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号称涵虚子。朱权为人十分有才华,不仅是善勇善战,而且用兵以谋略著称。除此之外,朱权兴趣十分广泛,戏曲、经子、九流、医卜等学术,他都有所研究,并且还写有著作。靖难之役,朱权原本并没有急着插手此事,但朱棣却用计让朱权只能站在自己这一方。等朱棣登基称帝后,朱权虽改封南昌,但跟他当时和朱棣谈的条件相差甚远。不过此时朱权已经没办法讨价还价了,只能给什么就接受什么。为了自保,朱权此后韬光养晦,这才换来一个善终。
朱权是谁
自古有言“龙山生九子,各有不同”,虽然是一个爹妈生的,但是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却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长子朱标便性格仁慈宽厚,而四子朱棣却性格暴虐,历史上唯一一次“诛十族”就是他干出来的。
你别看朱重八是乞丐出身,但是他的几个儿子抛去身份不说也都是人中龙凤。首先朱棣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能将,还有一个第十七子朱权,便极为的善于谋略,从小就特别的聪明。一个善战一个善谋,这两兄弟搭在一起,绝对是明初最强组合。
但是朱元璋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你们又多优秀,我就是要把我的皇位传给长子朱标。原因很简单,天下都已经被我打下来了还要“马上天子”干什么?肯定是要朱标这种性格仁厚的去恩泽天下,用恩信去巩固大明的江山了。
其实如果真的是朱标继承皇位,想必朱棣既不敢也不会造反。朱标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他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周王朱橚这些比较调皮的皇子,做错了事情朱元璋要责罚他们,都是朱标极力劝说,因此朱标在众王的威信是很高的。
然而很可惜,1392年一场风寒夺去了朱标年轻的生命。朱元璋伤心不已,转立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一下众王有意见了,怎么着也该轮到我们了吧?但朱元璋在位时还没有人敢说什么,朱允炆即位后,各王便虎视眈眈了。
朱棣拉拢朱权
朱允炆也知道众王的实力不容许小觑,将来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于是便下达了“削藩令”,这一下可就捅了娄子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不过朱棣虽然积累了一些身价,但是他手下的那点兵和朝廷比起来还是少了一大截。
那怎么办呢?只能借了,眼下朱权手里的兵最多。但是朱权是一个老滑头,另一边朱允炆也想要拉拢他,于是朱权便想坐山观虎斗。却没有想到朱棣早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买通了朵颜三卫首领以及大宁驻军将领。朱权这回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朱权想着既然被挟持加入靖难,那就好好干吧。他不仅把自己八万士兵都借给了朱棣,还帮朱棣拟写了檄文,还参与了军事谋划,为朱棣的南下立了重大的功劳。当年朱棣感动的要与朱权平分天下,可是后来朱棣这天下倒是平了,却丝毫没有提平分天下的事情了。
朱权也没想过朱棣会分一半江山给自己,但是这封地总还是要有的吧?朱棣问朱权:你想过要哪里?朱权:苏州。哎呀,这苏州乃是京畿要地,朱棣为难的说到。朱权:钱塘也行,朱棣:这钱塘乃不祥之地,咱换一吧。一顿协商下来最后封了一个偏远的南昌给朱权。
朱权在南昌的日子也不好过,朱权来到南昌后住进了布政使司改后的王府,朱棣还很不放心,经常派锦衣卫秘密的查访他,朱权这日子过得忐忑不安。后来干脆夹起尾巴做人,再也不过问政事,也不积攒势力,安安稳稳的过完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