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婚俗很有特色,他们的婚姻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习俗。其婚嫁特色为简朴诚信好说亲、热热闹闹乐送亲和有礼有节喜迎亲。
傈僳族传统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允许男子入赘女家,本人及所生子女均不改姓。缔结婚姻首先满足“姑表亲”,即姑娘家的女儿必须首先嫁给舅舅家的儿子(俗称“逮猪份子”),其次,堂“姑表亲”和“姨表亲”,时兴“掉换亲”。因此,无婚姻自由可言。傈僳族民谚:“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给石头坐地守。”“姑娘菜籽命,撒在哪里哪里生。”因此,妇女受害尤烈,婚姻悲剧屡屡发生。旧时,寡妇再婚,须按亲疏顺序择人“转房”。无“转房”对象的,才允许另嫁,但男方须给女方原夫家一件布(俗称“奶母布”),以作补偿。儿子结婚后另建新屋,同父母分开居住;幼子或独子才留在父母身边,并继承家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旧的婚俗逐渐被新风尚替代。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得到传播,傈僳人近亲婚配得到控制。现时,傈僳族的青年男女基本上已经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家庭。与其他民族通婚已有出现,加上防病、治病和文化教育的推进,傈僳族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傈僳人婚嫁礼仪,至今保留下极富情趣的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三月至八月,因忙农事无暇娱乐,更不举办婚事。说亲、订亲日期,一般都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后(忌在七月、九月、冬月等单月进行)。不兴媒人,不讲究彩礼,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去女方家说亲,仅赠送糕点、挂面之类微薄礼品。若女方家同意联姻,当即收下礼物,并将女儿的生庚、属相告诉男方家。婚期多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
领亲前,男方家请两名男子作证婚人(傈僳语叫“娃拿扒”)主持操办婚礼。同时,请一位辈分高的老人(傈僳语叫“阿巴莫”) 在领亲前祝告家神、祖先,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作为领亲人的标志。娃拿扒带上两名小助手接受新郎一拜之托,带上一小截羊腿骨启程。四人来到女方家,先将那截羊腿骨交与女方家,表示“婚事既成,绝无反悔”。接着,女方家请的一位阿巴莫对女方家家神、祖先念诵祝福语,并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将两条麻布交叉、打结,表示承诺领亲。之后,娃拿扒与女方家邀来的女歌手(傈傈语叫“嘎妈”)对歌。嘎妈高唱《婚姻调》(傈僳语叫“夫嘎”),诉说父母养育女儿的艰辛;自谦新娘年幼无知,不会理家,托咐男方体谅,耐心开导,多加关照等。娃拿扒以歌作答,晓以理,动以情,劝慰女方家的人放心,让姑娘出门。双方有问有答,层层深入,生动感人,句句显示歌手的机灵和智慧。对歌结束,娃拿扒与女方的伴郎、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姨婊、姑爹或姐姐、姐夫)和姐妹在堂屋里跳罢《送亲舞》,然后领新娘出门。傈僳人婚嫁历来简朴从事,男方不给聘礼,女家不给陪奁,女儿的嫁装,仅仅是一件长布衫、一张长布帕,家境好的陪送——床被盖。
女方家请的葫芦笙手一路吹奏《送亲调》,引着送亲客转山绕水缓缓前行,队伍浩浩荡荡,热闹无比。途中,嘎妈与娃拿扒即兴对歌,唱旅途的艰辛,赞新人的能干,借诙谐、调侃遣去跋涉的劳顿。经过三次休息,来到男方家附近。男方家派出葫芦笙手吹奏《迎亲调》前来迎接。新娘进屋前,伴娘、伴郎和送亲姐妹赶快将所带被盖高擎四角遮护新娘,此时,男方家的人抓些羊粪丸撒去,以示驱走贫穷和疾病,让新娘带来一生幸福和吉利。新娘进屋后,新郎及其家人暂不露面,意为可避免婚后相处不和睦。送亲仪式以娃拿扒和女方伴娘、伴娘带领大家在场坝上跳《领亲舞》后即告完成。
傈僳人的婚宴简朴、别致:在地坝上摆四块劈柴当坐凳,中间散放些青松针为饭桌。待九碗菜上齐后,新郎先来席间叩谢双方的老辈;双方的父(母)作为亲家于席间正式见面。晚上,在堂屋里举行拜堂仪式。
新人拜堂,称为“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做“丢拜钱”。谁先谁后,依照辈份高低进行;赠多赠少,绝对无人计较。喝了小助手敬的酒,祝新人永世没有口角;活到头发雪白,活到两眼细小。贺亲的客人丢完“拜钱”,阿巴莫给新郎、新娘吃“结合酒”(傈傈语叫“知四巴”),念祝福语:“对门流出一股银水,这里流出一股金水,金水银水合上了,养儿育女,有吃有穿”。
“请拜”完毕,娃拿扒给新郎、新娘起新名(傈僳语叫“夫米咪”),表示新生活的开始。在场的人接受娃拿扒分赠的熟羊肝颗嚼食,一边听他起新名,直到认为起的新名合意了,便齐声欢呼“嚓喔——”“嚓喔——”表示赞成、通过。从这时起,新郎、新娘不再用原来的名字。起了新名,婚礼结束,男女双方客人齐聚场坝上,围着大堆篝火跳《山羊、绵羊合拢舞》。舞步欢腾,气氛热烈,往往通宵达旦。
结婚当晚,新郎、新娘同屋“不同房”,须由伴郎、伴娘相陪,同宿于新房内。次日早饭后,新人带着男方家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伺机避开弟、妹,自寻僻静处亲热。婚后三天,新娘回门。一般当日返回,路程远的,可留宿两夜。回门时,新郎要带去猪肉、包谷粑粑、三脚架等物送给岳父家,同时要在岳父家帮助干十余日的活才能携手返回。返回时,母亲会送给做了新娘的女儿一只鸡、一口锅和镰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
傈僳族历史上曾有摇篮婚配、互换婚和抢婚的习俗,但现在已基本绝迹了。僳僳族家庭一般比较稳固,离婚的较少。如离婚,要请中间人,并刻木为证。离婚当日要杀一头猪,由中间人刻好木刻并洒上猪血和酒,然后男女双方对天盟誓,就算完成了民族习俗含义上的离婚。木刻上刻有中间人的人数,并由中间人保存,如遇任何一方后悔和否认,就可以出示木刻作为凭证。
僳僳族婚俗特色:
简朴诚信好说亲
说亲即订亲,一般都选在农历“七月半”以后进行。忌讳九月和冬月两个单月。据说冬月是“出灵月”,不能提亲。说亲不需媒人,也不讲究彩礼。多数是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带点微薄礼品(诸如糕点、挂面等一些食品)到女方家说亲。若女方家同意联姻就会收下礼品,并把女儿的属相出生年月告诉男方家,也好让男女双方借“刮且”(僳僳族蹢脚舞)和其它集体活动时见面结识,增加感情。一旦订婚,女方家就开始忙着准务嫁妆了。
德昌僳僳族婚礼,历来推崇简朴为荣,男方不送聘礼,女方娘家不送陪奁。
热热闹闹乐送亲
德昌僳僳族举办婚礼,大多数在农历腊月至次年二月间,最迟不超过三月。接亲时,新郎家请两位懂礼仪、会唱山歌的男子(僳僳族尊称“娃拿扒”即证婚人),他们各自带上一名助手也叫“伴郎”,带上接亲礼品如白酒、糕点、挂面、草烟(也叫叶子烟)等去女方家接亲。伴郎先用一支羊腿与新娘子家换回另一支羊腿,其意是姑娘只嫁给一家,婚事成终无悔改。
接亲队伍起程前,男方家要请一位辈分高、懂礼仪的阿巴莫(老大爷)为“娃拿扒”念祝福语,祭告家神和祖先,同时给“娃拿扒”身上挂一条白麻布作为领亲标记(现在大多已改为红布),之后接亲队伍便可起程了。到达女方家时,女方家的女人们站在路旁阻挡“娃拿扒”进屋,表达对新娘出嫁的挽留,经过唇枪舌剑之后才让男方家的人进屋。女方家也要请一位阿巴莫念祝福语,为“娃拿扒”再挂一条领亲麻布,男女方送的两条麻布交叉打结,意为承诺接亲。
招待接亲客人后,新娘的伴娘和嘎玛(女山歌手)坐一方,“娃拿扒”及助手和男方请来的阿巴莫坐一方,边喝酒边对歌。对歌完毕,新娘叩拜父母随“娃拿扒”及送亲、接亲客人一道起程。送亲队伍浩浩荡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意思的是新娘子的父亲或母亲,必须一人要当送亲客。大家跟在新娘子后面,一路走来一路说笑,还边唱僳僳山歌边跳“送亲调”。
“娃拿扒”和“嘎玛”也即兴对歌,唱婚程的艰辛、唱新人的能干、唱僳僳族人的美好生活。接亲无论路途远近,途中都要休息三次以上的单数。一般第一次休息是新娘出门后在屋外不远处小憩,第二次由“娃拿扒”根据路途长短决定在中途休息,第三次在距新郎家不远处休息,并在此等候新郎家人来“迎亲”。
有礼有节喜迎亲
新郎家派人前来“迎亲”时,“娃拿扒”将新郎家准备好的草烟(现在一般用香烟)按每人两张(或两支)分给男女老少客人们。葫芦笙手们则在屋外路边吹着“迎亲调”迎接送亲的客人们。然后请进屋内,男方家还要送一点礼钱给领亲的芦笙手和伴娘。新郎进屋时,送亲客为其在头顶上架起一张被盖作庇护,男方家人则撒上羊屎颗为新娘驱逐从野外带来的鬼魂及病魔,为新娘带来一世吉利。
迎亲仪式以“娃拿扒”和伴娘跳舞、吹奏芦笙而告一段落。之后男方摆宴待客。婚宴结束后,新郎新娘便进行拜堂仪式。拜堂前,先由男女双方亲朋赠送给新人一些礼金并喝两碗并作一碗的喜酒,称为喝“请拜酒”,然后丢“请拜钱”。新郎新娘并立站着,面前置一簸箕,拜钱就丢在簸箕里。丢钱的顺序是按辈分的高低,从男方家开始再到女方家。10元20元或更多数目的钱随意丢,无论多少都能表达对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丢进一次钱,新郎新娘都要跪下叩头行礼并倒酒答谢。拜堂在正堂内进行,神龛上要点松明子,置羊头、摆4支羊腿。
拜堂完毕后,由“娃拿扒”为新人另取名字,这时新人双双跪于草席上,阿巴莫端起酒祈讨吉利的封赠语。新人饮酒,“娃拿扒”则将煮熟的羊肝分给在座的客人们吃,并不停问“哪位还没有得到羊肝?”并从神龛上取下羊头、羊腿向家神报告。为新郎新娘取名完毕,一对新人进正房脱下此前穿的长衫,解下新娘盖头。至此,所有仪式才算完成,新娘方可自由活动。参加婚礼的人们开始围着火堆“刮且”。大家尽情歌舞,通宵达旦。次日早餐后,三三两两各自返家。
德昌僳僳族结婚当晚新郎新娘不同房,而是由各自的男女陪伴同床共眠。第二天早饭后,一对新人带上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新婚三天后,新娘子要“回门”。“回门”一般当日返回,路远者可留宿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