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搞破坏,在家里玩“天女散花”、“龙卷风袭击”甚至还有大搞“地道战”,家长们看见了可千万不能扣上“不学无术”、“玩物丧志”等帽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锻炼途径,家长们一定要顺其自然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心理正常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拔苗助长,才能正确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宝宝为什么喜欢“搞破坏”
1、宝宝经常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三到五岁的宝宝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宝宝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贵重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2、宝宝无法控制他的“蛮力”。宝宝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的正常行为,是宝宝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总之,对宝宝的这些行为,你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领会,哪些事他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宝宝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
3、孩子的身心成长自有他的一套规律,有其自身的阶段特征,家长们是急不来的,有些父母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主动承担起“引导”的义务,以为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心智,说不上哪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引发出宝宝们的天赋,给孩子们带来影响一生的改变,所以爱子心切的爸妈们就不惜血本为儿女购置各种玩具、书籍、益智用品等等,但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孩子们也许“并不领情”,不是他们不喜欢或是不需要,也许是他们还没到那个年龄,当然也不会对这些满载着父母深情厚望的东西感兴趣。
二、家长可以采取的对策
1、家长要以引导为主。
家长要慢慢引导宝宝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宝宝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2、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
如果宝宝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车轮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儿?那么,在你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
3、不要责备“笨拙”的探索者。
三到五岁的宝宝,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其实,他不是故意的,你应该更耐心些,你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
4、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
对宝宝无心造成的过失,你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宝宝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你拿来扫帚和畚箕。让宝宝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是故意的。
5、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
如果宝宝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宝宝尝试从轻到重地使用他的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但这对周围环境的伤害却小多了。
6、他用“破坏”来“抗议”。
如果你发现宝宝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你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宝宝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宝宝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