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ID:Lucytalkshow
在我虚虚实实模糊不清的童年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个场景非常具体、异常清晰。我那时应该只有四岁。在一个空气清新、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认真地看水泥地上欢快爬行的小蚂蚁们。
这时,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走到我身边,她把一只手伸到我的面前,平摊的手掌中是一个散发清香、还微微冒着热气的鸡蛋!
“宝贝趁热吃吧!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在妈妈轻柔的话语中,我接过那个鸡蛋,紧紧地捂在手心里。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能吃到一个香喷喷的煮鸡蛋,足以让我欣喜。就这样,唇齿间蛋黄的软糯、蛋清的滑嫩、和煦温暖的阳光、妈妈的微笑,甚至水泥地上树叶的斑驳投影,都构成了我对生日的最初印象。
“原来这一天就是我的生日,妈妈记得我的生日,所以我很幸福!我还可以告诉小朋友们。”四岁的我,因为一个煮鸡蛋,因为妈妈的那句“生日快乐”,永远记住了这一刻。这一刻就像一个简洁庄重的仪式,让生活的滋味生命的尊严,在孩子的心坎儿里落地生根……
01:
在讲述经济学家纳什坎坷一生的电影《美丽心灵》中,曾经有两个相似的片段令我感慨不已。
年轻的纳什跟随自己的导师走进普林斯顿大学的宴会厅,正巧碰上一位资深教授在餐桌旁度过学术生涯最后一天。或白发苍苍或一脸朝气的学者们走到他的身边,从口袋中掏出一支钢笔整齐地摆在他面前。钢笔越来越多,老教授的呼吸渐渐急促,最终老泪纵横!这是同行们对他学术成就的肯定,是后辈对前辈的致敬。
几十年后,当艰难战胜精神分裂症的摧残,因开创博弈论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纳什再次来到宴会厅喝咖啡时,大厅中的学者们纷纷将钢笔整齐地摆放在他的面前。老态龙钟饱经风霜的纳什百感交集,起身向大家致意。而看电影的我,早已热泪盈眶!
这就是一个人心中至臻的仪式感。尽管这仪式静谧无声而且非常短暂,尽管这仪式缺乏热闹陪衬没有豪掷万金,但却如此深入人心。因为这仪式传递给所有人,敬意来自心底,尊重发自肺腑。
《尚书》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仪式的重要,在于传递精神,传递情感;仪式的庄重,能够凝聚意志,感同身受。
所以,结合我的个人经历和认知,所谓仪式感,核心不取决于形式规模,而取决于内在的价值感,在于被认同被接纳被尊重。
02:
在网络中,我曾经见到一些家长朋友甚至专家大V谈论仪式感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对他们提到的这个所谓仪式感却并不完全认同。
比如一位妈妈在网上撰文,提到他们夫妻为女儿过生日。在女儿3岁生日前夕,因为刚刚买了新房,他们夫妻的银行卡里只剩下了不到六千元钱。但他们还是为女儿办了生日派对,挂气球买大蛋糕定披萨,还请了许多小伙伴来庆祝。女儿戴着生日帽,在伙伴的簇拥下吹蜡烛,眼睛里闪着笑和光芒,比任何一天都显得开心满足。文末,这位妈妈动情地写到: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这样富有仪式感的时刻。这一刻,她就是自己的“王”。
要我说,这个女孩子的生日的确拥有很强的仪式感,但却忽略了仪式感的实质。通过这次生日,爸爸妈妈只会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自己是“王”,却无形中超脱于家庭之外,成为了位高一切的“明星”。
按照如此逻辑,女孩儿一定非常期待自己的生日,因为这一天太过特别,这一刻自己会受到更多重视。但是,其他日子呢?是否还是平平淡淡?是否就不受重视?是否就会认同并热爱自己的家庭呢?未必。
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仪式感,必须恰当,姿势必须正确。恰当的仪式感就如同前文纳什接受同行学者献出的钢笔一样,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恰当的仪式感应当就存在于家庭生活的细节之中,脱离刻意与修饰,用直白浅显的方式,用父母平素最本色的“演出”,投射在孩子的心灵中,让孩子一点点地接受家庭家风的洗礼,一点点地认同父母的熏陶培养。
虽然都说“孩子需要富养”,但富养孩子未必体现在花多少钱买多少礼物,却一定体现在父母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体现在孩子早上吃到的一顿早餐、每天作业的签字确认中。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可以算作仪式感,因为这都蕴藏了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我们家,就经常有一些不起眼,但却富有仪式感的细节每天上演。比如,每当周末妻子下厨烹饪出可口的饭菜,我和女儿都会争先恐后地帮着准备餐具,然后对入席坐定的妻子笑呵呵地齐声说,“妈妈辛苦了!”通过这个小小的仪式,让女儿领悟到,付出劳动的人必须受到尊重;再比如,每当晚上妻子最后一个下班回到家,我和女儿都会一起跑到门口,满脸笑容地接过她的包,女儿还会给妈妈一个大大的熊抱。这个历时只有几秒钟的小仪式,却能使忙碌一天的妻子瞬间体会到家庭的安宁,也会让女儿感到家庭的温馨。
03:
既然家庭中恰当的仪式感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每个家庭中最宝贵的仪式感正是夫妻关系的和谐。在孩子的眼中,体现父母相亲相爱的仪式感,也将是伴随他们终身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在我们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夫妻会每天晚上抽时间坐在一起交流各自完成的工作,甚至会为对方出出主意支支招。我们也会非常放松地开个玩笑,讲几段无伤大雅的小段子哈哈大笑。每当我们两口子有说有笑时,一旁的女儿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看到父母关系好,体会到父母之间充满温情的小小仪式,女儿就会唱着歌去写作业。因为她在我们的身上获得了正能量,知道自己是这个幸福家庭的一员,而她的责任,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这个家增光添彩。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句话是王小波说的;而一个充分感受到家庭幸福逐步认同家庭文化的孩子,也一定会在将来热情地拥抱生活。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朋友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也为了家庭的温馨,去细心发现家里那些小小的仪式感吧,一定能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