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宝宝胆小的4个方法
情景1:害怕在黑屋子里睡觉
在妈妈让宝宝上床睡觉的那一刻,宝宝会说:“妈妈,开着灯,我害怕在黑屋子里睡觉。”妈妈会想,是不是有谁吓着宝宝了,或是有谁给宝宝讲了恐怖故事。确实是这样,所有这一切都会使宝宝产生怕黑的感觉。
帮助方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训斥宝宝,也不要叫他胆小鬼,这会导致宝宝自我封闭,纠缠在恐惧和不安中。妈妈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都在隔壁,没有什么好怕的。”通常宝宝能够得到大人的支持,就会平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睡眠上。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那就最好给孩子装个方便开关的小灯,嘱咐他在快要睡着前自己关灯。或者给他一个玩具小手电,这样在黑暗中,他也会感到自信。
情景2:遇见小动物惊恐不已
在感觉方面,其实成人和孩子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成人积累了生活中的经验,哪些东西是软的、带刺的、光滑的,或者是坚硬的……但宝宝不行,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是第一次,他无法判断会不会伤害自己。
帮助方略:对于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在宝宝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肯定会感到惊恐,会大声呼叫妈妈保护自己。这时妈妈要主动给孩子介绍这个新朋友,不要故意避开,不然类似事件还会发生。不妨对宝宝说:“这是毛毛狗,你看它的毛很柔软,样子是不是很可爱,来,摸一下,它很乖,不会咬人的。”
由于铁及与其相关的营养素摄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铁缺乏叫营养性铁缺乏症。营养性铁缺乏症在中国相当普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中半岁到两岁是高峰患病年龄。
宝宝缺铁了怎么喂养
铁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0多亿人缺铁,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在发展中国家,50%以上的孕妇缺铁,5岁以下儿童40%?50%缺铁。
由于铁及与其相关的营养素摄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铁缺乏叫营养性铁缺乏症。营养性铁缺乏症在中国相当普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中半岁到两岁是高峰患病年龄。据2002年全国调查资料显示,7?12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0.8%,呈现为儿童年龄愈小,铁缺乏愈严重,缺铁性贫血也愈多。
原因
摄入铁的总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多见于婴幼儿及散居学龄前儿童、孕妇和乳母。
中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含量较高。虽然中小学生每日摄入铁的总量超过推荐的铁摄入量(RNI),但是由于植物性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低于动物性血红素铁,再加上植物性食物中鞣酸、植酸、多酚类物质含量较多,妨碍了铁的吸收利用,致使机体对铁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中国居民膳食品种相对比较单调,食谱很少变化,很多儿童还养成了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进食习惯。
临床表现在非贫血铁缺乏期,由于铁参与的生物酶的不足和活性的下降导致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障碍,表现为工作和劳动耐力的下降。在学生中则表现为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学习成绩的下降;有的证实为智商的下降,下降幅度达9~11个智商点。在婴幼儿中,小运动操作的发育落后于正常儿。
铁缺乏进一步发展,会使红细胞含铁量降低导致缺铁性贫血。通常短期铁缺乏对形体生长影响不大,但贫血小儿体重常有降低。贫血儿童肤色苍白或发黄,毛发干燥,脱发,指甲脆裂,出现匙状反甲,口腔黏膜萎缩及不同程度的舌炎,食欲不振,常有呕吐或腹泻,呼吸、心跳加快,可有肝大和下肢水肿。儿童可有异食癖,诸如泥土、粉笔、墙灰、煤渣、纸片等均可成为其喜爱的食物,这种异食的结果又会加重已有的铁缺乏,互为因果。
铁缺乏对儿童学习、认知及智力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得愈早,后果愈严重,其损害所造成的远期影响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情景3:见了生人就会哭
有的宝宝很怕生人,与生人交往时就不安。有时梦里也会无缘无故地抽搐、呜咽或哭泣。
帮助方略:先不要把陌生人介绍给孩子,而是把孩子介绍给陌生人。同时要抱着宝宝,通常宝宝在妈妈的怀里,相识的过程才会愉快和平静。还可向宝宝解释,来人是妈妈最好的朋友,他的小朋友以后可以跟你一起玩,使宝宝自然地、充满信心地面对陌生人与事,不会发展成不可抑制地恐慌。
情景4:见水就想逃出来
当妈妈把宝宝放到浴缸里,或者游泳,他就会害怕,就会哭泣,就会挣扎着离开。这是因为洗澡的时候,有些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舒服,譬如水从头上冲下来的时候感到喘不过气来;刚下水时宝宝会觉得水冷等。
帮助方略:首先,不要强迫宝宝做他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强制他洗澡。如果他怕水,就不妨从小环境开始,譬如宝宝拒绝去浴池,就换在卧室里洗。可以在水盆里放个玩具,让宝宝蹲在外面玩,过一段时间,以游戏的方式把孩子放进水里。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游泳池,那里的水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就像温水一样,宝宝会感到舒服而不再怕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