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宝宝发烧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妈妈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先帮孩子降温退烧。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4个月宝宝发烧
家长应对4个月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即区别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其次,选用好而安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4个月宝宝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热,家长不必惊慌。
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若4个月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送医院查看。转送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小儿发烧:该看西医还是中医
春天万物复苏,病毒和细菌也悄然滋长。家有宝贝的父母在这个季节严阵以待,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一有个头疼脑热,家长便草木皆兵,不敢有半点疏忽。小儿发烧后,应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本期健报邀请中、西医专家各出奇招,让您的宝宝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春天。
一线病例
张先生8个月大的宝宝感冒了,发烧到39℃。3天以来,孩子的体温起起伏伏,白天低烧晚上高烧。第三天晚上量出39.5℃时,孩子的妈妈黄女士慌了。孩子的每一声哭闹,都让她恨不得立刻带宝宝到医院去输液退烧。但张先生却反对妻子这样盲目地退烧,他认为孩子神志清醒,活动也正常,无需过于担心,盲目退烧只能为自己求个心安理得。可黄女士坚持要带孩子到医院输液退烧,于是两人开始了争吵。黄女士的理由是:感冒高烧会烧坏脑子,甚至引起脑膜炎或败血症,而张先生近来看了不少中医书籍,认为感冒高烧不但不会烧坏脑子,还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张先生和黄女士谁说得对?中医西医各有说法。
西医篇
观点一:到38.5℃应服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可别急着喂退烧药。”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颜云盈说,“用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治疗病原还要根据病因下药。”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人的身体对付致病原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颜云盈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不是高烧(高于38.5℃),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在整个婴儿期(1周岁以下),无论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家长都要非常重视。”颜云盈说。因为发热本身虽然是一种保护的`反应,但温度过高会伤害机体。因此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烧至38.5℃时,就要服用退烧药,把温度降下来。而3个月以下的婴儿,是禁止使用任何退烧药的。
服用哪些退烧药也有讲究。颜云盈提醒:一些副作用大的退烧药如尼美舒利颗粒,就不应当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而美林、布洛芬类的退烧药比较安全,可以作为家中常备药。
观点二:可用冷敷等物理降温法
对于不能使用退烧药的新生儿,可以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或者冷敷,颜云盈说。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的做法是: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拭孩子的大血管处,如额头、腋窝、手肘等,其他部位如腹部则不要用酒精擦拭,因为腹部血管少,用酒精擦拭腹部并不能达到扩张血管、散热的目的,而且由于新生儿体积小,与酒精接触的相对面积大,耐受力也较差。
颜云盈介绍说,冷敷是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观点三:发烧并非都要输液
“是否输液,要经过相关完善的检查后,在医生查明病因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判断。”颜云盈说,孩子病了,做父母的都很着急,因此在门诊,很多家长一上来就要求输液。“滥用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甚至休克。”颜云盈说,输液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对症治疗。
“疾病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上呼吸道感染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发展为气管炎,然后是支气管炎、肺炎,最后发展为败血症或脑膜炎、脑炎。”颜云盈说,脑膜炎和脑炎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烧坏脑”。因此孩子发烧后家长要充分的重视,及时就医,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有些家长怕孩子“烧坏脑”,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也是不科学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颜云盈还一再强调,发热的温度高低与病情是否严重没有直接关系,温度低不代表病情轻,温度高不代表病情重。因此当小孩如果只是出现发热,温度没有达到38.5摄氏度之前,可在家观察,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但如果孩子出现低热合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低烧2~3天不退,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中医篇
观点一:中医治疗根本
西医见效快,中医能治根。这是很多人的认识。为什么中医能“治根”?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胡善乐解释说,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当寒气入侵人体时,“寒主收引”,毛孔紧闭,热量在体内积蓄无法发散,所以人体的温度会升高。当体内阳气的规模变大,可以压倒寒气时,毛孔就会张开,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敌人”(寒气)被赶跑后,人体的温度就会降下来,病就好了。
“西医的输液,我个人不赞成。”胡善乐说,输液是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身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采用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
“要让孩子好得彻底,扶阳才是关键,中医治疗的是根本。”胡善乐说。
观点二:别冷敷,要热敷
对于西医上说的冷敷即“物理降温法”,中医上并不赞同,反而推崇热敷、“捂汗”。
胡善乐认为,冷敷和“打开门把坏人请进来”没什么分别。因为当人体张开毛孔要把寒气排出体外的时候,如果采用冷敷,反而会将寒气从张开的毛孔“请”进来,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
与西医相反,热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却是中医治疗时的方法,名为“汗法”。这种方法在民间也被广为运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孩子感染了风寒、发烧,只要盖上厚被子捂出一身汗,就会慢慢退烧。“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就是中医所说的‘扶阳’。”胡善乐说。借用上面的比方,“捂汗”是帮助八路军打日本鬼子,虽然“小米加步枪”的作战方式过程比较缓慢,但不仅能平息战争,还能让战争更加彻底,发烧不容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