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安东老王(清平);引用请注明出处
大美女论·淑女论
林志玲:窈窕淑女
林志玲,是一位骨感美女,因身材修长、面容清丽,也被称为美人鱼。她高挑的个子,明净而清凉。她代言的广告影像、图片,个人写真,性感的也有许多,但她并不以性感为美之标志。林志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淑女形象,生活中的林志玲,是一位淑女罢。
实际上,淑女一词,在我们这个时代消失了许久,许久,尤其是在大陆,淑女几乎是无可寻觅的背影。幸好,在传统文化保持得很好的宝岛台湾,淑女还可以找得到,比如林志玲。她的美,是保鲜的,历久而新艳,这是淑女之魅力。
现在,美女这一称谓,有点儿滥,得捋一捋。美女的定义是,美丽的女性。漂亮的小姑娘、大姑娘都算不上美女,我们可称之为靓丽。而美,是有内涵的。美丽的女人是那些秀出普通女性的女人,是女性中的精华,是众口皆碑,将美留给世人的女人。美女,是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灵。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英雄,英雄当然不能随意称谓的,美女也一样。当然,我们生活中戏称某某是美女,那是游戏。老王《老红楼》所立传的,是当代美女,不是戏称,或者戏说。
淡淡妆,天然样,这样一位风姿卓约的女人,总能唤起我们关于美的信念,希望与向往。淑女之形象,是珍存于时代之心的美丽象征。
大美女论·范冰冰论
与我们同时代的范冰冰,活跃在大陆的舞台上。就其美人类型,她是一个小美人儿,小家碧玉。冰般纯洁,玉样妖媚。就老王所知,大多男人喜欢冰冰。人性啊。因为冰冰是属于那种既性感妖魅,又端庄秀美的女人。性感本身,已经对男人构成致命的魅惑,加上端庄,那简直是要命啊!这话不多说,老王重点是想说些文化意义上的冰冰,那些个时代特质与美。
总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在中国大陆尚未养育出具有贵族气质的大家闰秀来,那个大美人的时代,没有到来而即将降临。范冰冰,这样一个美人,如果向前再走一步,便是老王所期许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大美人儿。她,身上的气度与素养,让我们有信心迎接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以大美人的降临为标志的,让一个国度超越了单纯的物质追求的,艺术的自由的新浪漫时代。
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步伐要比中国早,他们现代化的脚步先于大陆。中国大陆的现代化,真正的起步是1978年,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何以中国大陆的美女,她们的气质往往显得浅而薄,少厚重感。大唐气度造就了杨贵妃。让我们迎接中国的大国时代吧,大国才能滋养雍容华贵的大美人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冰冰渐具大美人气度,此次走上戛纳电影节红地毯,着“仙鹤装”,有大唐气度,具大国风范;惊其艳极而寒,叹乎美至无色。吾汤汤华夏五千年,代有佳人。至于近代,国衰民辱,虽有美人,却失大国之从容典雅气度。周璇之悲,玲玉之恨,如在目前矣。而近三十年,吾国力惭强,中华振兴,中外交流,得见冰冰者,流光溢彩,发力美艳,一笑春风,再顾倾国,脸上眉间,英气勃发,肩肢身腰,阿娜欣欣。大国者,有大国之佳丽,冰冰惊艳,只是初见。
大美女论·清纯论
赵奕欢:清纯女儿
女孩子,二七天癸至,青春初萌。二九华年,始得青春光彩。至四七,生理发育到人生高峰,乃见青春饱和之美。所谓少妇的美,女性成熟之美,大抵在此阶段。而后步入成年期,慧而美者,或步入国色天香之列,大气华美,步态优雅,容光若画焉。但这里,笨伯要说的是,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文学上习称的少女阶段,其女性美当以清纯为其特质,这是特点,也是社会人群的审美期待。若在少女时,一个女孩子过早显现成熟之色彩,那是早熟之果子,非美乏善可陈。 一个正常的社会或人际环境,对于少女的清纯,是有一种保护机制的。汝等且别管西方的少男少女们,他们在二七年华之时,或已尝过禁果,他们的开放程度或是另一种文化环境所准允的,这里笨伯笨得不愿枉评。
所以,我们回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回头顾盼那些伴着“改革春风”生长起来的女孩子们,她们的身上,少有年长一代的拘谨与禁忌,但是,中国文化所浸润的清纯特质,在她们身上则没有消失。看看吉林女孩、《青春期》角色的扮演者赵奕欢,是会让我们喜欢的。纯纯净净的一个女孩子,那种清纯,似能够照见我们灵魂中的流尘,或者,能够映现小荷初绽时的清纯。
老实说,与我们共同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巩俐,并非天生丽质。据说,当年她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考官们并没有看好她,以至于险些落榜。这说明,她并不是凭靓丽的形象获得演艺界通行证的。然而,老王以为巩俐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女人之一,她的代表性在于,她是一个过渡型的美女。
大美女论·巩 俐论
巩 俐:过渡型美女
何为过渡性美女?让我们返回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那时候,有一个女人,恰好也是一位演艺明星。她以性感、俏皮、真率的形象征服了世界亿万观众,使她成为一个国度的美丽梦幻。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国力迅速上升成长为超级帝国的时期。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性感玲珑的带有梦幻般气质的女人,便成为解读这个时代的一个美丽符号。她的名字叫玛丽莲·梦露。是的,梦露是一个过渡型美女。
今天,中国无疑也是处在一个过渡时期,一个国力上升,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巩俐身处这个时代,以她的演艺形象和生活状态,折射着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她不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却是华人中最具女性魅力的女人之一。老王说过的,我们这个时代是注定要出现雍容华贵的大美人的,巩俐呢,她还没有成为这样一个高贵的具有精神贵族气象的大美人,她是一个过渡。
大美女论·许晴论
许 晴:符号丽人
许晴,一个典型“符号丽人”。她的符号意义是,代表着国人的审美理想。进而言之,她是我们这个情人滥觞时代的标准的情人符号,见诸于她所饰演的种种情人角色。许晴的形象确是不少男人精神上的情人,可与之一生对话的纯精神意义上的情人。这是因为,少有女人能象许晴一样从内心到表相,集纳了中国女人的秀外慧中,温柔贤惠,妩媚沉静种种美与德性。与我们同时代的许晴,是一个标致的美人儿,她标致,从身形到神采。有人说,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能像许晴这样有女人味 。说许晴有女人味是肯定的,当然不能说她是唯一的。美而优秀的女人多得是,她只是一个代表,一个符号。这话老王先说在前面。
老王以为这段评说,大抵还是中肯的。至于说某某女人是某某国度第一美女,那只是表达了表达者的偏爱罢了。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有“第一美女”,第一是不存在的。一定说第一,那是神祗,不是女人或人。
许晴的“标准像”,自然,亲切,一对酒窝可人,红唇如酒。
有评论说:许晴的美丽不是那种一见即倾城倾国的美,而是越看越经看的美,标准的鹅蛋脸,不算大得吓人的眼睛,高度适中的鼻子,大小合适的嘴巴。高矮,胖瘦合适,真是高一分太高,矮一分太矮,胖一分太胖,瘦一分太瘦,标准的中国第一美女。而许晴最美的又是那个脸形,从上部到下巴,慢慢转过来,不缓不急,下巴不尖也不翘,一看就使人特舒服。
在笨伯看来,每一位女性都有一定的“色度”或“情度”,就象天气中的温度一样,有的你不一定认识,但感觉就是亲切;有的你认识,但你不一定喜欢;有的女人从蓦然而逝,却如家里的姊妹。许晴是让许多人喜欢的女人,当然不是那种暧昧的喜欢,那是一种让人心温暖着的喜欢。这或许就是许晴的魅力。
有许论说,许晴是一个为数不多的长久被大众喜欢的女演员,并且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他们并不疯狂,只是静静地、长时间地喜欢。
至于她的表演,兹引一段评论: 许晴的出色表演,不仅来源于作为一个女人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直观感受,而且来源于其他任何女演员所不具有的对人性的哲学思考能力。从体验、感受到哲学思考,再通过姿态、神态和语言等表演技巧把这些深具内涵的思考表达出来,这就是许晴的独特之处。从《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肖南开始,许晴就以此表现了不同凡响的神韵。有时,我们不得不说,许晴饰演的不仅仅是女人,而是女巫,一个深刻洞察人的灵魂以及发展轨迹的女巫。所以她能够打动所有有一定智慧的男人。而只有那些极具智慧并通过智慧把握和控制自己生活的男人,才能与许晴进行对话。
评论有点上扬了,但给我们提供了品味许晴的思路。老王以为,许晴还够不上女巫。许晴有些神秘感,但她似乎不具有酒神气质。玛丽莲·梦露才是女巫类的女人。许晴不是。与许晴对话,不需要别的什么,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当然,这也是很难做到的智慧。
许晴的“性感照片”,其实许晴并不是性感的符号,任何女人都可以表现性感的一面,许晴也一样。身前的虚名与身后的寂寞,在戏里都将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来具象,这是我的局限,又是对我的挑战。许晴如是说。永远的一双眼睛,那是上帝的情眼,还是一个女人对于爱,对于理想,对于未来的念盼呢?清平如是问
大美女论·温婉论
陶慧敏:温婉之美
生命都是有温度的。人更如此。老王所说的温度,并非指自然之温度,而是生命或人所唤起的我们内心的感受。女人呢?女人在我们的心中,所唤起的如温度一般的种种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大体说来,不外乎冷与暖二字。除此,便是没有一点温度的陌然之状态了。
生于1966年的陶慧敏,典型的江南女子,虽然现在已经不年轻,但她所饰演的角色,她的不多的照片,所展示的,是一种暖色的,柔性的女性形象。面容姣好,水灵活现,语音润泽。所以,陶慧敏的美,是一种温婉之美。温,是温暖,是温情,是温润,是温柔,倒也应了她出生于温州这一地名;而婉,则是和婉,是婉丽。她能够给予观众或大众的,是那种江南女人的传统的美丽符号,所唤起我们的,是温暖的美丽映象。娶妻当娶陶慧敏,这话是清平说的。这话没有一点别的什么意思,那是对于一个艺术家人品与德性的肯定。
如今,大多演艺界美丽的女子,女演员们,往往都以性感作为武器(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向着男性主宰的名利场进攻。但我们没有发现陶慧敏,以之为时尚,以之为手段。她所表达的,是女性的暖色,而非“色”,甚至,我们也没有见到她的裸露的写真。她仿佛是一位修炼有素的“仙子”,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真面目,或如空谷幽兰一般藏之深山。温婉的陶慧敏,让老王想起一个很早以前所谈的话题:一个温暖的女人,是有力量救治人群的。这话不在这儿多说。
以前,老王写过一篇文字,题为:女人拯救世界,有些哲学的味道。现将那篇文章引述在这里:
“从前是一个干净的女孩,现在要做一个温暖的女人。”这是博友小桥流水一篇日志开头的一句话。凭这句话,老王知道,这世界将因女人而获救。
我们知道,自工业文明开创以来,人类世界已经让男性的占有欲、破坏欲所重创。农业文明的田园时代不复存在;手工业状态下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被男人操纵的机器大工业所阻断。社会生活中,则充斥着男人的“成功哲学”,“追赶时间”的燥热理念。我们不再从容不迫,也不再身心舒展,俯仰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变成了机器与工具。于是,人与人的世界、人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机。人的“拯救命题”由此而生。
这样一个拯救过程,靠男人成吗?当年清平问过。回答是,不行。男人已然被现代成功哲学洗脑了。这样一个性别已经失去了与自然的生动的联系,失去了纯朴,失去了内心的平衡。因此,女人的温暖的柔力,女人与自然的天然亲和力,女人的艺术生活的能力,便成为拯救世界的法器。
“从前是一个干净的女孩,现在在做一个温暖的女人。”这话阳光。从“干净”到“温暖”,是一个女性从女孩到女人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救的过程。女人自救了,世界也就得到了拯救。说白了,老王的意思是,别看男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其实,由男人平衡这个燥热的甚至有点儿堕落的心灵世界,是靠不住的。
大美女论·曼妙论
应了那句话,美人如玉。张曼玉是一个如玉般润泽的女人,优雅,曼妙,风情万钟。生活中的她是什么样子,老王不得而知,仅以她的影幕形象论,她的美不在光鲜,而在风情。
张曼玉:曼妙风情
张曼玉的人生经历,是一个女子由“花瓶”到艺术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她努力的结果,也算是修练罢。问题是,许多漂亮的女孩子始终完成不了这个成长的过程,她们不能把漂亮变成优雅,把自己造就为一个艺术家(或生活的艺术家)。看过张曼玉主演的《新龙门客栈》,她出演的老板娘风骚入骨,且聪慧狡诘。她的风情之美,由这部片定下了调子。而她出演的《花样年华》的苏丽珍,更是美仑美奂展示着女人的风情。在变幻的旗袍装点下,曼玉如诗如画。
徐熙媛:轻灵之美
现在该说到大S徐熙媛。这位生于台湾身高1米63的女孩子,是当代的青年偶像之一。在俺眼里,她是一个轻灵灵的女孩子。在中国美容化妆界,好像名气很大。的确,她的美多见于护肤美容之类的颇为惟美的广告片中。
不高的个子,圆圆的脸,一头傲人的细密的长发,如深山瀑布般泻于胫下肩上。出镜的姿态,轻盈水秀,婀娜着却不做作,如隔壁家的女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女孩子,即所谓“八零后”、“九零后”,赖中国改革开放国势上升之际,因天时、地利、人和之利,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成都女孩、平面模特赵雨菲即是其中一员。她象仙子一般展示于镜头前,俊俊的模样儿,曼妙、维美。笨伯故以“曼妙仙子”来称誉赵雨菲的美。
"曼妙"一词,本系形容音乐、舞姿等的柔美,后引以形容女孩子或女人姿容之美,有美绝、柔美的意思。但这层意思,尚不足以表达笨伯所说的“曼妙”,那实在指的一是,女人的动感、动态的美,若音乐流淌,若乐舞舒畅,美,妙不可言;如画,韵意深长。二是,女人的身形之美,妙妙,可意会,不能言传。说是苗条,却有了音乐般的律动;说是曲线美,却具人性的深刻表达。或说,人的生物进化,在女人身上,惟“曼妙”可以表达其真、美、善。所以,曼妙,是笨伯的审美理想之一,那是魂灵里挥之不去的秘符,唱之歌之,不能穷也。
赵雨菲:妙曼之美
赵雨欣的“曼妙仙子”形象,其实是近于清平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的梦雨的。那位清平笔下描述的全身心流淌着优美音乐的年轻音乐家,姿容曼妙,纯净如画。蒲松龄在 《聊斋志异·陈云栖》中:“见有少女在堂,年可十八九,姿容曼妙,目所未睹。” 他以曼妙形容少女。但在笨伯有限的阅历看来,十八九岁的少女,有“妙”在,但还达不到“曼妙”的程度。曼妙之姿之质,是需要修练的,这种美,介于少女与少妇这一阶段,早则乏韵,过则不纯。总之,笨伯笨笨地以为,曼妙是有严格限定的形容词。到目前为止,本人也仅在一部作品中使用过,在美女文化图文系列中, 也只用在形容过张曼玉,以曼妙风情说之。
笨伯说,若曼妙仙子赵雨菲这样的女孩子,她们应时代的流变而生,而长,而美丽。她们是青春的画卷,也是人群中常在常新的最美景观。她们为时代注入灵性与风韵,她们让我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并呼吸到时代之清新空气。
大美女论·纯净论
笨伯看过刘亦菲演过的一些片子,剧中的她,总是如仙女一样,明净而善良。老王先前说过,美女如仙,其刘亦菲乎?刘亦菲生就一副纯净如玉的模样,典型的青春靓丽的女孩。小龙女的屏幕形象,让人看而不忘。
清平曾说过,这世上只要有阳光与少女,就值得活下去。少女,纯净的少女,是世间的阳光……
大美女论·娇媚论
金喜善:娇媚公主
金喜善是大韩国花,但笨伯还是以娇媚公主来誉金喜善的美,这个称号是有道理的,因她有公主般的高贵气质,又有临家女孩的妩媚姿质。这位与我们同时代的韩国大美女 ,天生丽质自不必说,其万钟风情的荧屏形象,则早已深入中国人的心脑。她的美丽武器,是微笑,那种亲和力很强的妍美之笑态。
一种娇媚,而非妖媚。后者使人狂喜;前者让人温暖。能够温暖人心的美女,是宝物,家族之宝,甚至是国之瑰宝。这话是老王说的,并不夸张。
文化的滋养,会让一个女人的神采温润如玉。韩国属于中华文化圈影响深远的国度,儒家思想浸润之下,韩国女人有着柔和、温润的天性。在中国,儒家文化自五四以来,受到了半个多世纪历次运动乃至于革命之冲击,孔孟之道甚至一度成为批判的对象。如此一来,我们身上的儒学传统、道统,变成了断层。而在韩国,那里的儒家的东西反而被保护得很好,人伦纲常,亲其亲,爱其爱,长幼有序,尊老成风。这种文化土壤,加上上世纪六十年代腾飞的亚洲四小龙经济现象,成就了一批韩国气质美女。金喜善,是其代表。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够赢得中国平民百姓的喜爱的重要原因。
一个女人,能够象公主一样高贵,同时又能如临家女子一样妩媚可人,其身上必集合了当代美女之美的要素,老王不想一一论之。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美女,在中国大陆,尚未出现。但,再过若干年,一定会出现。那时,我们的经济与文化将是能够呈现娇媚公主这样的美人的良好土壤。
大美女论·性感论
张婉悠:穿越古典
清平评论说:张婉悠,一个女孩子能够以性感路线活跃在舞台上,确实让我们感到时代的巨大变迁。古典有时成为一种回响,她穿越了古典。(待续)
大美女论·尤物论
矢吹春奈:天生尤物
矢吹春奈,是日本影视演员阿部真理子的曾用艺名。这一艺名反而较她的本名更为世人广为熟悉。在扫图藏家们那儿,矢吹春奈的性感写真,非常之受欢迎。而她的演员生涯的主要作品,到目前为止,仍以写真为主要之业绩。
应该说,矢吹春奈的写真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女性美的温柔、端庄、鲜活、性感,等等,尤其是她的表情,非但在面部,更在肢体之表达。那或婉转千媚、诱惑天成,或骨弱丰肌、性感玲珑,或活色生香、真率美好,都是她所表现并善于表现的。为她拍照的,都是堪称一流的摄影师,摄影师们在与矢吹春奈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把女性美的美感与质感方面,都把握的很到位,那怕是一稍部分带有些许的情色作品,也都显现出女性美的韵味来,这种度的把握,使得矢吹春奈避免落入色情女星的行列。
一般来说,清平不大敢使用“尤物”一词,来形容女性,赞道女人的美。这是因为,尤物一词现今变得挺爱昧。甚至,在有的男士那儿,尤物往往被其误读为“玩物”。其实尤物在中国文化中,是有明确指向的,即容貌艳丽的女子、特别漂亮的女人,或“珍贵的物品”。尤的意思是异,就是“突出”的意思。“尤,异也。”《小尔雅》:“尤,怪也。”《左传》注:“尤,甚也。”《管子》注:“尤,殊绝也。” 尤物表面的意思虽可解读为特别之物,殊胜之物,但,在中国文化中,则多指特别美的女人 。
“尤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原文如下: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
这段文字的大体意思是: 晋国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儿,叔向的母亲则想要他取自己亲信的女儿。为了说服叔向,她的母亲便说了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虽然叔向被母亲的一番话给吓住了,但后来还是在平叔的怂恿下娶了巫臣氏。
在这里,“尤物”一词所表达的意思 大体是指“特别漂亮的女性”,这与大部分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比较接近。根据这一典故,有人认为“尤物”一词应该带上一层“祸”的含义,即因美貌女性对男性的影响而改变男性甚至历史的命运,凡这样的事端便将“原罪”放在“尤物”之上。
在唐朝诗人元稹所作的《莺莺传》中,对“尤物”一词的解释更加详细。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后,为了良心上的安宁,讲了一篇大道理,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尤物”:“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这段话的意思是:凡是尤物,不害己必害人。假如崔莺莺嫁给富贵之人,凭着娇宠,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龙,我不知道她能变化到何种程度。过去的殷纣王和周幽王,据百万之国,国家强盛,然而一个女子就让他们亡国了,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我的德行不足以胜过妖孽,只有忍情,和她分手。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惟一能够跟“尤物”相抗衡,能够镇得住“尤物”的,惟有崇高的德行。自忖德行不足的人,比如张生,趁早远离“尤物”,否则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更甚者还要亡国亡家。“尤物”如此可怕,能量如此巨大,因此古人谈起“尤物”的时候,常常语带贬义,美眉变成了妖精。这在文化现象里,算是对于女性美的"性恐惧",正如宋朝以后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一样.
当然了,“尤物”有时也用其表面的意思,即指珍奇之物,或用来形容优美风光。陆游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予平生见三尤物:王公明家韩干散马,吴子副家薛稷小鹤及此子母牛是也。” 照文字中的意思,我们可知这是文人的一种引伸了。后来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尤物”则被用来形容小巫山的优美风光,这里的“尤物”的意思就是“特别”和“与众不同”的意思: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上句的意思是: 小孤山属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独立的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等等,都是天下名山,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少时读“红楼”,书中中有宝玉说尤氏姐妹“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那时不知尤物之为何物。现在明白了,“红楼二尤”中体现出来的“尤物”则再次冠以“足以移人”的意思。
上面引了许多话,来说明“尤物”的意思,现在来说本贴的主题:矢吹春奈:天生尤物。这话是明白的,是赞春奈为天然之“尤物”。特别美特别美,秀出于人众耳,实无一点贬抑的意思。因此,清平所言“尤物”云云,完全是古典的,把矢吹春奈这位日本女子,视为特别漂亮的女人。
当然,在审美方面,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正如东西方的审美标准有差异一样。
中国人、日本、朝鲜、韩国人等,在人的种属上同属于蒙古亚种,在国外,如果不说话,一照面西方人很难通过肤色、面相等看出这些国家的人种差别。这就是说,上述这些国家对于女性美,在审美上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说,矢吹春奈生就一副天生的尤物面孔,那是东方女性之美,是东方女子在现今时代所出来的性感的动态的美。用中国北方俗语言之,在春奈身上,有一种浪浪的(浪不流丢)的盈盈美态。这是她美的特质,颇具质感,殊为珍异。
其实,女人在青春之时,值花样年华,都多少流露出那种“浪浪之美”,那是女性成年之时,雌激素特别发达所造成的青春期的特质。只是,有的女孩子表现的弱一点,有的表现得强一些。少数女孩子则特别突出罢了。所以说,尤物,是少见的。
做作,或者是装扮出来的“尤物之美”,是令人倒胃口的。以前写过梦露,梦露之美,她的性感妖娆是自然的,真率的,没有做作或强扮的,所以那是一道类似于“大自然”的风景。现在说春奈,她也是。从她的写真里,我们看不到做作的表情,故意的性感张扬或是色情挑逗 。她所表达的女性之美,也是带有自然的性质。这是她的写真广受欢迎的原因。
天生尤物,即特别漂亮的女人是会照亮人群的。她们的美,确是天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一绽而令世间鲜活美好。那些可人儿,是生命之骄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也是诗一样梦一般的慰籍。梦中情人,这个词应该永远在严格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人群就没有什么干干净净的词汇来形容美妙女子。“尤物”一词其实已经受到现今金钱与权力社会的双重污染,不知本篇日志所能够呈现的,赏析矢吹春奈的文字,是否会污了偶来做客的兄弟姐妹们的眼睛。善哉!
大美女论·悲情论
陈宝莲:佳人之悲
老王点评:陈宝莲长相俊美,个子高挑,眉目含情,具大美人的气质。应该说,这种天赋的美貌与气质,会令她一生幸福而美满的。然而,美丽也有美丽的悲哀。当一个女人不能以智慧驾驭她的美貌之时,便将导致人生的悲剧。二十九岁,这是一个女人最丰满成熟而又青春焕发的年华,她从高楼一跃而下,香消玉损,悲剧定格。让我们不胜唏嘘!斯人已逝,艳影长留!
陈宝莲的眼睛,有一种迷离梦幻般的美。这既是大美人的特质之一,也是其悲情所系之光晕。就老王有限的阅历看来,大凡具有此种若梦似幻的迷离情眼的女人,也包括男人,都有一种自虐之倾向,说白了,这是一种不幸之相,悲剧之相。张国荣有此相,梦露有此相,陈宝莲也有此相。这是人群中的一种精英且极娇之花,很易殒落。凡遇斯人,都当慎之。有网友评论:人不知自重.难为人也.。作为一个女人,更应该要珍惜自己、自己的清白的名誉。 更应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国恩,父母恩,师恩,佛恩都没有报就自杀。也太忘恩负义。还说归依佛教。连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归依誓言都忘了。陈宝莲,只能说空长了一副好皮囊,却不惜福报。
上面的评论,有可取的一面,那就是要人积极面对人生,不忘恩情,也不忘责任。但对于一个英年早逝的佳人,我们还能多说什么呢?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美得令人心痛,我们只能愿她安息!阿弥托佛! 陈宝莲成长于单亲家庭,是家中独女,自小缺乏父爱,12岁时跟随母亲移居香港,15岁当上兼职模特儿,17岁参加亚姐竞选而名落孙山。我们从陈宝莲的眉宇间,总能读到一种愁绪与悲情: 有时,我们也能读到陈宝莲脸上盈漾的明朗与笑容。毕竟是青春年华,那人生具来的快乐:
大美女论·林徽因论
一个女人,她的美丽能够穿越时空,为人所众口赞叹,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在中国知识界,大概很少有人没听说 林徽因 这个名字:一个美丽而响亮的名字。这是一个关于美与智慧的传说,其实并不是传说,而是历史,是荣耀,是人文之光华。
这位传奇的美丽女人,骄傲的美丽女神,并非现今的某类苍白的花瓶类的女子,而是为国家与民族做过大贡献者。她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这是1949年以后, 林徽因 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
林徽因 学的是建筑,与梁思成一起,为保护中华古建筑努力奋斗过;她的才华又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她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同样令她的同时代人叹为观止。那个时代的大诗人徐志摩,所热恋的林微因,因美貌,更因她的一怀诗情。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
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并非据说而是事实)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 林徽因。
上面这一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清华大学在纪念林徽因百年诞辰上的说的。关于林徽因的文字,有很多,书出的也不少。但目前还没有电影或电视剧作品。她的美与知性、智慧,或许还需要我们后来人去消化的吧。从人生角度看林徽因,她的一生拥有过动人的爱情,美满的家庭,堪称伟大的友情,壮丽的事业。这些人生幸福的要素与境界,她一样不缺。她的同时代的女性,有理由嫉妒她所拥有的美貌、才华,嫉妒她所拥有的丈夫(梁思成,建筑学家,梁启超之子)和异性朋友(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一生因她不娶),嫉妒她所经历的情恋心路(徐志摩,著名诗人)。嫉妒,是别样的敬佩,在我们这个时代,林微因的传奇还将继续传颂下去。 可惜的是,她英年早逝只活了51岁。 《南方人物周刊》 新中国60年最美12女性评选,林徽因列为榜首。
该刊说,世上的任何奖项,都敌不过人民的集体记忆。1949年以后的中国,我们能看到那些美丽的身影,活跃在各自的舞台上。
名列榜首的林徽因,被《南方人物周刊》形容为“美与智慧的绝唱”,不但是中国人心中美的化身,也是美国人费正清心中的中国之美的代表。出色的诗人,了不起的建筑学家,妙语连珠的沙龙女主人,征服了众多杰出男性的迷人的知识女性,这一切令林徽因的美具有了钻石般坚实华彩的魔力。她太耀眼、太光芒四射了。女人们既想碰触那飘逸的精灵,获得些诗的灵感和美的体验;又忍不住想要去关注她的感情和世俗生活,崇拜和嫉妒、追捧和消解并存;而在男人们的心中,这样一个拥有着惊人美貌和才情的奇特女子,从前以及现在恐怕都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理想化身。这段话是两位知性女士说的。 林徽因她兼具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古往今来能将二者揉合得浑然天成的人物并不多见。因了她的气质与修养,她在中年所遇到的异性知己,及所经历的爱情,就不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三角恋”了。那是精神界的花儿,是感情世界的神奇。林徽因一生中的三个男人,与她共同谱写了不朽的博爱的传奇。
其实,到了笨伯这个年龄,并不太喜欢那些情感纠结的爱情故事,不喜欢。或者明白些说,是看淡了那些男女情事。然而,世间那些堪称奇伟的爱情,还可回眸一瞥的。林徽因,这个名字是整个中国知识界都为之熟悉与动容的,她的美,她的慧,她的超逸之精神与业绩,都载入了史册。她的让今人仍津津乐道的情与爱,她与三位大师(梁思成--建筑学家;徐志摩--文学家、诗人;金岳霖--哲学家)的情感经历,是我们这个尘世的关于爱情的梦想与慰籍。那是几颗伟大心灵之间的相互的碰撞与吸引,关于感情的理性与向往、火热与智慧的绝响。因此,关于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清平以敬畏之心读之。
美与智慧,这是我们超越于世俗并在世俗中生存的理由了。林徽因启示着后世的我们,为美与智慧而追求与奋斗。
作者声明:原创文字,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