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呵护,孩子的内心是弧度的,再好的物质生活都弥补不了情感上的空缺。
作者:希蓝(富书专栏作者)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诉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她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大人只是遗憾,孩子却是永久的伤害。
原来她是一位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工作把她放在外公外婆家住,每个月寄生活费回来,让她不愁吃穿。外公有工作,外婆烧菜好吃,却舍不得给她吃,每次都要可怜巴巴地乞讨才能吃上一口。
跟外公一起吃饭,也要讨好他才能吃上一口肉,家里有好吃的不敢擅自吃。
父母回来的次数不多,每次回来都是跟大人聊得热火朝天却从没顾及过她的感受,直到十一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可是跟父母的长时间分离,根本就没有丝毫感情。
后来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跟父母的关系还是很疏远,而她的妹妹从小和父母一起长大,就算出国了,每年回来一次,跟父母的关系也是很融洽。
童年的这段经历,让她敏感多疑,攻击性强,记恩又记仇。
尹建莉老师说: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可惜的是大多数父母只负责生不负责养,这是严重的渎职不负责任的,对孩子伤害看似没有却会伴随一生。
没有父母的爱与呵护,整个童年是孤独无助的,会在心理埋下永久性创伤,跟父母很难再建立起亲密关系。
在父母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孩子的心里却是不可磨灭的创伤,不仅童年深受影响,甚至影响一生。导致自卑内向,不自信,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等一系列问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说: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礼物,若子女无法从父母处获得,则终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则哪怕鏖战一生,也常常会以失败告终。
情感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叫做“恒河猴实验”,把刚生下来的小猴和母猴分开,只给小猴两个“假妈妈”。
一个用铁丝制作,一个用软布制作。铁丝制作的妈妈胸前挂一个提供牛奶的装备,为小猴提供饮食。
心理学家认为铁丝妈妈可以喂奶,肯定受到小猴喜爱,实际上,猴子们除了肚子饿时来到铁丝妈妈身旁,一旦吃饱便立刻离开,回到绒布妈妈那里,紧紧依偎在它温暖的怀里。
小猴子们非常依恋绒布妈妈,每当遇到一些害怕的事情,它们都会跑向绒布妈妈,抱住它寻求保护和安慰。
就算绒布妈妈不能提供饮食,可外形和触感很像真正的母猴,所以小猴会自发地靠近绒布妈妈,就像依偎在亲妈怀里一样,可见,对母亲的情感依恋是天然的本能。
人类也是一样的,情感需求是我们的基本需求,而这一需求就来源于父母。
可以在父母身边长大,得到父母充分的情感关怀的孩子,往往性格完善,人格健全,在成年后,也更具备爱别人的能力。
若是与父母关系疏离,在情感上没有得到足够支持,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成年后总会感到突如其来的孤独和空虚,而这样的感觉常常会伴随人的一生。
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不成熟的父母》中说: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孩子如何与父母相处,长大以后就如何与别人相处。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与父母疏离,父母对他冷漠,他在长大后往往很难与别人保持长久和深切的亲密关系。
在我身上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在我半岁大时就与父母分离,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父母到了邻近的一个小镇上工作生活,坐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是他们却极少回来看我,也没有电话联系。
直到我现在二十多岁,跟他们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根本就没有感情可言,平常除了有事情打一下电话,没事根本不联系。
从小到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对我的影响就像《不成熟的父母》书中所说,很难与人保持长久和深切的亲密关系。
读书时有很多要好的同学朋友,一旦分开不见面就不会再保持联系,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哪个特别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闺蜜。
就算是亲人,只要不见面我都不会去联系,这就是缺失父母的关爱所带来的影响。
书中还说:如果孩子们从小就在感情上遭到父母的拒绝或忽视,那么长大后他们通常以为别人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
他们缺乏自信,觉得别人不会对自己感兴趣,他们不会去奢求什么,因为缺乏自信,他们通常很害羞,为渴求他人的关注而感到纠结不已。他们觉得坦言自己的需求对他人来说是一种打扰。
不幸的是,过于担心遭到他人的拒绝,使得他们选择抑制自己内心的渴望,而这让他们感到更加孤独。
这段话真的说到我心坎里,从小到大,我就是很少会和同学朋友讲述自己的遭遇,开心亦或者不开心都是闷在心里,独自消化,基本不会跟别人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不够好,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敢与之共处,随着年龄增长这样的感觉越发明显。
本杰明·斯波克博士说:教育孩子,除了身体护理与管教,孩子的情感和个性也应当得到重视。
我们的父母却恰恰相反,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严加管教就是对孩子的爱,很少会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其实孩子的安全感与照顾者有着重要的关系,孩子需要与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互动来获得安全感。
只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不是爱孩子的体现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讲了一个案例:
在2007年,《北京青年报》中说,在上海一位叫陈宇的男孩,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走,五年音讯全无,父母多次寻找始终没有找到。
陈宇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当陈宇出生后,父母忙于工作,就把他寄养在姑姑家,直到五岁才接回来。
从小离开父母,他和姑姑生活了五年之久,已经建立稳定的感情,却被迫分开,重新回到毫无感情可言的父母身边。
最后选择离开出走,从报道上看,跟父母与他的沟通交流密不可分。
长时间的分离,与父母肯定有隔阂,当重新生活在一起时,父母对他的关心也并不多,亲密关系没有得到改善,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不能给予他真正爱的地方。
五月演唱的歌曲《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家是温柔港湾,你我停泊这港湾 风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 爱是温柔港湾,你我渴望拥有她 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
可是很多时候,家并不是家,只是一间毫无温度的房子,住在里面感受不到它的温暖,感受不到它的爱意所在。
家长们都认为我辛苦工作努力打拼,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这就是爱,他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情感上的满足比什么都重要。
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呵护,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再好的物质生活都弥补不了情感上的空缺。
与其花过多的时间在赚钱上,不如多留点时间给孩子多陪伴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们胜过一切,让他们知道对父母来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爱。
任何人的爱都无法替代父母的爱
很多的父母,孩子生下来以后,以赚钱为由,把孩子留在老家。既然选择生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花心思来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呵护。
用心养育孩子,用心去爱他们,不要让忙于工作忙于赚钱成为你不用心的理由。
将孩子留给老人带,不管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他们多好,多爱他们,都是不能跟父母的爱相提并论。
就像我,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对我疼爱有加,但是内心深处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却始终不减,可这渴望一直都没有实现,至始至终与父母之间都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小时候没有与父母建立起亲密关系,大了更加不可能再建立起来,即使同住一个屋檐下也无话可说,更不会向他们表露自己的情感。
著名作家池莉说:
“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却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
只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给孩子钱花,情感上却没有丝毫投入,这对孩子来说有父母跟没有没多大差别。
《小欢喜》中的季杨杨,父母为了工作只能把他留在老家给奶奶带,在他的认知里,父母的工作比他重要,父母爱工作胜过爱他,虽然奶奶待他很好,却也无法弥补父母的爱。
幸运的是当季杨杨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时,他的父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花了很多心思和他重新建立亲密关系。
不要以为孩子放在老家,不愁吃穿,有老人疼爱就好了,其实你是没有看到他们内心渴望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
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心理没有缺陷,就不要让孩子与你长时间分离,自己带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作者简介:希蓝,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