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方法

  家长应从小就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习惯,学会遵守秩序对于宝宝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培养。

  一、如何培养孩子遵守秩序

  1、给宝宝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给宝宝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培养他们秩序感的前提。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包括:其一,规律的作息。日常生活中,妈妈们要为宝宝安排一个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他们遵照执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二,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家里的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使用完毕后需物归原处,妈妈们还要耐心培养宝宝归置秩序的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收拾玩具、图书,即使宝宝表现得“笨手笨脚”、越帮越忙,也不要斥责他们,而要耐心指导,不断表扬。其三,和睦的家庭氛围。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关爱、长幼有序,才能促使宝宝形成一种追求文明、秩序的美好心态。

  2、从小事入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妈妈们还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小事入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例如,桐妈会要求桐宝进门换鞋,并将鞋子摆放整齐,通过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培养他的生活秩序。另外,妈妈们还要经常带宝宝参加集体活动,让宝宝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如在游乐场玩滑梯时,妈妈要告诉宝宝应该自觉排队,有先有后,不推不挤。

  3、注意公共场所宝宝秩序感的培养。每个公共场所都有它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如乘坐公车,要先下后上、文明礼让;游览公园,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观看电影,不可乱扔果核、大声喧哗等等。每到一处,爸爸妈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还要向宝宝讲解相关的规定,让他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的秩序规则,遵守是光荣的,而违反则是不道德的。

  在宝宝的不同时期,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方法是有所差别的哦。

  二、宝宝不同时期培养遵守秩序的方法

  1、婴儿期

  尽可能不要让闲杂人等进入婴儿与妈妈的房间。让宝宝有充分的安全感,给宝宝保持简单的人际关系。你会发现宝宝少了一些无缘无故的哭喊,那是因为减轻了宝宝的焦虑感。

  妈妈最好亲自照顾宝宝,不要假手于人。妈妈的固定照顾让婴儿拥有满足感,这是因为婴儿在胎儿时期已熟悉了妈妈的声音与生活节奏,婴儿与妈妈保持亲密关系是以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不可任意搬动房间的摆置物。这符合孩子渴望从新环境中的外在秩序,建立信赖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婴儿床上的物件,要摆放齐全,甚至位置也都尽量保持一致性。

  2、学步期

  为孩子安排属于他自己的空间。除了宝宝自己的小床、房间以外,家长不妨在大厅的某个地方铺上塑胶垫或软软的地毯,让拥有自己的玩耍空间。在柜子中也专门保留一些地方让他放上自己的小物品,比如玩具、装饰物等等。这让宝宝有“在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什么地方不属于我”的意识。

  坚持让孩子一次玩一种玩具。很多家长喜欢将几件玩具拿出来让宝宝自己玩,但妈妈发现宝宝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很快就嚷嚷无趣了。其实家长可以让孩子一次只玩一种玩具,这样既能够让宝宝能够每次专心做一件事,培养宝宝专注力,也能引导宝宝将手上玩具收拾好才能玩另一个玩具的行为习惯。

  为孩子预留收拾玩具的时间。宝宝正专注地搭积木,然后妈妈喊一声“吃饭了”就风风火火地把宝宝的玩具收拾好让宝宝赶紧去洗手。与其草草地帮宝宝收拾玩具,不如给他预留时间,让他养成自己收拾的习惯。在餐前或者在外出前十分钟,家长可以提醒宝宝让他自己把玩具收拾起来,如果家长积极包办只会让宝宝逐渐养成撒手不管的态度。

  3、幼儿期

  宝宝2岁开始到4岁左右是秩序敏感期的高峰,这时他们对自己、环境和同伴间的秩序感要求很严。如果我们为他们准备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并一一为他们介绍位置,他们一定可以遵守。

  这个阶段爸妈可以教导宝宝一些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例如妈妈可以在吃饭前让孩子先去洗手,然后用毛巾擦干,再把自己的碗筷拿去自己的座位上放好。这一系列动作经过长期的坚持,会形成孩子饭前的一个心理秩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计划感。

  从小培养孩子遵守秩序是十分重要的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长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方法  秩序  秩序词条  遵守  遵守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少年行为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脏话?

 可可今年4岁了。前几天,妈妈突然发现他竟然学会了说脏话。不过,可可好像并不知道这些是不雅的语言,只是喜欢模仿这样的语调说话。这让妈妈十分诧异,同时也十分担心,...(展开)

少年行为

 性格孤僻的孩子的有啥表现

 有孤僻性情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现: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  表现为2岁以后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针对这种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