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总有这样那样的调皮捣蛋,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也不会像阳光一样总是灿烂。人们似乎有一个看法,觉得这孩子总是一届不如一届,谈到孩子的难管,就要感慨:我们那时候根本就不用管!
我们那时候确实没有人管,但是说不用管,就有点过于自我夸耀。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电视还是稀罕物。有电视的人家,一吃晚饭,就把电视摆放在院子里供人们观赏。在城里大多数是单位会议室里有黑白电视,我们下了晚自习,看谁往最近的有电视的地方跑得欢。当时没有人管理,倒也过来了,就像没有学校时候的孩子,晚上玩到半夜照样回家一样。
社会进步了,同时也复杂了。什么都是要与时俱进,学生管理也是一样。白天管理很到位,晚上也是有专人看护,多人值班。就这也不一定不出事。而更让人头疼的是不学习的孩子怎么这么多。
以前不分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时候,大家都是就近上学,自然是学习好点不好点的都有,各校都是大同小异,人们觉得这太正常了。学校一分三六九等,那就不行了。普通学校里成绩差点的就相对地多了一些。到了职业学校里,似乎是多数都是不愿意学习的学生。
不愿意学习也就罢了,更有许多的孩子简直是不懂事。所以工作起来特别的为难。大家都是带着满腔热情工作,遇到顽石一般的工作对象,万丈豪情容易化作一片云烟。
其实,这些孩子的不完美,与重点学校的不完美只是不在一个方向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学习是不完美,不愿意学习是不完美,思想上的落后也是一种不完美,就是不完美罢了。如果孩子们都很完美,不用我们用心教育,自然茁壮成长,谁还会说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正像史铁生分析的那样,每个人都是残疾人。从形体上看,有的人无可挑剔,但是,你文学方面很好,理工也很好吗,体育也很好吗?艺术也很好吗?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没有一个无可挑剔的人。周总理是大家公认的圣人,也有人说,他过于细致,过于事无巨细,他什么都是亲力亲为,结果是手下人无活可做,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孩子们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即使品行有点可塑之处,也是可以教育之类。真的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另当别论。
对于孩子们的不完美,我们大可原谅。原谅不是纵容,不是鼓励,而是理解,在教育的工作中,慢慢地加以改进,使之尽可能地走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