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里一对父子坐在长椅上,儿子安静地看报纸。父亲望着树上的麻雀问儿子:那是什么呀?儿子回答:一只麻雀。
过儿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有点不耐烦了,回答道:我刚刚回答你,那是一只麻雀。
又过了几分钟,麻雀飞向另一边,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放下手中的报纸答道:你为什么这样,那是麻雀!麻雀!麻-雀!
父亲又小声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彻底地爆发了,他大声地吼道:我告诉你很多次了,你没有听进去吗,那是一只麻雀!
父亲在儿子的暴躁回应中,起身走进家中,拿出一个泛黄的日记本翻开递给儿子。儿子看了一会儿轻声念道:
今天,我和刚刚会说话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看到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我时刻拥抱着他,一点也不生气这天真无邪而好奇的小男孩……
听着儿子念着曾经的过往,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儿子合上日记本,转身拥抱了父亲……
父亲不是老糊涂、也不是记性差,他只是看到了麻雀,想起了和儿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这些他回忆里的亲密无间,回应他的却是儿子的粗暴脾气与不耐烦……
父亲4次提问与儿子21次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的大小,更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难以衡量的爱与耐心。
幸而,最后儿子幡然醒悟。
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人、同事、朋友总是客客气气,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密的伴侣、家人?
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知道,对外人发脾气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把愤怒、暴躁释放给亲人是划算的,因为这样对待越亲近的人,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
一个网友抱怨:
妈妈来帮自己带孩子,顺带搞搞家里的卫生,做做饭。可是自己总是忍不住对妈妈发脾气:妈妈总是袜子放到洗手池里泡着、总是不记得冲厕所、房间总是不开窗户换气、买菜永远只买便宜的不新鲜的菜……
每次就跟妈妈发完脾气,又无比的后悔。好好的日子,整的死气沉沉的,一家子难受。
其实妈妈和女儿之间的沟通,本应该是最温柔的关系。但是这位网友却往往以吵架开始、埋怨结束。因为她知道,往妈妈身上撒气,是最安全的。因为妈妈不会责怪她,妈妈总是会以包容的心态来原谅她。
对于陌生人、不熟的同事、同学、朋友,我们无法掌控他们的情绪反应,也无法计算撒气后的后果。所以,我们不敢发脾气,有时候即使心中不满,还会假装很客气,陪着笑脸。
但是这些陌生人、不熟的同事、同学、朋友,就算你真的发脾气,你也不会真正地伤到他们的情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你不重要。
但是亲人、爱人却不同。你是他们最亲近、最亲密的人,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许就会牵动着他们的情绪,伤害到他们的情感。很多的亲情、爱情,都是死于一方的“坏脾气”。
日积月累的吵架、埋怨、谩骂,会让亲情淡化、爱情远离。所以,因为在习性爆发坏脾气之前,请努力分散和减弱这种破坏性的情绪。
每个人都可以有坏脾气,但是排解的正确方法,绝不是对亲近的人释放。请给亲近的人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