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新生儿宝宝甚至是大人,在睡觉的时候,会发生抖动的情况,类似抽搐的抖动,抖动之后接着入睡,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介绍说,有的孩子在睡眠期间,有一部分脑细胞处在休眠状态,另一部分脑细胞仍处在兴奋状态。此时,若出现灯光变换或声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手脚不自主抖动,也有的孩子在没有光线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出现手指、眼睑、脚趾不规则抖动,一般持续时间都很短,在进入深度睡眠期后,这种现象就消失。有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会在浅睡眠期出现手脚、肘腕抖动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睡眠生理现象,医学名词叫“睡眠肌阵挛”。
良性睡眠肌阵挛是一种生理性的睡眠期运动,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但新生儿期的睡眠肌阵挛有些特点容易被误认为癫痫发作,称为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症状出现在生后1个月内,多数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有时可由声音或晃动婴儿等外界刺激诱发。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抽动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多数部位不固定,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c/s的频率出现,每次持续数秒,并可成串出现,持续20~30分钟,甚至 长达90分钟,容易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但清醒期从不出现抽动症状。
通过安抚抽动的肢体或重新摆放体位可终止抽动。神经系统检查及EEG正常。偶有家族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内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如果孩子没有其他症状,只是在睡眠初期偶有抖动,这不是病态,不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