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生活,其实没那么贵
罗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作者:罗家豆豆(爸妈精读主笔) 来自爸妈精读 00:00 10:15
01:
可是,前阵子重庆的一个妈妈却因为孩子成绩太优异而想要轻生。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这几日正是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孩子成绩优异想填报北大,妈妈却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让她就近念书。
双方大吵一架后,女儿一气之下躲到奶奶家,妈妈急得跳了嘉陵江。
好在民警及时赶到,把妈妈从水里救了上来,否则,好好的一件大喜事转眼就化作悲剧。
新闻里,妈妈湿着衣服坐在江边抽泣,那画面令人心碎,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可是以爱之名把孩子强留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阻止女儿去北大圆梦,这样真的好吗?
妈妈的举动背后真实的逻辑是她对女孩的不放心,甚至是控制欲。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说过:“当母亲的态度是支配性、干涉性、专制性的,儿童易形成消极、反抗的个性。”
也有心理学家说:“有这样爸妈,孩子容易自毁。”
因为,如果按照父母的意愿活,意味着长久的逼迫,孩子不愿意;如果按照孩子意愿做,父母不开心。得,干脆都别好好活。
父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强迫孩子做违背自身意愿的事,只会让孩子心生逆反。也许她们的初衷是爱,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害”。
如果孩子一直活在父母意愿之下,很容易成为退缩不前、缺少活力和创造力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要求孩子服从父母。但千万别中这个圈套,有些时候,就要“狼心狗肺”地把自己活好!只有自己真正过得好,才有可能去爱父母爱家人。
02:
看张柏芝、吴建豪的新剧《如果爱》,心里只想骂娘,因为剧中主角的姻缘全毁在婆婆手中。
这位表面看起来气质优雅、举止得体的成功女强人,在家却是一位“恶”婆婆。她会随时不打招呼闯入儿子媳妇房间,还对媳妇的生活指手划脚。
孙子意外死于车祸,她将责任全部推给媳妇;在儿子和秘书关系暧昧时,她假意表示秘书已辞职出国,暗地里却安排秘书留在国内调查媳妇私生活。
这种家庭环境,这样畸形的母子婆媳关系逼着张柏芝最终选择离婚。
离婚不久,不管儿子情伤是否恢复,她到处安排相亲,儿子烦了觉得谁都一样,于是和其中一位女孩试着约会。这位霸道的母亲和女孩父母第一次见面,就想订下婚期。
吴建豪说:“这个家,就是一个地狱。谁沾上它,就会万劫不复。”
一直喜欢他的秘书说:“这是婚姻,你难道这么草率?”
他说:“跟谁结婚,对我来说没有区别,因为一切,都是我妈说了算。”
吴建豪在剧中角色名叫宋乔植,弹屏中网友戏称他为“小猪乔治”,一是因为谐音,二是因为他更多像长不大的“妈宝男”。
表面看,婚姻失败跟他在母亲面前极懦弱有关系,更深处的原因还是母亲在家中过于强势。摊上这样的恶婆婆,十个女人会有9个想离婚吧,另外1个估计杀人的心都有。
恶在哪里?
不是恶在瞧不起媳妇把她当佣人使唤,而是恶在强势地参与到儿女婚姻生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边界感”,它看不到摸不着,却是我们独立的根基,让我们拥有独立思想和情感。
入侵儿女心理和生活边界的父母,没有信任和尊重。她们始终以一种“苛刻”的形象出现,让孩子的家庭地位慢慢被削弱,导致婚姻和生活中缺乏经营能力,最终走向不幸。
03:
我堂叔婶送孩子去大学报到,去了后再也没离开。
叔叔在大学城附近的快递货站上夜班,婶婶在快餐店当勤杂工,他们说孩子在哪我们就在哪,这样能更好的了解情况。其实从堂弟到县城念高中起,叔婶就关掉经营尚好的日杂店打工陪读。
这个堂弟特别喜欢电脑,一台电脑拆拆装装玩得很炫,同学电脑有毛病都找他,他乐在其中。
毕业后,婶婶啥也不让他做,就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整天说公务员稳定清闲有保障,不听话就不孝顺云云。
第一年没考上,婶婶逼他接着考,典型的“你怎么想不重要我也不关心,你只要按照我的想法做就好”。
堂弟不愿意,大吵一顿离开家,找了一份电脑维修的工作。婶婶知道后死活不同意,觉得这叫什么工作?完全是打杂。和叔叔一起去单位闹让他辞职,一趟两趟,公司领导看情形不敢留他。
回到那个像牢笼的家,觉得无力反抗也无法反抗,每天被父母盯着看公务员考试书。好在争气,第二年真的考进县城某个局机关当起小科员。
堂弟说:
我似乎一眼看到生命尽头,读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和什么人结婚,最终过什么生活,全部要由他们安排。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哪个科室有电脑坏了找我修。
听起来好心酸,想到女儿上舞蹈课我偶尔伸脖子张望她都不愿意,何况堂堂五尺男儿被父母如此管制。
后来谈恋爱,遇到现在的妻子,鼓励他辞职,叔婶连着女孩一起骂,于是俩人下定决心跑到父母鞭长莫及的南方城市,遇到很多挫折,也曾经想放弃,但心里一直明白想要什么,一步一步熬到今天终于拥有自己的电脑销售门店。
堂弟说,虽然这个行业不是朝阳产业,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比起活在父母桎梏下的日子现在幸福太多。因为离家远,对父母有愧疚,但如果可以选择还是会离开。
这几年,叔婶日渐苍老,看到孩子一家过得还不错,也不再提当年。
强势的父母,以“我的想法”代替“你的想法”,他们的干预和控制不仅让孩子痛苦,还容易让孩子成为挑战权威的人,容易在工作生活中与领导对着干,进入那种“你说什么不重要,只要是你说的,我就反对”的状态。
面对这样不愿松手的父母,子女只有越早狠心剪断“脐带”才能越早得到成长,越早活出自己的价值。
04:
看过一个访谈节目,金星问孟非:“假如你的女儿,谈了一个男朋友,你一点都不喜欢他,怎么办?”
孟非说:“少来往。”
他没有说要和女儿交流一下对方如何不好,他的态度是虽然不认可孩子的选择,但是尊重她的选择。孟非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的婚姻,介入得越深,子女的婚姻,幸福的可能的概率就越低。”
父母以爱孩子为借口支配孩子,孩子想发展,因立场不同,会让家庭关系失去平衡,总会有一方受到伤害。好比一棵树,父母过多强剪和牵引,充其量只能长成一棵小盆景;倘若给足土壤和空间,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父母之于孩子,界限感尤其重要。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与孩子之间的边界。
当孩子逐渐长大,给孩子足够心理营养,让他们在内心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最终发展出爱和生活的能力。
作者简介:罗家豆豆,富书签约作者,我有一个小花园,看庭前花开花落;我还有一支笔,将所有温暖都写给你看,头条号、微博@罗家豆豆。 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