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妈妈聊天时,她说自己家儿子乐乐3岁了。
在家里,乐乐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谁都不许碰。有时乐乐的霸道让妈妈头疼不已,却又束手无策。
有一次带乐乐到楼下玩遥控汽车,碰到邻居家孩子沫沫也在,沫沫兴奋地跑过来:“乐乐,咱们一起玩吧!”说完沫沫就伸手去拿了遥控汽车,没想到乐乐气冲冲地朝他大喊:“这是我的玩具,谁也不许动!”说完就把汽车抢了过来。
沫沫友好地对他说:“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可以一起玩的。”可是,乐乐依然很固执,语气肯定地说:“那也不行,我的玩具谁也不能玩!”
乐乐妈妈看到两个孩子争执,赶忙来劝说,但是乐乐就是不肯让步。一时间,乐乐妈妈感到很没有面子,但是又不得其解。
想当初,乐乐都是很大方很好说话的,不管有什么玩具,只要大人要求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他都很乐意给别人,拿着吃的,只要别人逗他“给我吃一口”,他都会把小胖手伸到你嘴边。
可是如今妈妈非常苦恼乐乐的霸道,她也没有办法,因为已经不下百次地告诉乐乐要大方,好东西要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可是根本没有任何效果,乐乐妈妈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他才好。
李玫瑾教授认为:
0到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6岁之前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家庭的教育非常重要。孩子12岁到18岁之间是性格的定型期。那么在孩子6岁之前,就应该防止孩子这种任性、自私的性格。
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初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就像上面乐乐的事例,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关,因此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进行行为选择,而忽视他人,从而产生霸道行为。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逐渐认识到,世界并不仅仅是围绕着自己转的,他的专横态度和霸道行为自然会有所改善。
但有的父母认为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霸道行为会自然消失,不管也无妨。其实,如果父母不及时调整孩子的话,那么他们在其日后的情感成长、人际关系、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如果孩子刚开始显露霸道端倪时,父母就要及时关注他们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指出:
孩子2岁左右,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会开始产生私有意识,会特别在乎自己对物品的的所有权,并认为什么都是“我的”。
这一敏感期的孩子会以抢夺霸道的方式去占有,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
比如表现在以下方面:
执着于他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
对某件事情想当然,不加理会别人的意见;
想要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必须得干;
用抢夺的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
进入物权敏感期的孩子,一旦自己的物品被他人碰触就会特别敏感。有的宝宝会激动大哭大闹,有的甚至会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1、标签效应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标签效应”: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某个名称或是标签时,他就会作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无形中让自己与标签达成一致行为的现象。
对于霸道这方面,无论孩子做什么,从大人口中总是说出“霸道”这类的负面评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那霸道的孩子真的成为一个“霸道”的孩子。
在幼儿阶段的“霸道”多半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行为,如果从小被身边最亲近的人贴上这样的标签,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成为大人期望他成为的人。
2、模仿大人
孩子有霸道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大人形成的。他们将大人的行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如果父母本身霸道,孩子自然就会耳濡目染。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先检查自己是否以身作则。
我们要记住,要想孩子学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做的好孩子才能学好。
3、溺爱孩子
许多父母仍然采取了比较传统和简单的教育方式,常常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他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类似的错误观念、认识,反映到他的所作所为上就是标准的霸道行为了。
父母不能由于爱孩子而过于宠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每个孩子终归要长大、独立的生活。
心理学上有一个态度效应,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是,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父母要真诚地爱孩子和关心孩子,如此一来,便能激发出孩子成倍的友善。
教育霸道的孩子,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态度来影响、感化他,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粗暴地伤害孩子,并且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引导:
1、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很多霸道的孩子都喜欢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支配、支使别人,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显得很重要,而且还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孩子用这样霸道的方式来与小朋友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受欢迎,甚至变得孤立。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要及时引导,教会他用正确的方式与小朋友相处。
记得有一次在小区里几个6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有个叫俊博的孩子就像一个小霸王,其他几个孩子都得听他的,他们正带头捉弄一个矮小的小女孩,俊博哈哈大笑着把那个小女孩的书包扔给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又扔给了他旁边的孩子。那个小女孩气得都快哭了,但也只是在一旁看着他们将自己的书包扔来扔去,不敢有任何反抗。
正好这时听到俊博的妈妈下楼喊他回家吃饭,他才把书包还给小女孩。等其他孩子都走了后,我看到俊博妈妈把孩子拉到一边说:“刚才我看到你欺负那个小女孩了,你那样做是不对的,不光彩的。”
“我没欺负她。”俊博为自己辩解道。
“那个小女孩喜欢你拿她的书包玩吗?你拿她的书包经过她的同意了吗?”面对妈妈的质问,俊博没有话可说了。
妈妈接着告诉俊博:“有本事的人,是打坏人,保护、关心和帮助小孩子的,你应该爱护他们才对,这样大家才愿意和你一起玩。”
俊博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自己做错了,以后会改正的。
听完这位妈妈的教导,不由得为她点赞。
面对霸道的孩子,我们可以学习俊博妈妈的做法,既不过分处罚,也不任其发展,而是教育孩子以一颗爱心、善心来对待其他人。
2、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知道遵守规矩
当孩子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无理、霸道时,我们可以让他接受一些挫折,在别人批评他时,只做一个旁观者,而不要代替他认错。
事后再向孩子说明他错在了哪里,在这个过程中,不必担心孩子受委屈,只有在知道遵守规矩时,他才会明白怎样做个受欢迎的孩子。
3、角色扮演
可以把看到过的或者孩子经历的“霸道”事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女儿四岁左右时,有次朋友带儿子木木来我们家玩,两个孩子在玩积木玩具,女儿在拼搭过程中接连两次都抢走了木木的积木,最后导致木木哭了,等木木走后,我跟女儿把玩积木的情景进行了角色扮演。
我来演“霸道”的女儿,她演木木,我一边演一边给女儿解析:
“我现在抢了你的积木,你的心情是很生气吧,会很难过,对不对?那我怎么做是正确的呢?”
“应该是这样说,我把积木分给你,一起来玩,我们一人一半吧。”
通过这样表演的方式,让女儿能够亲身地体会刚才木木的心情,更有感觉地学习到跟小朋友的相处方式。
寄语:
改变孩子的霸道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孩子才能学会约束控制自己,把自己的霸道行为慢慢改正。
同时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去引领、教导,给孩子永不放弃的信任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