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喜欢吃药,但是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乖乖吃药,而把药放进饭菜或宝宝的饮品中。其实这样的做法有可能影响了宝宝的健康,甚至危害宝宝的生命喔。
1岁多的明明因为佝偻症状需要补钙,医生给明明开了一瓶钙含量较高、但没有“糖衣”和果味的钙片。挺大一颗,味道又辛又苦,为了方便服用,每天早上,明明妈都会把钙片捣碎,撒在明明的饭菜和牛奶里给他一起吃下去,但她心里有点疑惑,这种素装钙片效果就比味道甜香的果味钙片或口服液好吗?把药混在饭菜牛奶里,温度、油腻情况各不同,会不会对药品本身和药效有影响?
儿童用药首选甜味剂型直接给药
“从药品化学机构和作用原理上看,其实都不建议放在食物中同服,直接用温开水送服最安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李艳芳告诉记者,虽然说,“医食同源,药食同根”,饮食和药物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效果常能相辅相成。但有些食物和药品同时服用却会降低药物疗效,甚至对身体产生危害。
特别是儿童用药,药品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钙片、感冒类、益生菌类和头孢类抗生素。为了方便小儿服用,一般都设计有水果味等甜味剂型,可以直接给药,效果也不错,是家长的首选。
如果医生开的是普通的吞服药片,不是缓释剂型,可以捣碎后溶于温开水送服。“味道可能很苦,吃完可以奖个糖。一些家长图方便,将药品溶于果汁、牛奶或混在饭菜中给孩子服用,很可能改变药物的药效。”李药师说。
药品混在食物中同服,可能降低药效增加毒副作用
她进一步解释称,果汁有酸性,药品如果是碱性的,就会改变药物的结构,影响药效甚至带来不良反应。因此药品一般都不建议用果汁来送服。混在牛奶里服用也要注意,因为牛奶中含有有蛋白质、脂肪酸等大分子结构,会影响药品的释放分解。
以抗生素为例,服用前后两小时不宜饮用牛奶,更不要将抗生素放在牛奶中,因为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多为肠道反应,饮用牛奶会增加肠道反应的可能。
油腻的饭菜更应警惕,有些药品特别做成脂溶性的,会溶于油性物质,混在饭菜里可能会释放太快。而且,食物温度太高也会破坏药品结构。“只要是说明书中没有提示可以将该药品混在食物中服用的,那就不能随便操作。”李药师强调。
注意:以下食物和药物是“冤家”
其实,食物和药物发生“矛盾”的情况还有很多:有些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有些食物和某些药物会直接产生冲突,破坏药物的结构,有的还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止泻药不能与牛奶同服
服止泻药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其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
●维生素C不能与虾同时吃
服用维生素C前后两小时内不能吃虾,因为虾中的铜会氧化维生素C,使其失去药效。虾中的五价砷易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三价砷”。
●钙片不能与菠菜同时吃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体内后电解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服钙片前后两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将菠菜先煮一下再食用。
●降压药不能与西柚汁同服
服降压药时不能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的柚皮素会影响肝脏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和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容易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增加副作用。
●黄连素不能与茶同服
茶水含有约10%的鞣质,在体内易被分解成鞣酸,而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能饮茶。
●布洛芬不能与咖啡、可乐同服
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刺激,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可乐中的古柯碱则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阿司匹林不能与酒同服
阿司匹林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体内乙醛蓄积,导致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严重的会出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