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司马懿曾经对候吉说过一句话:刀已不在我手。什么意思呢?司马昭杀了候吉的未婚妻小沅,司马懿要为候吉报仇,但是司马师阻止了司马懿,司马懿感叹:自己已经控制不了局势了,儿子毕竟已经长大,尤其是司马师。
这句话也能很好的解释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是司马师接权,而不是司马昭。换句话说,司马师是凭借实力自然上位,而非司马懿有意安排的。为什么呢?当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接权,朝中流传这么一句话:
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
伊尹比喻的是司马懿,说司马懿像伊尹辅佐商君一样辅佐魏国皇帝。伊陟是伊尹之子,伊尹死后,伊陟继续接权辅佐商君。伊陟比喻的是司马师,说司马师像司马懿一样有实力,能够继续辅佐魏国皇帝。如此看来,大家对司马师的评价是一致的:司马师接权,理所当然,实力使然。那么司马师有这么厉害吗?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曹叡死后的权利分配问题,曹叡任命了两位顾命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两人各有控制3000禁兵的兵权。曹叡的意图就是让两人相互制衡,防止有人专权。
曹爽的禁兵由其弟弟曹羲统领,职位为中领军。司马懿的禁兵由司马师统领,其职位为中护军。相比而言,中领军权利要大于中护军,两人虽然都有总领禁军的权利,但中领军是禁军将领的长官,统领下面的中护军、五校尉以及武卫、中垒、骁骑、中坚、游击等禁军首领。
虽然名义上曹羲职位比司马师要高,但其实两人实力相当。各自代表曹爽和司马懿,统领的禁兵数目也都是3000人。请记住这个数字,后期司马师就是利用这个数字来发动的政变。
曹爽为了压制司马懿,推荐司马懿做了太傅,位列三公。名义上升官了,但是权利却失去了。后来曹爽为了掌控军队,故意策划了一次伐蜀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曹爽的势力已经渗透入魏国军队内。那么曹爽为什么后来被司马懿篡权了呢?
主要原因在于曹爽太自大了,司马懿装病后,曹爽肆意张狂,利用手中的权利培植私人势力,甚至欺负皇室成员,搞乱社会风气:
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
先帝曹叡的后宫妃子被曹爽安排去当歌姬、舞姬。曹爽还擅取武库兵器,组建自己的私人练兵场。曹爽的行径引起皇室成员及朝廷大臣的反感,慢慢的人心所向转向司马懿,于是司马懿开始谋划清君侧,除掉曹爽。司马懿找司马师商讨如何对付曹爽,商讨一开始,司马懿就震惊了,原来司马师早有准备:
帝(景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那么司马师为什么要提前阴养死士呢?而且数目是3000人?司马师认为司马懿被架空以后,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了,只是曹爽暂时不想做这么绝而已。自己处于中护军的位置,迟早要被曹爽拿掉,而且自己的家族也有可能要遭到屠杀,作为家里的长子,作为朝中最后一道屏障,司马师必须做准备,以预防最坏的结果。
而司马师只统领3000禁军,曹羲也同样统领3000禁军,而且曹羲还有优先控制其他禁军的权利,因此,司马师只有自己组织力量,于是司马师阴养3000死士,以备不测。
曹爽做梦也想不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人敢谋反。因此,当高平陵政变那一天,曹爽带着所有的弟弟和皇帝出洛阳城时,总领军曹羲也在其中。谋士桓范提醒他,应该留下曹羲,控制禁军。万一有人谋反呢?曹爽大笑说道:谁敢?
桓范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内入者?」爽曰:「谁敢尔邪!」由此不复并行。至是乃尽出也。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司马懿领着司马师等人,迅速占据了司马门,阻断了洛阳浮桥,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师指挥3000死士迅速控制京城各门,处事果断干练,连司马懿都称赞道:这小子可以!
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
因此,从整个高平陵政变来看,司马懿是一面旗帜,真正的主力其实是司马师。如果没有司马师阴养的3000死士,没有司马师临危不乱的指挥,这次政变能不能成功还真的不一定。
当司马炎接受禅让开创晋朝后,除了追封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外,还追封了司马师为景皇帝,因为司马师受得起这个称号,他是西晋最主要的奠基人。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司马懿有两个儿子,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昭为典农中郎将,而司马师为中护军。两个儿子相比而言,司马师才是父亲司马懿的重要依靠。后来发动高平陵政变,正是由于司马师阴养的3000死士,司马懿才得以发动政变成功。在整个过程中,司马师指挥得当,镇静自若。而司马昭则恐慌的整夜睡不着觉。因此司马懿死后,司马师顺利接权,这在当时是公认的实力所然,不存在任何争议,甚至连司马昭也认为应该这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