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畸形是指出生前在母体内已形成的外形或体内有可识别的结构和功能缺陷(不包括代谢疾病)。据统计近20年来,新生儿出生有缺陷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现为3%-5%。其产生原因为遗传性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前者是指从父母处接受的遗传达室物质所致,即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多基因遗传.后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外界因素或母体变化的影响而致畸。
据统计显示,在新生儿中,患有畸形的儿童为7385例,占总数的1.73%,在出现的各种畸形中,四肢畸形占26%,神经管畸形占17%,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占14%,颜面畸形占9%,消化系统畸形占8%,心血管畸形占4%,多发畸形占22%。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我国卫生部组织有关单位对122例新生儿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畸形儿的发生率为 1.3%,其中以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畸形的发生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把无脑儿、脊柱烈和腭裂等12种先天畸形列为各国家规监测的对象。
在古代,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所以通常将畸形儿成为"怪胎",并且还编造种种神话故事,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生"怪胎"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40年代,发现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新生儿会出现青光眼、白内障及心脏畸形。这时,人们才认识到环境因素也可以引发先天畸形。现在普遍认为,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两者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占25%,环境因素占10%,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原因不明者占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