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宝宝喂药呢?对于苦苦的药来说,婴幼儿一定是不喜欢吃的,但是,孩子生病又必须要吃药,怎么办好呢?在这里,小编就来为苦恼的妈妈们出出招,快来看看吧。
宝宝生病用药原则
要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决定如何用药,尤其要考虑到儿童的用药特点及剂量。如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应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同时患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又如患小儿感冒时,尽管速效胶囊疗效快、服用方便而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婴幼儿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因此在选用药物时既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不利因素。
选药时要有明确的指针: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图贵药,因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临床调查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了如对胎儿的影响、致癌、致畸、依赖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时间的局限,还远不够。非那西汀在应用几十年后,才发现长期应用可致肾乳头坏死甚至肾盂癌的毒性反应。
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还是注射);药物联用的相互影响(用药尽量少而精,尤其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不要给患儿随意滥用成人药:童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婴幼儿更应慎之又慎。如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适于成人应用,若给患儿应用则不易掌握用量,一旦过量,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又如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成人用药尚需注意,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用后很易中毒。
不要滥用小药:有些家长把一些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益于小儿的身体健康,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如抗菌药物不按时按量的滥用,会导致耐药性,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就起不到杀菌消炎作用了。又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黄、黑白丑等泻药,盲目使用会影响小儿营养吸收。还有些中成药里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积蓄中毒。孩子无论吃什么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避免滥用某些滋补和维生素类药品:家长的动机是为孩子好,如病愈后让孩子补补虚;在校功课多、学习紧,给予进补;让孩子有高大的体格身材,避免“三等残废”等,有的人甚至和邻居攀比给孩子进营养滋补,因而滥用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A等。殊不知,这早一支、晚一支的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如人参蜂皇浆之类制剂是公认的激素制剂,这些补品制造出了性早熟,并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深感棘手。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骨只长短不长长,原想不成为“三等残废”,却制造了一个地道的“三等残废”。
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药更趋合理,争取早日痊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于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于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底痊愈。
那么,妈妈要如何给宝宝喂药呢?
怎样给宝宝喂药?
喂药要按照医师嘱咐,每天喂药次数、每次服药剂量都要按规定进行,不能擅自加量或减量,不能随意停药。
喂药前要仔细看清药名,千万不要拿错药。孩子吃的药,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跟大人的药或外用药放在一起,以免拿错。喂药前要细读说明书,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喂药时先把药物按剂量放在匙中,药丸要研成粉末再加些糖水混溶,喂药水要看清药瓶上的刻度。
有些孩子不愿吃药,可先与小儿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边玩边喂;懂事的孩子可说服他自己吃药,尽量不采取强迫灌药法。
喂药时,让孩子取半卧位,限制住手脚的活动,用左手捏住孩子的下颌,右手将盛药的匙紧贴孩子的口角慢慢将药倒入,待孩子完全咽下去后,再放开下颌。喂药的匙要是金属的,孩子咬不破。匙不要放进孩子口中太深,以免刺激咽部引起呕吐。
注意喂药不要在孩子哭闹时进行,也不要捏鼻子灌药,以免将药水呛入气管和肺里。孩子吃药后若口里不舒服,可喝一点糖水、果汁等。
怎样给宝宝喂药?妈妈在给孩子喂药时千万不可强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