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这些“最可爱的人”中,有一支当年威名传天下的队伍—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六个师的全体官兵。
毛泽东下达命令:1月入朝,2月开工,4月完成
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军人上台后,一面和谈,一面秘密策划用七个师的兵力在朝鲜北部沿海登陆,意在攻击中朝军队侧背。毛泽东、周恩来等洞察其奸,分析出敌人意图从朝鲜西海岸清川江、汉川江、鸭绿江一带冒险登陆作战,遂于12月20日发出“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更大胜利”的指示。
当时,艾森豪威尔想仿照仁川登陆那样,再来个两栖登陆,从中间突破。而朝鲜已有的铁路都在半岛的两翼,不仅要受敌空军的袭扰,而且敌舰在东西两岸海域用舰炮也可切断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当时的钢铁运输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生命线:不仅志愿军的武器弹药装备要靠铁路运输,就是朝鲜人民军和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也要靠铁路运输。所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建铁路指挥局,负责指挥铁道工程部队,执行在战争期间抢建铁路的任务。
周恩来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衡阳铁路管理局局长、中南军区铁道兵司令员郭维城担任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他要铁道部长滕代远找郭维城谈话,并安排郭维城先到朝鲜看了一趟。
朝鲜的铁路干线为南北向的纵贯线路,东西两条线路都距海岸很近。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铁路态势,金日成和彭德怀都提出要求,必须新建一条东西向的横贯铁路线,将几条纵贯铁路线串结起来,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保障作战物资的供应和作战部队的机动,而且对朝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从反登陆作战的部署来看,就是以三条纵贯干线(京义、平北、满浦)为支撑,以新建的东西横贯线龟殷铁路为靠背,坚持五个拳头(新义州至宣川、龟城至定州、价川至新安州、顺川至西浦、新成川至三登)向前伸,保障作战的胜利。
郭维城接到命令后,立即入朝进行实地勘察。任务是光荣的,然而也是极为艰巨的。龟城至殷山129公里长的铁路,要穿过龟山、久殷山、退逾岭、长城岘口四座大山。为了争取时间,避免打隧道,要开凿3个垭口、4个临江峭壁、3个深路堑,这些线路所经地区大部分是坚石;还要跨越大同江、清川江、九龙江、大宁江、川坊江和东门川6条大江。施工条件差,时间紧,制空权又不在志愿军手中,按一般估计,要想在1953年4月底以前完成此项任务,是很困难的。郭维城向上级提出两件事:一、战场上修铁路,铁路工人上不去、顶不住,要调部队上。二、工期能否缓至1953年5月完成。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下达命令:1月入朝,2月开工,4月完成。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命令作出决定:抢建铁路部队除已下令调集的四个铁道兵师外,再增调两个师,但工期不能缓,一定要赶在敌人前面,做好反登陆作战的一切准备。滕代远转达了周恩来的指示。洪学智对郭维城说:说严重一点,没有这条铁路,如果敌人从西海岸登陆,前沿部队就很难活下去。郭维城深感任务艰巨。他坚定地表示:“请毛主席放心,我就是用身体铺路,也坚决按时完成任务。”
修建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是关键。郭维城从衡阳铁路管理局抽调150名技术干部和工人,加上全国各铁路局抽调的共3000名员工迅速组成抢建队伍。他和局领导商定,第二天就在沈阳召开营以上党员干部大会,动员传达上级指示和新建铁路的意义、任务及要求,并布置入朝的具体工作。三天后,郭维城率新建铁路指挥局机关分批入朝。
由于部队提前开进,机关又不健全,郭维城的工作非常忙。他白天看现场,与测量队的人员一起勘测设计;晚上研究计划,确定分工,常常是通宵达旦。
为了争取时间,郭维城提出先抢建龟殷线龟城至八院面段,再由八院面接通至价川,在价川至龟山间咽喉地段修一条平行线,以满足反登陆作战时期满浦、平北两条线路的运输要求。经中朝新建铁路理事会批准,新建铁路指挥局确定了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的原则。
1953年1月31日,新建铁路指挥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进行动员,确定了施工计划。郭维城号召大家一定要争取时间、抢速度,坚决完成任务。
金日成:“中国有万里长城,志愿军同志可又是帮朝鲜修万里长城了。”
当中共中央发出到抗美援朝最前线去的号召后,国内出现了人人报名、个个争先的情景。新建铁路指挥局的干部职工热情非常高:被批准了的高兴极了,未获批准的抢着要去。储文斌处长见到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就提前偷偷地把背包送上了车,硬是跟到了朝鲜。工程师丁昱结婚刚一天,妻子即愉快地送他上战场。护士陶成敏被留在了国内,她急得抱头大哭……第一天动员,第二天会餐,第三天登车,没有一个掉队的。愁的是抢着登车的人太多,要把好车门。部队更是求战心切。第七师政委程荣耀在动员大会上问道:“同志们愿不愿做最可爱的人?”“愿意!”战士们都一下子站起来,大声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自全国各个大区6个师的部队和3000名铁路员工,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开进了朝鲜战场。第七师到得最早,1953年1月15日就到达了预定位置。这样就为新建铁路提前开工争取了时间。
刚入朝时,新建铁路指挥局机关只有十几个人,大家一起挤在沙坞里天耳山脚下一间牛棚里。好在大家都有不怕困难、忘我工作的决心,来了事情抢着干。就拿龟城材料基地来说,第一天派人去设点,第二天就从国内发来一车皮施工机具;人手少,附近部队闻讯赶来,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连夜抢卸完毕。材料处的人员在整个突击抢建新线铁路的过程中,24个人完成了在国内需要5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共卸装工程材料12万吨,平均每人5000吨,为国内工效的两倍以上,有力地保证了施工的需要。
第一期工程是龟城到殷山铁路,这段穿过4座大山,跨越6条大江的铁路线,施工条件差,任务急,规定在4月底以前完成任务。
当时新建铁路指挥局下属的两个勘测队,是先于部队半个月入朝的,他们边测量,边设计,先一段段拿出平面线路图、纵剖面图,部队再顺线路图开始施工。价殷段是龟殷线最后一段,部队到达后线路图还没有;有了图,工程技术干部未到;干部战士不懂技术又无技术资料,但大家积极性高,待技术人员一到,立即开始照图测量钉桩,按桩号开工。4月底通车不能延误,形势逼人,干部战士的压力都很大。加之工具、机械、运输力不全,施工困难很多,他们要完全靠体力和毅力克服各种困难。
当时的朝鲜战场,志愿军还未能完全掌握制空权,新建铁路指挥局将士是在敌机袭击与警报声中施工的。所以部队入朝后,防空教育是重要一课,驻地所有门窗都挂上防空布(红黑两层布),封得严严实实。他们靠山住,都要挖防空洞。
第一期三个月的施工如期结束,这段时间里积累的施工经验为大家上好了第一课。到第二期工程时,修建工作就主动多了。
龟城至德川线,修龟殷线时已完成龟城至八院面段。二期工程为从八院面到德川段。分配给第十一师的任务是球场到德川段中间的苏民里一段,虽说只有10公里长,但地形复杂,都是大山,需大填大挖,打隧道,架高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个大填方就高31米,底宽120米。金日成视察工地时,站在大填方的路基顶上,对施工部队用中文说:“中国有万里长城,志愿军同志可又是帮朝鲜修万里长城了。”
八院面到德川段是根据金日成要求,加修的一段东西联络线,目的是使东西海岸与纵向铁路都连接起来,不但满足战争需要,对朝鲜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也有重大意义。
此时,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志愿军空军也有了制空权,所以施工中的防空形势好转多了。
施工部队人员坐等着催要图纸,测量队人员刚画完,他们拿了就往回跑
要说最紧张的还是测量队的人员。部队提前开进,急等图纸施工。怎么办?只有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测试队的三个分队日夜加班。白天野外测量,零下30多摄氏度,水平仪冻得失灵,测试队的工作人员就在三脚架下挂一个用罐头盒做的小炉子,边烤边测。晚上集中到一起画图搞设计。就是这样还往往跟不上趟。施工部队的人员坐着催要,图纸刚画完拿了就往回跑。紧张了一个月,终于完成全部施工设计图纸。在平均每天3.9公里施工中,他们反复研究改善设计,避免了7处艰巨工程,取消了3座总延长为800米的隧道工程,对龟殷铁路提前完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龟殷铁路全线共有92座桥梁,其中大桥6座,中桥34座,小桥52座,平均不到1.5公里就要架一座桥。为了适应战备形势,争取提前再提前,郭维城经常与技术处长华允璋研究方案,及时总结经验,采取不同于和平时期的特殊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深入进行战备动员教育和基本完成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龟殷铁路全面开工命令于1953年1月31日正式发布。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第六、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师的部队和朝鲜人民军铁道第三旅的部队,沿着龟城—八院面—价川—殷山129公里线路一字展开。尽管天上不时有敌机干扰袭击,地下冰冻三尺,但指战员们甩掉皮大衣,有的连棉衣也脱掉了。大家挥动铁镐铁锹、铁锤钢钎、撬棍钉耙,向着冻土、坚石、冰冻的江河发起了进攻。扁担、土箕子一齐上,挑的挑,扛的扛,人人挥汗如雨,个个争先恐后,揭开冻土层取土填筑路基。
数万名铁道兵官兵克服了施工中的种种困难,经过突击抢建,顽强施工,龟城到价川段的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全线通车了。彭德怀致电祝贺:“这条铁路修建不仅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有极大的经济意义。”金日成得知这一喜讯后,亲笔写来贺信,对志愿军铁道兵表示感谢。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新建铁路指挥局官兵突击建成了龟殷铁路,完成全线近300万土石方的任务。在整个突击抢建过程中,有3252人立功,其中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的有86人;有96个单位立了集体功。
美军电台惊呼:“共军火车天外飞来!中共志愿军是什么奇迹都能造出来的。”
突击抢建清川江铁路大桥的工程极为艰难复杂。这项任务由第十七团的五连、六连和桥梁工程队的人员承担。为隐蔽意图和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首先到4公里外的深山里砍运木料。那里山陡坡滑,荆棘丛生,无路可走,许多人的手、脸都被划破,但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按时完成了3140根树干和1000余根树杈的砍运任务。接着兵分两路,一个分队预制木笼和排架,开采片石;一个分队以突击速度,仅用5天时间,就在清川江上架起一座长250米、宽2.8米的便桥,打了一个漂亮的前站,为正桥施工铺平了道路。
1953年3月1日,抢建清川江铁路大桥开始了。铁道兵官兵撬开一米多厚的冻土层,紧张地拼装木笼,投置片石。就在这时,官兵们突然发现位于江心的两个墩位的水下留有旧墩残体,如果不清除掉,就无法建造新桥墩。怎么办?共产党员申金岁、吴万根和共青团员雷国柱三人挺身而出,脱掉棉衣,捧着炸药包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流中爆破障碍物。在他们的带动下,又有16名战士下到江里清除残物。官兵们只用了10天时间,就在宽阔的江面上建造起20个桥梁墩台。
清川江铁路大桥共19孔,每孔跨度为13.5米;每孔要架6片工字梁,全桥共架114片工字梁;每片工字梁净重为1.5吨。没有架桥机,没有起重机,连辆小吊车也没有,怎样才能将114片工字梁架到清川江上呢?郭维城参加了装吊组人员开的“诸葛亮会”,并鼓励他们大胆设计,提出不同方案。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铺上钢轨滑运架梁,仅用3天就将114片工字梁全部架完。3月19日,清川江铁路大桥胜利竣工。价川—殷山段也于4月5日接通,火车从清川江上奔驰而过。
提前一个月完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朝人民粉碎美军登陆冒险、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味着志愿军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每提前一天就可向前线输送3万吨作战物资,每提前一天就可向前线运送一个师的部队。美军电台惊呼:“共军火车天外飞来!中共志愿军是什么奇迹都能造出来的。”龟城至殷山铁路原估计两年才能修通,没有想到这样快。待敌人醒悟过来,为时已晚。由于中朝部队对反登陆作战做了充分准备,艾森豪威尔的登陆冒险进攻计划只得收场。正如毛泽东所说:“只要准备好了,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彭德怀在贺电中说:龟城至殷山间新建铁路今天胜利地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保证在敌人大举进攻下的运输供应,并将有助于我们亲密的友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条铁路是在战争中、在敌机疯狂轰炸下与冰冻严寒的季节里修建起来的,修建中的困难是很多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是在同志们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60天里完成了90天的任务,提前通车,这是你们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贡献。你们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期工程结束后,继续修建二期工程德八铁路
第一期工程龟殷铁路完成后,新建铁路指挥局官兵又投入到二期工程八院面至德川段的修建工作中。
德八铁路全长86.7公里,虽比龟殷铁路线短,但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全线路基土石方共455.5万方,隧道27座,大小桥梁37座,涵洞269座,场站12处。
1953年5月下旬重点工程开工,6月初施工全面展开。当时机械不足,路基上土石方工程全靠人工打钎爆破,用这种小爆破法炸坚石,费力大、效率低、进度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郭维城亲临现场,启发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造奇迹。指战员们备受鼓舞,改进施工方法,在土石方密集地区采取大爆破法,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缩短了工期。
随着天气转暖,雨水渐多,桥涵挖基困难,几度因水位上涨而停止施工,因此,战胜水害是桥涵施工的突出问题。郭维城抓住这一环节组织施工,部队官兵不分昼夜,冒雨突击。施工技术水平低,郭维城号召大家边学边干,并决定组织短期的专门培训班,培养技术骨干。采取这些措施后,终于克服了工程难度大、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战胜了洪水。到9月底,桥涵工程基本完成。
德八线施工的主要特点是机械施工。郭维城采纳技术人员的建议,使用挖土机、卷扬机联合操作,克服了坡度大、人力无法往上运的困难,保证了施工需要。
材料供应的好坏是新建铁路工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施工初期,由于任务紧急,提不出材料预算,管理和采购的干部十分缺乏。郭维城本着局机关能简则简、基层部门尽量健全的原则,调整材料供应机构,加强材料干部的配备,从而迅速扭转了材料供应的混乱局面,满足了工程的需要。
1953年10月,桥涵工程基本完成,郭维城将主要兵力转入线路土石方工程。由于兵力增加,部队在施工中也摸索了一些经验,以及停战后的和平环境,使全面展开施工和发挥机械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954年4月11日,金日成来到了重点工程杜日岭隧道和30.8米高填方工程视察,并和战士们谈话。金日成紧紧地握着郭维城的手说,感谢你们,你们不仅为反登陆战役的准备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朝鲜今后的和平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德八铁路于1954年4月25日全线完工,5月3日举行了通车典礼。
1953年11月5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建铁路指挥局,以它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任命郭维城为司令员,韩光为政治委员,负责继续指挥留朝执行新建复旧工程的志愿军各铁道兵部队。1955年春,金达莱盛开之际,朝鲜人民载歌载舞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郭维城率领完成了各项任务的铁道兵部队载誉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