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应天顺民什么意思?应天顺民典故介绍

东汉末年,汉室政权一度每况愈下,此时袁术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背景想要自立为帝。袁术获取玉玺,就是为了日后登基做准备。等汉献帝逃离北边以后,袁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试探性的问问众臣,此时登基称帝大家觉得妥不妥。阎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袁术还是一意孤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应天顺民”,就和袁术称帝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袁术传》,时间是在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主人公是袁术。原文如下: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朇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天,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打败。袁术召集手下并表示:“如今刘氏已经衰败,全国的形势就像一锅烧开了的谁一样沸腾。我袁家四代辅佐皇室,深受百姓拥护。现在我打算上承天命下顺民意,不知道诸位认为如何?”在场的众人却沉默不语。

主簿阎象进言道:“以前周朝从后稷到文王都积累了众多功德,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国土,但依然臣服于殷朝。您的先辈虽然几代兴旺发达,但却比不上周朝那样强盛。汉室虽然衰落,也并不像纣王那样残暴。”

袁术没有吭声,心里却很不高兴。过了没多久,他用河内人张炯伪造的符命,自称为皇帝,并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又设置文武百官,在南北郊外祭祀天地,荒侈滋甚,后宫几百人都身穿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而将士们却饥寒交迫,江淮一带贫困不已,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袁术口中的“应天顺民”,意为上承天命下顺民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周易·革》中的“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袁术是汉末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家族的门生故吏众多,袁术与袁绍两兄弟亦在朝中担任要职。不过,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他非但不协助朝廷稳定局势,反而打起了称帝如意算盘,并最终自封为皇帝。最为可笑的是,袁术称帝时,他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从足以角逐中原的强大政治集团沦落为偏居江淮的地方割据势力,还自以为自己一定能得到其他势力及老百姓的响应,这可谓是自不量力。当他称帝不久,不但江淮地区被他糟蹋的贫困不堪,老百姓怨声载道,其他割据势力也对他展开围攻,最终灰飞烟灭,成为汉末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笑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应天  应天词条  顺民  顺民词条  典故  典故词条  意思  意思词条  介绍  介绍词条  
综合

 韩偓《惜花》原文赏析

唐朝灭亡后,韩偓依旧会时常感到悲伤,于是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惜花》。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独特,全文都和“惜”这个字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逐层展开,越读越能体会到作者当下...(展开)