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病有哪些
导读:新生儿常见病怎么办?新生的宝宝可爱却娇嫩,容易发生不适,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知识,从而在宝宝患病时从容应付。所以,新生儿常见病怎么办?
一、生理性黄疸
表现: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原因: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
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就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黄疸。
应对: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黄疸就会退尽。所以父母不用惊慌,可以置之不理。
二、便秘
表现:便秘是指没有大便或大便次数忽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很硬,排便困难,以致婴儿哭啼。
原因: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便。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配制的奶粉,大便次数会略少,甚至会便秘。
应对: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应是软性的。如果发现宝宝便秘,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情况不改,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新手爸妈不要自己在家给宝宝灌肠,灌肠次数太多是危险的,会让婴儿养成依赖性,非要灌肠才排便,所以这方面还是听医生的指示去做较安全。
三、吐奶
表现: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些奶。
原因:宝宝并不是生病了,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使得奶也跟着吐出。
应对:新手父母对宝宝吐奶的预防方法是,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快,在吃奶之后让宝宝有机会排出胃内的空气。当宝宝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而应该抱起他,让他把头靠在你的肩膀或膝盖上停留一会儿,轻轻地由下向上抚摸宝宝的背部,使空气排出,这时,爸妈可以听到明显的打嗝声。当婴儿吃得过量,可能将部分或全部的奶都吐出来,这是无碍的。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止喂奶,每天给他喂几次少量的温开水;若呕吐不止,就该去看医生。
四、腹泻
表现:腹泻很容易辨认:大便次数忽然增多,而且稀,发出臭味。
原因: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天气炎热或受其他疾病影响时都会腹泻。
应对:如果发现婴儿腹泻及发热,应立即去看医生,不可拖延。父母在带宝宝看医生之前,应让宝宝多喝流质,如温开水或稀粥。让宝宝多饮流质非常重要,因为宝宝已失去大量水分,这很危险。同时,父母还要注意保持宝宝的清洁卫生,替宝宝处理完粪便后,自己也要洗净双手,以防病菌传染。
五、脐炎
表现:宝宝肚脐发炎。
原因:脐炎是新生儿常遇到的问题。宝宝出生之后,脐带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医生将脐带结扎后5-7天内脐带残端干枯脱落,脱落后的部位即为肚脐。问题就发生在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感染细菌而发炎,这就是脐炎。
应对:预防脐炎发生的方法很简单:保持宝宝脐部清洁、干燥。脐带未脱落时,给宝宝洗澡要分上、下两部分洗,不要让脐带及包扎脐带的纱布沾上水。如果脐带上的纱布湿了,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现宝宝的脐部有渗出液,一定要带宝宝看医生,爸爸妈妈要按无菌操作的程序给宝宝清洗脐带。
六、湿疹
表现:开始是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最后可结痂、脱屑,反反复复,长期不愈,宝宝会感到搔痒难受。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耳廓周围,面颊部也有,严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肤皱折处多,如肘窝、腋下等处。常见的湿疹是以2-3个月大的宝宝最严重。
原因: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的比例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多。
应对:一般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给宝宝洗脸、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到了宝宝4个月以后,开始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减少牛奶的摄入量,直到宝宝完全脱离以牛奶为主食、以饭食代替后,皮肤湿疹常常会不治自愈。在药物方面,爸爸妈妈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维生素C等,同时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如果宝宝的湿疹较严重,父母可用硼酸水湿敷。患湿疹的宝宝,长大后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鱼、虾等,爸妈要留心观察。
七、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一般发生在面部两侧,前额、下颚也有发生,有的孩子在耳部也可以发生。刚开始时是一些红疹,接下去会有渗出,有黄色的分泌物、结痂。新生儿脸上长出一粒粒白色的小颗粒,颗粒周围泛湿疹有自愈性,一般在4--6个月后可以逐渐自愈,也有部分宝宝到1岁才好转。
内在因素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在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湿疹病情。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蛋白质,牛奶,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新生儿湿疹最常见的诱因。尽量寻找过敏源,但往往有困难。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药膏涂抹得要稀薄,对宝宝的举动稍加注意。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影响。
八、新生儿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早产儿更为多见。大部分是危重疾病的.一种表现。一旦发现新生儿惊厥,应立即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动作较小,又由于许多新生儿被包得严严实实,因此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新生儿抽风的动作。新生儿惊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面部小肌肉的抽动,表现为眼睛的斜视、眼睑和面部小肌肉的抽动,或表现为嘴部类似吸吮的动作,也可以有一个肢体、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抽动。总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特别是局部小的抽搐与新生儿的正常动作不易区别。
抽搐与新生儿的正常动作区别如下:
1、姿势的改变: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新生儿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
3、眼神的改变: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同时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九、新生儿呼吸暂停
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宝宝会突然停止呼吸几秒或更长时间,然后又自行恢复正常呼吸,脸色及心跳没有改变,这些现象属正常现象。而我们所说的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达20秒以上,伴面色发绀,心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肌张力下降的表现,这是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结构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不稳定所造成的。所以早产儿尤其多发,约有40~50%的早产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此外,窒息、肺炎、心血管先天性畸形、感染、核黄疸、低血糖、低血钙及突然的冷热刺激等也可导致呼吸暂停。如发作频繁,可有生命危险。
十、新生儿肺炎
肺炎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而且患病后危险性较高,特别是体弱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更容易患肺炎,并在患病后病情重,身体恢复慢。
症状识别:新生儿的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肌软弱无力,因此无力咳嗽。而且,新生儿患肺炎时,不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样出现明显的咳嗽、发烧、气喘等症状,甚至体温下降,有时只表现出吸吮差、容易呛奶、哭声较轻或不哭,嘴里像螃蟹似的吐泡沫等,很多父母往往会误认为是感冒或其他问题。但抱患儿去医院时,却经常会被医生发现病情已发展得很危险了,所以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多时候在肺部也听不到特有的湿罗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于新生儿来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通过数呼吸次数帮助父母及早发现肺炎。由于正常的新生儿的呼吸节律并不规则,一阵快一阵慢,有时甚至有短暂的停止,所以在数1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不能采取数15秒再乘以4的方法,正确做法是要数满1分钟。
还有一项观察可帮助父母识别。新生儿患肺炎时会出现胸凹陷,即吸气时胸壁明显下陷,并且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为了准确起见,以上现象要在安静状态下观察。
同时注意观察孩子有无烦躁不安、精神不好、吃奶差、呛奶并奶汁从鼻中流出、嘴吐泡沫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