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宝宝幼年哮喘警惕成年患鼻敏感

  “阿嚏!阿嚏!……”小飞几乎每天都要打上好几个乃至十几个喷嚏,开始时周围的新朋友、新同事都以为他是感冒,后来发现小飞经常这样,也就见怪不怪。再后来,小飞每逢打喷嚏就赶紧向周围的人解释自己是“鼻敏感”。

  小飞自小就有哮喘的病根,用他妈妈的话形容:“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喘个不停,半夜像拉风箱样气喘,看着都难受,每次都要上医院急诊才搞定。他一打喷嚏,或者咳嗽几声,我们就很紧张,因为接下来很可能就是新一轮喘咳的开始。”

  幸好,随着年龄增长,小飞喘咳渐少,但爱打喷嚏的毛病没变。特别是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不管天气变冷还是变热,小飞的鼻子总会用打喷嚏、流鼻涕的形式反应出来,为此,小飞的妻子开玩笑地说他是只小狗:“狗打喷嚏要变天。”小飞对特殊的气味和灰尘还特别敏感,家里搞卫生扬起的灰尘能让他接连打十多二十个喷嚏。

  终于有一天,小飞受不了喷嚏连天的折磨,下决心要彻底治好这个敏感的鼻子。经检查,小飞患有典型的过敏性鼻炎,跟他小时候患的哮喘是“同卵双胎”。医生告诉小飞,医学界过去一直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上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下呼吸道疾病,两者是完全独立的两种疾病,不过,近年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气道自上而下是一个整体,研究人员已经从解剖学、炎症的发生机理等方面,证实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存在着共同的特征,是同一种气道过敏性的炎症,而且都与遗传体质有关。

  十个哮喘者有七个鼻敏感

  一项对1000多名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十几年后会有10.2%患哮喘,而非过敏性鼻炎患者只有3%在十几年后患哮喘。

  目前普遍认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研究资料显示,大约有78%的哮喘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而有38%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伴有哮喘。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常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发生,两者只是临床表现不同,实质都是气道的过敏反应。很多哮喘患者接触油漆、花粉就会引起急性发作,大部分患者对尘螨过敏,有的也可以对食物如鱼、虾、牛奶,动物皮毛、化学气雾剂等过敏,另外在气候变化、受冷、呼吸道感染、运动、情绪波动时也可发作或加重。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好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涕。哮喘的主要表现是反复咳嗽与喘息发作,并且常常在夜间加重,胸闷难忍,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有些过敏性鼻炎虽然无明显的哮喘发作,只是伴有难以治愈的咳嗽,或者伴有胸闷发作,实际上已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表现,是一种不典型的哮喘发作。通过治疗,这些症状都会消失。

  过敏性鼻炎≠感冒

  曾经有一名五岁儿童,“感冒”两个月后才来医院治疗。家长说,孩子先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服用大量抗生素和感冒药始终不见效。医生检查发现,该患儿鼻腔充塞着分泌物,鼻黏膜充血肿胀,呼吸也显得有些急促,让其服用抗过敏药后,才控制住病情。

  急性鼻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急性鼻炎即普通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炎症。而过敏性鼻炎患者具有特异性体质,需要检查过敏原等才能确诊。因为过敏性鼻炎初期症状多为打喷嚏、流涕,不少家长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加上抗生素的滥用,其所服感冒药也没含有抗过敏的成分,往往导致延误治疗。

  防治哮喘,不能忽视过敏性鼻炎

  由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上、下气道的同一过敏性炎症,想要治好下气道疾病,必须先控制住上气道疾病。因此,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必须同时治疗,采用鼻吸入表面激素加抗组胺药,或者口服抗白三烯类药加抗组胺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也能有效地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据有关资料表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用过抗过敏药物之后,哮喘发病率降低30%。

  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针对过敏原进行的特异性免疫疗法(或称脱敏疗法)是目前唯一一项针对病因的有效防治方法,关键是要使用国际标准化抗原,并在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有部分患者经正规的脱敏治疗可以治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宝宝幼年哮喘警惕成年患鼻敏感  鼻敏感  鼻敏感词条  幼年  幼年词条  哮喘  哮喘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成年  成年词条  
护理

 宝宝春节后积食的调理方法

宝宝春节后积食怎么办?幼儿在年后是最容易出现积食现象的,造成积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过年时饮食造成的。不过,在年后宝宝出现积食现象,妈妈可以自行利用一些食疗的方法...(展开)

护理

 宝宝发烧时妈妈不能做什么

 不能以为烧退就是病愈  浩浩因高烧、咳嗽而被医生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在打了3天点滴之后,浩浩没有再发烧,咳嗽明显减轻,浩浩妈妈便认为宝宝已不发烧了,疾病...(展开)

护理

 母乳为何养出小黄人

 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不少,可是你知道吗,很多情况下,宝宝并不适宜吃母乳。如果强行喂养,甚至可能给妈妈和宝宝的身体带来伤害。  案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