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在老去,其实你只是在焦虑。
1:
赵雷一首《三十岁的女人》
究竟是心疼还是暗讽?
迟迟不火的赵雷,在《我是歌手》中因演唱《成都》迅速蹿红,然而,刚刚被封神的赵雷,却因为另一首歌而迅速跌入被批判的汪洋漩涡中。
那首歌就是《三十岁的女人》。
抛开一切联想,仅仅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首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她是个三十岁 身材还没有走形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可否留有当年的一丝清纯
可是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
可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我听到 孤单的跟鞋声和你的笑
你可以 随便找个人依靠
但是这首歌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30多岁的女性观众听完之后都表示歌词有些唐突和冒犯,而且充满了对大龄单身女性的歧视:
身材变形、衰老、孤单、随便……似乎都不是什么褒义词。
于是,有一部分女性提出抗议,并如此演绎了他歌词中的逻辑:
你呢,是个三十岁还没嫁出去的女人,眼晴旁已经有了几道皱纹,也没有了当年的情纯,幸亏身材没有走形,你为什么要坚持独身呢,难道真的一个人的生活比两个人更快活,别硬撑了,你晚上一定很寂寞吧,年纪大了,还是别再那么挑剔了,随便找个人嫁了吧,因为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赵雷后来解释,他并没有歧视大龄女性的意味,反而是同情抑或是写实。但因为《三十岁的女人》中,写尽了社会对大龄女性的偏见,还是广泛地引发了女性们的集体焦虑。
中国素来就有年龄歧视一说。女性只要超过了25岁,就开始遭遇年龄上的各种歧视。
赵雷《三十岁的女人》究竟是不是年龄歧视尚未可知,但是有网友翻出他多年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则言论。在采访中他介绍自己的身世的时候,称自己的母亲“34岁老年得子,故而教子甚严”一句,令人惊掉了下巴。
34岁老年得子?那24岁的岂不是妥妥的中年女性。
新闻媒体对大龄女性也并不友好。
某媒体在报道“金正男被杀”一事时,称今年29岁的行刺者为“1988年的中年女子”;某媒体报道90后女生前往边区支教的时候称该女子是“1990年的中妇女”。很多媒体的标题也都起的充满歧视意味,比如“最早一批的90后,已经进入晚婚年龄”,“美女研究生抱儿怀女硕士毕业获称人生赢家”之类。
似乎大学毕业后如果不立即结婚,就会秒变中年女性,大龄剩女一般。
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之下,25岁之后的女性就开始为年龄而焦虑了。而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普遍都对年龄几乎没有焦虑。
25岁,女性普遍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开始走向结束;但与此同时的男性,却认为自己的人生刚刚开始。
2:
影视圈充斥玛丽苏
从来不肯欣赏成熟美
有一期《演员的诞生》,邀请了杨蓉、王媛可、斓曦三位30+的女性,在节目中,杨蓉、王媛可、斓曦纷纷哭诉自己在演艺事业上遭遇到的年龄歧视。
在演艺事业上,30+的女性似乎格外尴尬。女演员不装嫩就被淘汰,但是装嫩又会被骂,正如杨蓉在《沙海》里扮演了少女的角色而惨遭观众凌迟一般,但如果不扮演少女,就只能去饰演男主的妈妈了——因为电视剧里几乎没有中年女性的角色,不是少女就是妈。
情感剧《美好生活》,宋丹丹只比张嘉译大九岁,但却饰演了张嘉译的妈妈;电视剧《天盛长歌》中,梅婷也只比陈坤大一岁,却饰演了陈坤的妈妈。
中国的影视行业,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是很不友好,杨蓉甚至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就连想演一个惨遭丈夫背叛后独自带娃成长的中年单亲妈妈的角色都找不到。
马思纯拿了金马奖后,曾直白地告诉媒体:“我小姨蒋雯丽都快没戏拍了”,可见中年女演员的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但是,日本1969年出生的蒋雯丽小两岁的天海佑希依然是日剧女王。
相比于中国中年大女主戏的空白,日韩和欧美似乎都丰富的多:
在日本,米仓凉子、宫泽理惠、内田有纪、吉濑美智子、菅野美穗……这些70年代生的女演员们仍旧是日剧的担当;在韩国,《密会》《有品位的她》《迷雾》等都是中年大女主戏;在欧美,《傲骨贤妻》《使女的故事》都是经典。
为什么在日韩和欧美,中年大女主戏如此受欢迎?因为他们都很乐意欣赏女性成熟之美。因为愿意欣赏熟龄之美,所以中年女性反而在他们国家很吃香,她们非常有市场,而且很畅销。
前段时间日本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民众最想拥有的女性的颜,结果出乎意料,排名前十位的大多都是30+的女性:
排名第一的新垣结衣,今年已经过了30岁,排名第七的石田百合子,今年已经49岁。
这份榜单中,有十个人平均年龄36岁,有三位女星的年龄超过了40岁。最被国人推崇和喜爱的新垣结衣和石原里美都已经过了30岁,但是人气始终不减反升,她们在观众心中的位置,至今都没有被任何鲜肉取代。
而她们中还有许多人,是在35岁之后才开始第一次红的,石田百合子是在47岁时才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的。
她们能够在35岁之后迎来事业上的高峰时期,离不开日本人丰富的审美:日本这个充斥了”矛盾“的民族,有着丰富而多元的审美,在动漫领域强推少女人设,但是电视剧领域偏好熟龄之美。
而在中国,审美则是单一的。网红脸占据了市场主流,玛丽苏占据了半壁江山。
男性的审美,则无一例外地遵循着李敖提出的““瘦”、“高”、“白”、“幼”、“秀”的标准,无论在影视行业还是现实的相亲地带,年龄都是女性的第一大标签。
3:
相亲市场流水的男人
铁打的25岁法则
部分男人如何看待女人的年龄,或许可以从相亲市场上,永远不变的规律:流水的男人,铁打的25岁法则中窥见一斑。
曾有记者采访一个28岁去北京某公园相亲角相亲的小伙,小伙对记者说道,对女方首要的要求就是年龄小,22、23岁为宜,因为:“年龄大的肯定有问题,脾气不好或者怎么样的。年纪小的就考虑得少,很单纯。”
看完这则采访,我以为他口中的年龄大指的是30+,而在记者后续的询问中,他告诉记者女人只要过了25岁就属于他口中的“年龄大”。但是反观小伙,他则认为自己28岁还很年轻,可以在相亲市场慢慢挑选。
相亲市场的年龄歧视现象,这些年付诸报端的就不罕见。
34岁的单身女摄影师郭盈光到著名相亲角上海人民公园写了张征婚广告,为自己相亲,结果被大爷嘲讽道:34岁只能算是郊区房,不值钱的。
26岁刚刚毕业的厦门大学硕士被父母逼迫回到家乡相亲,30岁的男方质疑她道:“你26岁了还没有结婚,你爸妈不急吗?还是你有什么隐情?”
……
如今的社会,经济在飞速前进,相亲市场却越来越低龄化,以前30+才会被称作剩女,如今25+就已经开始被男方称呼为剩女。不仅相亲市场如此,各个婚恋网站也把25岁当作一道门槛:25岁女孩半年会员为5000元,25岁以后每长一岁增加1000元。
浪潮工作室曾在分析了大量的文本资料之后得到结果:在“年龄”、“品行”、“相貌”、“学历”、“家境”等8项影响中,决定男性点击率的首要因素是年龄。也就是说,如果年龄偏大,“品行”、“相貌”、“学历”、“家境”等在男方心中都失去了意义。
大龄女性在相亲市场被歧视,这一现象暂且不论。然而在相亲市场里,最奇葩的还要算,自己年龄大,还嫌弃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是剩女。
相亲,就是对25+的女星的一次年龄上的凌迟。
4:
25岁除了年轻一无所有
36岁你有回忆还有未来
在中国,30+的女性似乎已经不配出现在相亲角了,也不配追求爱情了。同样的情况,如果是刘强东、吴奇隆等人都娶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女孩,就会被视之为人生赢家,但如果是王菲和与小她11岁的谢霆锋复合、47岁的伊能静与小她9岁的秦昊结婚,就会遭到群众的辱骂。
女性似乎在年龄上,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选择和妥协,即便44岁依旧貌美如花的周迅,也自曝有一段时间,被年龄焦虑折磨地痛哭。
周迅说,她可能没办法去面对衰老这件事。但是真正折磨她的并不是衰老,而是世人对衰老的女性恶毒的攻击。
网络上甚至有人“总结归纳”出剩女的种种名称:
(一)25-27岁为初级剩女,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圣斗士);
(二)28-30岁为中级剩女,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必胜客);
(三)31-35岁为高级剩女,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斗战胜佛);
(四)到了35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女,当尊之为“齐天大剩”(齐天大圣);
(五)到了40岁以后,那叫“圣诞老人”;
(六)到了45岁以后,那就是超级剩女,就尊称为“剩着为王”(胜者为王)。
传统的中国人认为,18岁是女孩最好的年龄。而过了25岁没结婚就开始有人用剩女相称呼。
就算是非要用剩女相称,国外也普遍认为,35岁时是剩女,中国整整多出了十年。而且,剩女这个称呼本来就很畸形,仅仅用生育年龄来衡量女人价值的畸形称谓,就跟给鲜肉标示保质期一样。
比起社会上对幼龄的追逐,刘嘉玲的话或许可以成为照亮这个畸形审美的社会的一束光。
她说:“我觉得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阶段,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阅历,还有经验,所以可以通过这些去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而根据一项新的权威调查显示,英国人认为36岁是人生中最好的年龄,无论男女。因为英国人认为,年轻的人除了年轻一无所有,而老年人又即将步入坟墓,而36岁,刚好既拥有一些不咸不淡的回忆与经历过世事的沧桑,还拥有着改变未来的能力与活跃的体力。
与中国人的幼龄审美相比,英国人的年龄界限比中国晚十年,而这十年,刚刚好可以装满一个年轻人全部的迷茫、痛苦、奋斗与改变。
很多中国女性,常常为年龄增长而痛苦,但你以为你在衰老,其实你只是在焦虑。
女性的价值,不该由年龄来限制,毁掉你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你的焦虑。放下焦虑吧,你不可能永远年轻,但你可以永远热泪盈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