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各地区都有着很多的军阀,其中西北的马家军算是非常独特的一支了。论其实力,马家军绝对是垫底的,但是知名度却是堪称一流的。关于马家军的介绍和文章,还有影视作品,可以说也是非常多的,不过基本上都是描述马家军的负面信息的,甚至在其中还参杂了很多的谣言和抹黑。不过近期小编看了一文比较客观的来评价马家军。
作者认为马家军虽然作恶多端,从客观上来说,马家军的存在对西北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少在抗战中,在那个最风雨飘摇的时期,西北马家军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没有像东北、内蒙的实权派一样卖国投敌,分裂建国。
笔者同样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马家军,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马家军之所以不敢叛国,功劳全在左宗棠。所以说,如果能够客观地看待马家军,就能够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马家军的崛起可以追溯至清末的陕甘叛乱。趁着太平天国之乱,西北的宗教领袖也纷纷自立,妄图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国家。西北宗教和民族问题复杂,清政府屡次平乱皆以失败告终,在覆灭太平军后后,急忙让左宗棠率老湘军赶赴西北。
西征的老湘军皆是经过战争洗礼的百战精兵,战斗力不言而喻,但左宗棠也敏锐地意识到,西北乱局并不能单纯地依靠军事手段解决。经过多番走访和调研,左宗棠认为西北的症结在于“有教无国”。
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过程中,与当地封建势力相结合,发展出了一种特有的“门宦制度”。通过神化教主是带领信徒进入天堂的引路人,将教主与信徒之间的宗教等级关系变成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依附关系。
教主在宗教、婚姻、钱粮、诉讼等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信徒必须无条件服从。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教主的传承最初采取的是“传贤制”,但仅实行了一代就变成了“世袭制”,教主的儿子永远是教主。
当教主对信徒的控制远远超过了官府后,一旦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控制力下降,各地有实力的教主就蠢蠢欲动,这才有了“国有难,穆必乱”的老话。
左宗棠进入甘肃后,先是全力荡平了叛乱的中心金积堡,凌迟处死了匪首马化龙。然后才开始实行自乾隆皇以来,清政府一直奉行的“以穆治穆”政策,但是扶持的对象却跟以往大不相同。
当时西北伊斯兰教主要有新老两个教派,创始人分别是马明心和马来迟。马化龙被诛后,标志着新教势力的破灭,马来迟的四世孙,华寺门宦的教主马桂源于是就成了西北宗教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新教是发动叛乱的主力,左宗棠必须将马化龙的势力连根拔起,但老教一直心向官府,很多人都是被裹挟的,并没有坚定的反叛意识,所以马桂源属于可以被争取的对象。
然而左宗棠却没有争取这位教主大人,反而将他有意投降的消息透漏给了河州的宗教领袖马占鳌。马占鳌之前是河州叛军的首领,他在太子寺之战中大败清军,之后却立刻请降,因此深得左宗棠的青睐。
马占鳌深知自己仅是地区性的宗教领袖,永远不可能成为教主。一旦马桂源投降,朝廷必然重用其老教教主的身份,而他自己则永无出头之日。
马占鳌得到消息后,一方面写信告诉马桂源,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得已才投降清军的,请求马桂源继续领导教众抗清;另一方面又不断暗中设计,最终生擒了包括马桂源在内的13名首领。
这样在马占鳌的帮助下,左宗棠成功斩断了西北最大门宦势力的血脉。战后论功行赏,以马占鳌家族为首的河州军阀如愿当上了朝廷在西北的代理人。
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马家军虽然逐步实现了割据西北的目的,因为他们不是教主,而且还出卖过教主,从此失去了宗教号召力,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才能维持统治。
抗战时,日本特工抛出建立“伊斯兰国”的诱饵时,他们之所以不为所动,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足够的合法性,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左宗棠在几十年前就给他们戴上了紧箍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