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这样一个任何技术也难以取代的东西,真的能让男人女人完全分开吗?
王思懿决定借精生子,刘若英说可能将一辈子的孤单进行到底,麦当娜阿姨则做着单亲妈妈,一个人拖着两三个孩子,乐不思蜀。
社会仿若进入了"她世纪",一个类似母系氏族的社会正在来临吗?在这个社会里,女人们纷纷组建女儿国,她们或对男人失望,或者分享新技术的好处,或者高处不胜寒,总之,在她们看来,离开男人,一个女人也可以生活得更好。
但是,男人却不是这样。
环顾四周,四十多岁的单身熟女比比皆是,但是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却不多了。一位台湾的熟女向我打听哪里可以嫁到温文尔雅,爱生活重感情的四十左右单身男。 我热心帮她打听,结果很悲哀:周围有的四十多岁还在晃悠的老男人,要么就是同志,一辈子不准备结婚了,要么就是有卡尔维诺之嫌,只想寻欢作乐,哪想举案齐眉?
国外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男人和女人同样离婚后,毫无疑问螺夫比寡女要短寿。女人离婚后,表面上一瞬间天塌了,可是她们柔弱的身躯下,坚韧的生命很快象野草一样不屈地生长出来。所以凄惨的影视故事里,大多是那个亡夫女,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能够把四五个孩子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但影视剧里,很少描写一个丧偶男,也能够这样做。反倒大多数丧偶男,借酒浇愁一阵后,大多迅速重新续弦。
男人不象女人这样能够独立生活。表面上看,女人依赖感情,但是深层次来看,男人更依赖女人的照顾。他从小是家里的宝贝,不允许上厨房干粗活,否则,不象个男人。所以一旦离开那个照顾他的女人,他只有成为那个媳妇回娘家,脖子上挂个大烧饼天天充饥的懒汉了。
但女人不是这样,表面上的社会文化让女人从小以家务为中心是对女人的一种剥削,但女人将这种不利的处境化为有利,她们从小下得厅堂,入得厨房,生活能力极强。她们习惯了照顾好自己。
男人其实比女人脆弱。中国的阴阳太极里,便也透露着这样的含意。表面上的刚实则易脆,表面上的柔弱实则刚强。男人外表刚强,但是越刚越易折断。女人柔软绵长,但就象那个有弹性的橡皮筋一样,越拉越长。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个女人遇到困难,大哭一场后,可以重新做人,微笑如花,但那个男人遇到困难后,一蹶不振的例子比比皆是。
男人比女人更依赖性。一位男作家调侃说,男人的生命史就是一辈子和阴茎做斗争的历史:既要抗拒诱惑,又要深陷诱惑。有人会说,性,男女都需要。但是,至今为止,还是夏娃诱惑了亚当,在性爱这件事情上,男人比起女人,更经不起诱惑。所以,潜规则都是男人变成丑闻的对象,他们一旦想得到性时,女人轻轻布下罗网,他们便无可奈何。
更不用说生孩子这件事情了。
当男同志和女同志在讨论婚姻合法化的问题时,男同志面临的最大不利是:他们可以不和女人结婚,但是生孩子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女人的协助,简直无法完成。虽然《科学人》杂志曾经报道,未来的男性生育技术正在突飞猛进。也许可以想象,有一天,男人在腹部外面,挂上一个类似西瓜一样东西,里面就是他马上准备待生的小宝宝。但是,这更象神话而不是科学,真正要等到科学发明,让男人可以象女人一样顺利的生孩子,不知还要等待几个世纪?
在这一点上,女人则可以有足够骄傲的资本。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没有关系,那就不和这些不好的东西合作了,自己人工受精,自己独立抚养孩子。以前,女人必须和男人成家,仰仗这个男人,在外赚取生活费来养活母女。但是今天,大都市里,越来越多的三高女性,她们自己拿着不薄的薪水,完全可以独立养家了。
当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感情质量达不到女人的要求时,在她们看来,何必一定要找个男人一起生活?
反观女人,表面上一个个是结婚狂,女人视感情为生命。但是,那更是潜藏在她们生命中的美好梦想,她们执着追求,但一旦得不到理想中,而必须选择一个人,大多数女人,确实能够比男人生活得更好。
理想中的两性世界当然是谁也离不开谁,男人女人互相需要,但又互相不把对方视为唯一。掀起两性的矛盾和对立,是如今性别潮流里,一个需要警惕的思潮。女人不是排斥男人,成为神女峰上孤独的思考者;男人更不是排斥女人,成为无家可归的唐璜。即使生育技术有一天真能实现男人女人互相谁都不需要,可以独立生孩子时,但是感情——这样一个任何技术也难以取代的东西,真的让男人女人完全分开吗?
恐怕永远不会。
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
(2017/05/24/杨建恒(雨霖)转载/编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