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0天左右是可以康复的,不会留下后遗症。但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极少数可因病毒对肌体造成严重病理损害,高热不退的可并发其它疾病,如心肌炎、脑炎等。
白细胞升高为危险信号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口腔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人,包括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主要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主要有以下集中传播途径:一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二是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的接触传播;三是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造成流行。另外,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一些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家长,执意要求住院治疗。对此,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症状轻微的患儿不必住院治疗,适宜居家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并妥善处理污物,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的进展,若患儿症状加重,则要及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就医后若查明白细胞升高,则应被视为一个危险信号,需要加强治疗。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0天左右是可以康复的,不会留下后遗症。但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极少数可因病毒对肌体造成严重病理损害,高热不退的可并发其它疾病,如心肌炎、脑炎等。
发病红疹呈离心形分布
不少家长都有些过分恐惧,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红点点”,就怀疑是得了手足口病,,纷纷到医院求医。事实上,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是出了麻疹、水痘而已,更有甚者,只是被蚊虫叮咬,或者花粉、食物过敏引发的红疹而已。
家长需要鉴别普通的疾病与手足口病。水痘起的疹子是向心形分布,以前胸、后背、躯干部为主,蚊虫叮咬则起小丘疹。手足口病起的红疹则呈离心形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以及会阴部。普通的口腔溃疡通常只有一处,周围没有明显的红肿,而手足口病的溃疡是多处,出现在牙齿黏膜、舌尖、咽峡部位,而且嗓子是红的,有明显的充血。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病没有得到及时就诊,则很可能会延误病情。
孕妇同为高发人群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的一种,可以通过母亲胎盘传播给婴儿。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对疾病的免疫力会明显下降,也是感染病毒的高危人群。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流产或胎儿出生缺陷。
目前儿童预防手足口病的一些措施,在孕妇身上同样适用。如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者,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等。
紫外线甲醛碘酒可杀毒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不过,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平时应该多晒晒被子,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如果周围没有手足口病人,就没有必要盲目消毒,每天用清水清洁家具即可,室内注意保持通风换气。
此外,对待手足口病应以预防为主,最重要的则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庭饮食卫生也很重要。家长要帮孩子剪短指甲,平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变化尤其是孩子的吃饭和喝水;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肌体抵抗力。
最后,肠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被发现已经有几十年了,死亡率较低。作为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出现危重病情的可能性极低,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正规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
小编提示:家长需要鉴别普通的疾病与手足口病。水痘起的疹子是向心形分布,以前胸、后背、躯干部为主,蚊虫叮咬则起小丘疹。手足口病起的红疹则呈离心形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以及会阴部。普通的口腔溃疡通常只有一处,周围没有明显的红肿,而手足口病的溃疡是多处,出现在牙齿黏膜、舌尖、咽峡部位,而且嗓子是红的,有明显的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