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癌:定检、少吃、多动
乳腺癌可以说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乳腺癌的易发年龄是多大,是否与中老年人有关,症状有哪些,由什么原因引起,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又有哪些?
什么人易患乳腺癌?
专家介绍,中年或者刚进入老年,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一般来说,24岁以内发生乳腺癌的很少,从25岁开始乳腺癌的发生率上升。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55-59岁,59岁以后又会下降。
非典型乳腺增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发生乳腺癌。非典型增生临床上不容易发现,往往是通过活检,比如因为乳腺增生或者是乳腺的良性病变做活检,来发现非典型增生。月经来得早,12岁以前、11岁左右就开始来月经;停经晚,55岁以后才停经也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此外,有乳腺癌家族史,服用一些外源性的雌激素,过度饮酒,绝经后肥胖,以及胸部受到过量的射线照射都是危险因素。
同时,乳腺癌也并非女性的专利。据马斌林介绍,有关临床资料统计显示,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有家族史、体内雌激素水平高、肝功能较差、过于肥胖的男性有可能被乳腺癌“侵袭”。
预防乳腺癌:及时检查
一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是曾经很多人建议的,但研究表明,乳腺的自我检查更多是了解乳房和观察它的变化,真正的检查一定要借助先进仪器和医生的经验。医生建议,预防乳腺癌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定期检查
女性从40岁开始,就应该每年做一次乳腺X射线或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对于没有明显肿块的,目前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通过钼靶摄片技术分析钙化点数量、性状、排列方式及彩色多普勒B检测,临床明确是否患上乳腺癌。
●少吃补药
女性更年期服用的药物和补品通常含有雌性激素,长期服用易诱发肿瘤,建议女性在服用时,应掌握小剂量、短疗程的方法,以免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罹患乳腺癌风险。
●远离坏习惯
摒弃熬夜、饮酒的习惯,多运动。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吃些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谷物和豆类等。
卫生部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乳腺癌已成为上升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30年中,上升比例高达96%,仅次于肺癌;目前已步入每年2%~3%的快速增长期,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
在日前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共同发起的“对话希望——关注乳腺,绽放美丽生命”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表示,乳腺癌已经逼近“80后”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乳腺癌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乳腺健康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在我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在卫生部确定的8种癌症筛查工作中,乳腺癌的筛查被作为一个重点。
出生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时期的“80后”年轻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往往忽略了自身健康;一些女性精神负担过重、睡眠不好,生活作息紊乱导致内分泌紊乱,都会成为乳腺疾病的诱因。另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女性初潮早绝经晚,导致体内激素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环境污染、饮食污染等对年轻女性体内激素造成的不利改变,也使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加大。再者,城市中女性生育时间推后,更有一些女性盲目服用减肥药物、保健品等也与乳腺癌的增多不无关系。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月经周期不规律、绝经年龄在55岁以后或行经大于42年;
有不良膳食结构,如过食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
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产后未哺乳或初次分娩前曾有过多次人工流产;
乳腺良性疾病史,如乳腺增生病;
有放射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等。
■勤查早治,超九成乳腺癌患者可治愈
另一方面是治疗的进步,乳腺癌治疗已由过去单一手术切除,转向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新的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尤其对于早期、远离乳晕的病灶提倡的保乳手术,基本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和乳房美观,减小了病人心理压力。邵志敏教授表示:近年来各类创新药品不断演进,在不断刷新治疗率的同时对机体的损伤也越来越小。随着靶向药物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的发展,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早期患者治愈的机会大大增加;即便是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晚期患者,治疗后依然能得到非常好的预后。
■每月一自检
■半年一排“险”
■每年一体检
35岁以下女性,建议每年一次乳腺B超检查,诊断可达到85%;35岁以上女性,在健康体检时,建议加入钼钯X射线检查项目,诊断率达90%。乳腺癌的早期征兆包括:乳房有异常肿块;非哺乳期乳头有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和上肢水肿;乳腺外形改变,出现肿块处皮肤隆起,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有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