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因双胞胎孩子的“胸闷”问题,辗转了多家医院,可都没把孩子的“胸闷”看好。
前不久,她得到一个意外的诊断——孩子的“胸闷”是假的。
张女士,广东人,有一对5岁的龙凤胎,还有一个9岁的女儿。
一年多前,姐姐提前3个月有症状,妹妹3个月后又有一样的症状,后来儿子也出现“胸闷”症状,虽然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但频繁出现让张女士有些不安。
为此,她带着三个孩子先后去了多家医院,心电图、心脏B超……凡是与心肺有关的项目都查了个遍,但结果却显示——正常!
Q
孩子已排除了心脏和呼吸道的疾病
为什么会胸口很闷,喘不过气?
寻医无果,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检查后发现!
孩子“胸闷”是假的。孩子反复清嗓子、叹息、叹气,实际上是发声性抽动症的表现
真正意义上的胸闷,通常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其他人是感觉不到的,是一种自觉症状。
但当孩子有深吸气或各种发声动作时,并不等于孩子就是胸闷,或一定很不舒服,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什么是发声性抽动症
这是一种以发声为主的抽动症。
主要起因是呼吸肌(包括肋间肌、膈肌等)的运动功能紊乱,呼吸肌运动导致胸腔压力的改变和气流的运动,产生了异常的胸廓运动或咽喉部的发声。
通常发声性抽动不会严重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影响氧合功能,不产生低氧血症,因此患儿也不太会有明显的主观上的胸闷不适。
说到抽动症,许多家长会马上联想到频繁的眨眼、挤眉、怪叫、噘嘴甚至耸肩、摇头等。
可是,从表现症状上来讲抽动症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型。
发声性抽动症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反复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清嗓子、叹息、叹气、深深地吸一口大气等等。
颜泽明老师提醒家长
家长如果关注到孩子有这种情况,不要训斥孩子,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紧张的情绪,反而使症状加重。
如何治疗抽动症不复发?
使用医教一体诊治模式:
采用中医诊疗、中成药诊疗、仪器诊疗、物理诊疗结合,并结合有感统训练、语言心理训练、心理诊疗、音乐律动、游戏、亲子课等康复训练,这样一套“生物-心理-行为-社会”四位一体的诊疗模式,让孩子得到多方位的提升!
抽动症会自愈吗
●抽动症是一个慢性而又长期的症状,需要心理和物理同时调理才能取得明显改善。
●即便是可以自愈的较轻微的抽动症症状,因为从发病到自愈的过程长达七八年乃至十年之久,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受到群体歧视,对心理发育不利。
孩子确诊抽动症之后,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一方面,就是积极配合医生做治疗。患儿出现任何症状,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切勿突然减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