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何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水镜先生说他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跟随刘备,就是找到了他的明主,诸葛亮跟随刘备一起扶持汉室江山,也是在做着他非常希望去做的事情,尽管最后的结局仍旧是难以阻挡改朝换代的命运,但是他们做的一直都是人们心中非常正确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在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水镜先生却说他是“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水镜先生说这样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说刘备出现的不是时候吗?

1.水镜先生简介

司马徽(173—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南郡人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住在颖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颖川,正遇上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便在车里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的事!”德操说:“您暂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伯成宁愿耕作,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以桑木为门轴的简陋屋舍里,也不愿住官邸。哪有住在豪华的房屋里,外出骑肥壮的马,左右要有十几个侍女侍候,才算是与众不同的道理呢?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来由。即使有吕不韦的爵位,齐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庞统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叩击一下声音洪亮的钟鼓,那就不知道它的声音之响。”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

2.水镜先生为何这样说

水镜先生有大智慧,这句话点评的极其到位。所谓良臣择主而侍。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怀才不遇成为中国文人的千古惆怅。诸葛亮身怀通天彻地之才,如果没有遇到明主,老死山林之间,将是多么不幸和悲哀。

从这个角度来讲,诸葛亮是幸运的。在27岁的壮年遇到明主刘备,彼此欣赏,主贤臣忠,得以一展才华,实现生平抱负。中国五千年历史,像他这样幸运的,并不多见。这是诸葛亮的大幸运。

但是他又有点小不幸。那就是自己出生太晚,遇到刘备太迟了。也就是水镜先生所说的,不得其时。假设诸葛亮早生十几年,在刘备起兵之初,就完成学业,出山辅佐刘备。

那个时侯,各地军阀多如牛毛,曹操,袁绍还没有独霸北方,江东荆州还在混战。刘备的对手要弱的多,发展的机会太多太多。有诸葛亮的辅佐,刘备不会丢掉徐州,不会败于吕布,败于曹操,不会无可奈何寄人篱下。汉室很快就能复兴,而天下易安。可惜,诸葛亮晚生了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里,刘备屡战屡败,完美错过了一切可以发展壮大的机会,惶惶如丧家之犬寄居荆州。在这样极端被动的情况下,再要想成就大业,实在是太难了。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得其时啊。

3.司马徽说的对不对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有一种写作手法叫做暗示,将其类比到《三国》就是水镜先生对诸葛亮命运的一个暗示。“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说的就是诸葛亮的命运。

诸葛亮其实更适合出现在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创之后担任丞相,不大适合出现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葛亮用兵较谨慎,很少涉险,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像孙武、韩信那样的军事家。诸葛亮治蜀说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个很好的丞相。

司马徽很了解诸葛亮的能力,然而天下大势已与春秋战国时发生了重大变化。管仲、乐毅辅佐的齐桓公、燕昭王,都有一个地盘和人员班底,只缺能人调度指挥形成合力,便可成大事。而司马徽见刘备时,汉末纷争已成划疆而治的维形,魏、吴已形成稳定的集团,纵使诸葛亮有逆天的本领,也不能辅佐刘备恢复汉室天下。

天下九州,曹操得六州,东吴孙权已立三世,根基稳固,也是刘备不可匹敌的,得孔明之前刘备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州郡,以后所有的基业都要靠一城一池的攻占,在曹魏和孙吴之间的夹缝生存,孔明虽有绝世的才干,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孔明得到了会用他的刘备,但这个乱世不适合诸葛发挥长项,有点生不逢时的意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诸葛亮  诸葛亮词条  水镜  水镜词条  其时  其时词条  出山  出山词条  不得  不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