的牵引式88mm高炮应用于瞬息万变的机动进攻作战,也并不会有多高的作战效能。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到1942年初德军的一线装甲部队都缺乏一种能够伴随坦克部队前进的重型反坦克火力。
Pak40型75mm反坦克炮战斗全重达1.4吨,在无车辆牵引的情况下需要超过15人合力推拉才能转移阵地。
↑在1942年,德军前线步兵部队开始装备Pak40反坦克炮,它能够在500-1000m有效地击毁T-34甚至是KV-1重型坦克。但Pak40也面临着和88mm高射炮一样的问题——设计准备以及转移阵地都需要车辆牵引,且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使得Pak40和88mm高射炮一样只适用于相对简单的防御作战,依旧不能伴随坦克部队遂行机动作战。
↑如猎豹这样的重装甲坦克歼击车固然好,但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费时费力。
↑如果将这些重型反坦克炮搬上装甲底盘,就能解决反坦克炮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使反坦克炮的作战效能获得长足的提升。但针对这些火炮重新设计一种全新的装甲车辆,无论从时间上亦或是成本上都是当时的德军最高指挥部难以接受的。
因此,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便是将重型反坦克炮拆除炮架,直接搬上现有的坦克或是装甲车底盘,辅以最简单、防护性能也最差的半敞开式战斗室,便能打造一款重火力、高机动的自行反坦克炮。本文的主角“犀牛”坦克歼击车就是一个这样的产物。
PaK43型88mm反坦克炮,“犀牛”、“猎豹”、“斐迪南”坦克歼击车以及“虎王”重型坦克都采用其作为主炮。
↑1943年,基于FlaK41型88mm高射炮研发的PaK 43型71倍径88mm反坦克炮面世,这款大威力反坦克炮能够从1000m距离上有效击毁即便是1944年才开始大量服役的苏军IS-2型重型坦克。同年,这款反坦克炮的自行化版本也进入德军服役,这便是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 “犀牛”(Nashorn)坦克歼击车。
注:“犀牛”坦克歼击车的全称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意为“基于三/四号坦克底盘的8.8cm口径PaK 43/1型自行火炮 第164型装甲车辆”,沿用了德国人一贯的又长又直白的武器命名方式。
一.“犀牛”的诞生
早在1942年6月,希特勒本人就要求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公司基于FlaK 41型88mm高射炮研发一种反坦克炮并尽快推出其自行化版本,要求在1943年中旬至少要达到300-500门火炮的产量。这便是Pak 43型88mm反坦克炮以及“犀牛”坦克歼击车。
第一辆“犀牛”原型车,用不具备弹道防护能力的软钢打造
↑其实“犀牛”原本应当是一款全新设计的自行反坦克炮。但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公司都很快发现,若要这款基于Pak43研发的坦克歼击车尽快走上前线并形成战斗力,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德军现有的装甲底盘及其零部件。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新坦克歼击车尽快服役,更能让其与德军装甲部队现有的维修、后勤体系相兼容。
1942年10月,两辆基于三号和四号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原型车被制造出来,其中一辆为搭载PaK43型88mm反坦克炮的“犀牛”坦克歼击车原型车,另一辆则为搭载s.F.H 43型150mm榴弹炮的“野蜂”自行火炮原型车。同月,希特勒视察了这两辆原型车并颇感满意,向克虏伯和莱茵金属下达了共200辆(每个型号各100辆)的生产订单。
外传:“犀牛”的命名
“犀牛”在服役过程中曾多次改名。在1943年1月后,其被称为Sfl. auf PzKpfw. III/IV Fahrgestell Hornisse mitt 8.8 cm PaK 43(基于三号/四号坦克底盘的8.8cm PaK43自行火炮“野蜂”);在1943年8月,“犀牛”又被改名为Panzerjager III/IV “Hornisse” für 8.8 cm PaK 43/1 (Sd.Kfz.164)(意为“装备8.8cm PaK 43/1火炮的三/四号坦克歼击车‘野蜂’”);在1943年末,元首终于亲自为这款坦克歼击车命名为8.8 cm PaK 43/1 auf Fgst.Pz.Kpfw III und IV (Sf) Sd.Kfz. 164 “犀牛”。“犀牛”之名,主要是为了与采用相同底盘的“野蜂”自行火炮相区分。
为了行文简洁,下文穿甲哥还是一律以“犀牛”称呼。
二.“犀牛”的设计及其性能
这一部分,穿甲哥将从车体、机动、火力三部分介绍“犀牛”坦克歼击车的设计及其性能。
1.“犀牛”的车体
↑乍一看“犀牛”采用的就是四号坦克的车体,实则不然,“犀牛”是采用的三号、四号坦克底盘的混合体。“犀牛”传动系统的大部分零件都取自三号坦克,其中包括前诱导轮、变速箱以及转向单元;“犀牛”的履带和八对小直径负重轮、从动轮、三对托带轮以及悬挂系统则全部来自四号坦克。“犀牛”的车体本身则是三号和四号坦克的混合体,长度比四号坦克略长,宽度则与三号坦克相当。
一辆在东线作战的“犀牛”,摄于1944年秋
↑至于说“犀牛”的防护,防护是不可能有防护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有的。犀牛浑身上下都只有10-30mm的装甲板,战斗室更是采用了顶部敞开的设计。毫不夸张地说,连苏军步兵装备的反坦克枪都能将“犀牛”贫弱的装甲击穿。不过作为一款主要遂行机动防御作战的二线直瞄火力支援车辆,强大的防护对于“犀牛”来说并不算是刚需。
战斗室蒙上帆布的“犀牛”,摄于1944年夏的东线
↑而且为避免尘土进入战斗室导致火炮损坏,“犀牛”在没有进入战斗状态时往往还会在战斗室和炮口制退器上蒙上一层帆布。
2:“犀牛”的机动
这张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犀牛”车体中部侧面的发动机排气口
↑为了将空间让给车体后半部分的战斗室以及车体前半部分的驾驶席和传动系统,“犀牛”采用了少见的发动机中置布局。一台与四号坦克通用的迈巴赫HL 120TRM汽油机与散热器一道被安装到车身的中央部分。为避免发动机的高温尾气对战斗室造成不利影响,“犀牛”的发动机排气口被安排到了车身左侧。
“犀牛”的HL120 TRM型风冷汽油机
↑“犀牛”糟糕的防护换来的是只有24吨的重量,这也使其能够拥有不错的机动性。300马力的HL 120TRM汽油机能驱动“犀牛”跑出高达42km/h的最高公路时速,且在野外也能保持15-28km/h的速度。
锦上添花的是,“犀牛”的油箱容量高达600升,使其公路行程高达260km,在野外也有130km的行程。
3.“犀牛”之角——Pak 43/1型88mm主炮
近处的为PaK 43/41(PaK 43/1),远处的为PaK 43,两门火炮都现存于俄罗斯
↑在二战中,德国基于FlaK41型88mm高射炮开发了两款反坦克炮,一款是PaK 43/1(也称PaK 43/41),另一款则为PaK 43。二者采用相同的身管和制退器,性能区别不大。但PaK 43/1采用的为两轮炮架,且炮闩从水平方向开,;PaK 43则多为四轮炮架,且炮闩垂直开启。但无论是哪种PaK 43对于步兵来说都太大太重了,因此也被德军步兵单位赋予了“谷仓门”(Scheunentor,重到推都推不动的那种大谷仓门)的诨名。
由此可见,“犀牛”的炮闩通过控制一个水平方向运动的滑块开启
↑“犀牛”采用的是PaK 43/1,主炮安装在位于车体中央的动力舱上。在量产过程中曾有用炮闩开启方式更利于在车内操作的PaK 43替换PaK 43/1的计划,但这一改进从未付诸实践。“犀牛”的主炮可以在车身左右30°的范围内进行瞄准,即总共拥有60°的射界,在无炮塔坦克歼击车里算是比较出众的。其俯仰角则为-5°到35°。
瞄具方面,前50辆量产型“犀牛”采用的是拥有3倍最大放大倍率的Zieleinrichtung 43 SVo型直瞄瞄具以及Zieleinrichtung 34型间瞄瞄具。此后的“犀牛”将直瞄瞄具更换成了最大放大倍率为4倍的Zieleinrichtung 37,远距离射击能力有所增强。
“犀牛”的长88mm火炮拥有可怕的火力,图中可见其巨大的弹药体积
↑虽然同为88mm火炮,“犀牛”上的71倍径88mm火炮不仅比此前虎式重型坦克上的56倍径88mm口径身管更长,其弹药的药室容积更是几乎翻了一番。因此“犀牛”上的长88mm火炮有比虎式坦克还要强得多的穿甲能力,能够在1000m开外正面击穿任何盟军或是苏军装甲车辆。
“犀牛”的88mm主炮一般配有以下四种弹药:
弹丸质量10kg、初速1000m/s的Pzgr.39型被帽穿甲弹;
弹丸质量9.4kg、初速700m/s、最大射程17.5km的Sprgr. 型高爆弹;
弹丸质量7.3kg、初速1140m/s的Pzgr.40型次口径钨芯穿甲弹,这是“犀牛”可用的彻甲性能最好的弹药,但由于二战后期德国资源短缺,较少配发;
弹丸质量7.62kg、初速600m/s的Gr.HL 破甲弹,但仅有100-120mm的垂直破甲穿深,性能欠佳。
正在从“犀牛”弹药架上拿取弹药准备装填的装填手
↑当发射最常用的Pzgr.39型被帽穿甲弹时,“犀牛”能够从500m距离上击穿182mm的30°倾角均质钢装甲,1000m上的这一数据为167mm,2000m为136mm,但依旧足以正面击穿IS-2、M26等盟军二战末期重型坦克。穿甲能力更强的Pzgr.40型次口径钨芯穿甲弹对30°倾角均质钢装甲的穿深在500m、1000m、2000m的距离上则分别为226mm、162mm和136mm。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犀牛”拥有一个巨大的战斗室,但由于88mm弹药巨大的体积,其弹药携带量却并不理想。“犀牛”战斗室两侧的弹药架上一共只能储存16枚炮弹,即便将炮弹摆放在弹药架后的战斗室地面上,也只能额外携带20发左右的炮弹。
隶属于525营的一辆“犀牛”正在更换火炮
↑由于弹药储量较低,“犀牛”常需要在作战中进行弹药补给。但要求运载弹药的半履带车乃至是完全无防护的卡车驶上前线为“犀牛”提供弹药补给,又何其危险。直至战争结束,“犀牛”的这一问题都没得到有效解决。
三.“犀牛”的生产
和之前穿甲哥介绍过的“埃米尔”和“大麦克斯”实验性重型坦克歼击车不同,“犀牛”是正儿八经的量产车。“犀牛”的生产工作主要由柏林的埃克特兵工厂(Alkett)以及杜伊斯堡的斯塔林工厂(Stahlindustrie)负责。
根据计划,埃克特应在1943年1月生产10辆“犀牛”,2月生产20辆,3月产量上升到30辆,且此月产量应一直保持到一年后的1944年3月,彼时由埃克特工厂生产的“犀牛”将约有420辆。而斯塔林工厂收到的订单较少,应在1943年5月开始生产,计划5月生产5辆,6月生产10辆,1943年7月到1944年3月应一直保持15辆的月产量,一年零两个月中的总产量也将有约150辆。
也就是说,如果生产计划一切顺利的话,1944年4月前一共将有多达570辆“犀牛”走下两个工厂的生产线。
一辆车组正在从传信员手中收取信件的“犀牛”,这是很少见的一幕
↑但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不仅仅是“犀牛”,同一时期的大部分德军装甲车辆的生产计划都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按时按量完成。在1942年2月初,希特勒和希佩尔将军商议后,认为“犀牛”仅仅是权宜之计,且“犀牛”的生产会挤占更重要的“野蜂”自行火炮的产能,因此决定将“犀牛”的月产量指标从45辆下调到仅有20辆。
在1943年7月,由于“猎豹”坦克歼击车的研发工作迟迟未能完成,德军高层又将“犀牛”的产量计划提高到500辆。但此时由于盟军的战略轰炸,“犀牛”的88mm主炮的产能严重受挫,“犀牛”的生产也受到较大影响。1943年11月4日,“犀牛”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84辆。但就在几天后,“犀牛”的主要生产地——柏林的埃克特工厂遭到了盟军的战略轰炸。因此在1944年5月,埃克特厂便彻底停止了“犀牛”的生产工作。
一辆在意大利被英军缴获的“犀牛”,留意图中士兵的着装明显与德军不同
↑在埃克特工厂停产后,“犀牛”的产能被转移到埃森公司(Deutsche Eisenwerke A.G.)位于泰普里茨-尚奈(Teplitz-Schönau)以及杜伊斯堡的工厂。在1945年3月,“犀牛”停产。此后曾有将“野蜂”自行火炮改造为“犀牛”坦克歼击车的计划,但此时盟军以及苏军已经兵临城下,德军对自行反坦克炮也就没有太多的需求,转而全力生产更适合防御作战、成本也更低的牵引式反坦克火炮,该计划便也就此罢休。
截至战争结束,“犀牛”的总产量为494辆(序列号31001-310494),其中1943年生产了345辆,1944年133辆,1945年则只有16辆。
四.“犀牛”的服役历程
所有494辆“犀牛”都被分配到了独立的重型坦克歼击营(Schwere Panzerjäger Abteilung,简称s.Pz.Jg.Abt))中,而每个这样的营级单位都属于集团军以下的直属单位,由各集团军或是军级单位直接部署指挥。每个“犀牛”重坦克歼击营由3个连组成,每连14辆“犀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由3辆“犀牛”组成的指挥连,全营共装备有45辆“犀牛”。
在二战中,德军共组建了s.Pz.Jg.Abt88、93、424、519、560、664、525、655共8个重坦克歼击营。此外还有一些临时组建的独立连级单位,如第669重坦克歼击连(s.Pz.Jg. Kompanie 669)。还有一部分“犀牛”在战争末期被分配给了党卫军第1装甲师和“帝国”装甲师。
由于“犀牛”涉及的部队太多,其作战历程更不是寥寥数千字能够完整记载的。在这里穿甲哥就选两个“犀牛”的高光时刻,向各位读者老爷展示一下“犀牛”的雄风。
东线屠夫——第655重坦克歼击营(s.Pz.Jg.Abt.655)
穿甲哥选择的两个战例,都是部署于东线的第655重坦克歼击营的战绩。
经过良好伪装后,“犀牛”非常适合进行防御和伏击。图中为一辆隶属于525营的“犀牛”,摄于1944年。
↑在1943年7月奥廖尔附近的一次防御作战中,服役于东线的655营取得了傲人的战绩——根据德军方面的记载,在整个作战中655营的“犀牛”们共击毁了多达包括1辆KV-2重型坦克、19辆KV-1重型坦克、430辆T-34重型坦克、1辆美制M3中型坦克、1辆T-60轻型坦克、5辆T-70坦克以及1辆BM8-2-24火箭炮在内的超过450个苏军装甲目标,自身仅损失两辆“犀牛”。
一辆部署于意大利的“犀牛”,约摄于1944年春
↑穿甲哥要介绍的另一个战例来自655营下属的第521连,也同样是1943年7月的奥廖尔战斗。1943年7月3日,一辆精心选定射击阵位并且事先进行了良好伪装的“犀牛”仅凭一己之力,击毁了多达12辆KV-1重型坦克以及4辆T-34,PaK 43主炮的恐怖威力可见一斑。
结论:盾中有矛,矛中有盾
由于防护薄弱,“犀牛”一旦被敌军命中便难逃一劫,图为一辆触雷瘫痪的“犀牛”。
↑由上文的战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犀牛”最为强大的防御不在于装甲,而是在于其优秀的战术机动性以及良好的阵位选择和车辆伪装。甚至可以说PaK 43主炮的强大威力和射程,就是“犀牛”最好的防护。一个经过良好伪装的“犀牛”坦克歼击车排,乃至只是一辆拥有一名杰出车长的“犀牛”,便可以在开阔地上击退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
当然,“犀牛”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际作战过程也同样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例如,“犀牛”的车体太过高大,难以进行伪装;备弹量不足;发动机存在较明显的过热问题等。但穿甲哥认为,瑕不掩瑜。只要使用得当,“犀牛”无疑是一款非常成功、非常致命的坦克歼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